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羅
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重點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以及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執行穩定,已完成多次載人飛行、貨運補給和飛船返回任務,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並開展多項科學研究與應用專案。2025年,計劃實施2次載人飛行和1次貨運補給任務,相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並正在訓練。
與此同時,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穩步推進,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等主要飛行產品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文昌發射場的測試發射設施正在建設中,地面系統已完成總體方案。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巴基斯坦簽署合作協議,選拔巴基斯坦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任務。巴基斯坦航天員將在中國接受訓練,並在未來幾年內與中國航天員共同執行短期飛行任務。這一合作為更多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載人航天合作提供了範例,展現了中國航天“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5年2月28日,永安行釋出公告稱終止收購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適導航)65%股權。此次交易終止的原因是交易各方在標的公司估值等商業條款上未能達成一致。永安行表示,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公司後續的業務規劃及經營情況將在年報中披露,如有其他收併購事項進展也會及時公告。
聯適導航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是國內較早推出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的電動方向盤自動駕駛系統產品的企業,在智慧農機裝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2023年6月,聯適導航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受理,但於2024年7月撤回申請,此前其IPO估值預期約在20億元以上。
永安行此前計劃透過收購聯適導航加速進入農機無人駕駛領域,但最終因估值問題未能達成收購。2025年1月,永安行釋出2024年業績預虧公告,預計淨利潤為-8000萬元到-55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6億元到-1.4億元。

近日,天眼查App顯示,鄭州天兵航天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康永來,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含火箭發射裝置研發和製造、火箭發動機研發與製造、特種裝置製造、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通用零部件製造、資訊科技諮詢服務等。股東資訊顯示該公司由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同時有訊息稱天兵科技的天龍三號計劃今年5月實現飛。

2025年3月2日,美國螢火蟲航天公司的“藍色幽靈號”著陸器成功在月球正面危海地區實現軟著陸,成為全球第二家完成月面軟著陸的商業公司。此次任務是NASA商業月球載荷服務計劃(CLPS)的一部分,旨在為未來的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任務提供支援。
“藍色幽靈號”於1月15日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經過25天繞地飛行、4天地月轉移飛行和16天月球軌道飛行後著陸。它攜帶了10套NASA科學儀器,包括雷射反射器、風化層分析儀等,用於開展月球地質、環境等多方面的研究。NASA為此任務支付了約1.015億美元。
危海地區是一個巨大的撞擊盆地,地質特徵與阿波羅登月任務著陸點不同,可能帶來新的科學發現。著陸器預計在月面工作14天,計劃拍攝月球視野下的日全食和日落。與此同時,機器直覺公司的“雅典娜號”和日本ispace公司的“堅韌號”著陸器也正在前往月球的途中,預計分別於3月6日和5月至6月抵達。
“藍色幽靈號”的成功標誌著商業航天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展現了商業公司在未來深空探索中的潛力和價值。
SpaceX 宣佈星艦二級 S34 已運抵發射場,第八次飛行測試的發射視窗期將於北京時間 3 月 4 日早上 7:30(美國中部時間 3 月 3 日下午 5:30)開啟。
SpaceX 表示,星艦此次試飛前不再進行全箭溼彩排,屆時將支援由星艦 S34 搭配超重型助推器 B15 進行發射。
星艦此次試飛與上一次任務類似,SapceX 將繼續嘗試用塔架「筷子臂」捕捉超重型助推器,若成功將是 SpaceX 第三次實現這一壯舉。
除此之外,SpaceX 還將在太空中點燃猛禽發動機、部署下一代星鏈模擬載荷;最重要的是驗證第二代星艦的設計方案,為星艦二級未來發射場的回收做準備。

孟加拉國即將接入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孟加拉電信運營商 Banglalink 的母公司 Veon Ltd 正與 SpaceX 探索合作,以填補地面網路覆蓋不足地區的連線空白。孟加拉國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4.5%,移動網際網路速度全球排名第114位,網路基礎設施亟待提升。星鏈的網際網路下載速度在25到220Mbps之間,上傳速度在5到20Mbps之間,能夠改善偏遠地區的網路狀況。
孟加拉國電信首席顧問與埃隆·馬斯克討論了星鏈對孟加拉國的變革性影響,認為其有助於縮小數字鴻溝,推動教育、醫療和經濟發展。孟加拉國電信監管委員會已制定相關指導方針草案,以促進星連結入程序。星鏈的硬體費用在349到599美元之間,住宅使用者最低月費為120美元,但孟加拉國的具體定價尚未確定。此前,星鏈已在不丹開展業務,並於2023年7月在孟加拉國進行測試。

