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特朗普週五在白宮高調宣佈,將第六代戰機交由波音公司生產,並命名為F-47,以維持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
特朗普炫耀說,“這種隱形飛機幾乎看不見,而且擁有前所未有的威力,美國的敵人永遠不會想到這一點,他們不會知道到底是什麼襲擊了他們。”特朗普這個時候大張旗鼓公佈第六代戰機計劃,被描述為對他第47任美國總統地位的致敬,也是要給美國軍隊和美國社會打氣,順便救一救因連續出事而嚴重晃動的波音公司。

前段時間傳出中國軍機進步的訊息太多了,不僅被認為完全可以對抗F22和F35的殲35亮相珠海航展,而且有傳言稱轟20已經首飛。更令外界震撼的是,被疑為中國第六代戰機銀杏葉型新戰機已出現在成都上空,如果那它真的是中國第六代戰機,那麼意味著中國對新一代戰機的研發甚至走到了美國的前頭。
特朗普週五宣佈把新合同給了陷入困境的波音公司,而不是F22、F35的生產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這當中的含義是特朗普政府不希望把先進戰機技術放在洛馬公司一個籃子裡,更希望波音和洛馬彼此競爭,推動美國製空權技術跑得更快,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比中國技術領先得太少、甚至可能被中國趕上和超越的真實危機感。
目前中美競爭的基本態勢是,美國整體技術底子比中方雄厚,存量更大,但是中國往前跑得非常快,而且工業綜合生產能力很強。美國以往習慣了比對手領先一兩代,雙方一接近,他們就