Telesat於2月27日宣佈,Telesat授予Intellian一份合同,為光速(Lightspeed)低地球軌道(低軌衛星星座)星座設計和製造Ka-band平板使用者終端。
該合同旨在為各種市場提供高速連線,包括固定企業應用、無線回程、政府、陸地移動和海事部門。Intellian將設計和製造Ka-band低軌衛星星座平板終端,以滿足Telesat Lightspeed網路的要求。
Intellian已將其產品組合擴充套件到包括先進的Ka波段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技術。
Telesat表示,此次合作將透過Intellian的使用者終端製造方法使客戶受益。Intellian將使用專業的製造技術生產小尺寸平板,以實現高效能,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重量和功耗。
Intellian戰略與業務發展副總裁Edward Joannides評論道:“我們很高興與Telesat合作,為Telesat Lightspeed網路開發平板天線,為陸地、移動、海事和政府市場的客戶提供可靠、高效能的衛星連線。這項新的AESA合作是在之前宣佈的拋物線參考終端和閘道器天線系統專案合同授予之後進行的。”
去年,Telesat與Intellian簽署了在Telesat光速星座著陸站安裝127個關口站天線系統的協議。Intellian簽約負責設計、供應、安裝和整合關口站天線系統。
據新華社援引CNN報道,近日,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火箭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宣佈了下一次任務的機組人員名單。
![]() |
美國樂壇天后凱蒂·佩裡“水果姐”將與其他五名女性,一同乘坐太空旅行火箭,參與即將進行的全女性太空飛行任務。
在六名機組人員中,勞倫·桑切斯(Lauren Sánchez)也在名單中,她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未婚妻。
另外四名女性也是赫赫有名,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播蓋爾金(Gayle King),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兼STEMBoard執行長艾莎·鮑(Aisha Bowe),生物航天學研究科學家阿曼達·阮(Amanda Nguyen),以及電影製片人凱里安·弗林(Kerianne Flynn)。
藍色起源公司表示,這是自蘇聯宇航員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1963年單獨執行太空任務以來的首次全女性太空乘員。對於該公司的“新謝潑德”(New Shepard)號火箭來說,這是它的第31次太空之旅。
自2021年以來,藍色起源多次將遊客送入太空,其中一些遊客因特殊安排而“免費”享受太空遊,另一些遊客則需花高價買票。暫不清楚此次“全女性”航班的具體路費是多少以及由誰買單。

英國推進技術初創公司Magdrive近日完成10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Redalpine領投,多家知名機構參與。資金將用於加速其高功率等離子體電動推進器研發,並在美國洛杉磯開設辦公室。Magdrive的推進器結合了高比衝與高推力的優點,推力比傳統霍爾效應推進器提升十倍,同時體積和重量減少十倍。該技術利用太陽能將固態金屬轉化為等離子體噴射,為衛星提供動力,可靈活調整推力與比衝平衡,降低衛星操作風險。
Magdrive計劃於2025年6月在D-Orbit的ION任務中進行首次在軌演示,並預計年底前量產推進器,目標是到2030年每月生產數百臺。公司還將推出Rogue、Warlock和Super Magdrive三種型號。長遠來看,Magdrive還計劃實現在軌推進器燃料補給,透過回收太空垃圾或開採太空金屬補充燃料,為未來太空探索提供新思路。
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3 月 2 日在微博發文稱,小米 SU7 Ultra 釋出不到 3 天時間,大定 1.9 萬臺,鎖單超過了 1 萬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2 日上午,小米 SU7 Ultra 已經開啟首批車主交付。在交付現場,雷軍迎接首批車主,與車主一起揭開幕布,還一同合影留念。

早些時候,雷軍還發文稱,「Ultra 訂單遠超預期,今天下午繼續討論 Ultra 提產問題。如果大家已決定購車,儘快鎖單,我們將按鎖單順序排產。」
小米 SU7 Ultra 於 2 月 27 日釋出上市,共推出兩款車型,小米 SU7 Ultra 標準版售價 52.99 萬元,和紐北限量版售價 81.49 萬元。
榮耀3 月 2 日在 2025 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釋出了其全新戰略計劃——「榮耀阿爾法計劃」,宣佈榮耀將從智慧手機制造商向全球 AI 終端生態公司全面轉型。

榮耀 CEO 新任李健宣佈,未來 5 年榮耀將投入 100 億美元,與全球合作夥手共建 AI 裝置生態。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李健首次公開亮相。
據介紹,「榮耀阿爾法計劃」的第一步是智慧手機,第二步是智慧生態系統,第三步是智慧世界。內容、服務、晶片、系統全部以人和 AI 裝置為中心連線,α 和人結合起來,就成了 ALPHA 戰略的圖示。
近日,美國科技界傳來重磅訊息,多家科技巨頭股價遭遇滑鐵盧,其中 AI 晶片領域的領頭羊英偉達更是經歷了股價的大幅震盪。
據最新資料顯示,2 月 27 日,英偉達股價暴跌 8.48%,這一跌幅不僅重新整理了近一個月的記錄,也讓其市值瞬間蒸發了約 271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 1.98 萬億元。儘管如此,英偉達的最新市值仍然保持在 2.93 萬億美元的高位。
這次股價的大幅波動發生在英偉達剛剛釋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之後。財報顯示,英偉達在 2025 財年第四財季的營收達到了 393.31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驚人的 78%,淨利潤也實現了 72% 的增長,達到了 220.66 億美元。然而,儘管財報資料亮眼,市場對於英偉達未來的增長前景卻持謹慎態度。
日本東京近期正在測試一款名為 AIREC(AI 驅動護理機器人)的人形機器人,以探索其作為日本老齡化人口護理助手的潛力。這款機器人在演示中成功地將一名男子輕輕側轉,這一動作對於更換尿布或預防褥瘡等護理工作至關重要。

AIREC 的開發旨在緩解日本長期面臨的養老護理人員短缺問題。該機器人重達 149 公斤,可讓人們得以一窺機器人護理的未來。早稻田大學教授、AIREC 專案負責人杉野茂樹表示:「鑑於日本高度老齡化社會以及出生率的下降,我們未來將需要機器人在醫療、老年護理以及日常生活中提供支援。」
儘管需求迫切,但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機器人在護理領域的整合仍受到技術障礙的限制,這些障礙需要解決後才能實現廣泛應用。
>End
>>>
太空與網路綜合轉載。來源:參考訊息、光明網、國際火箭發射、國際航天愛好者、微視航天。
支援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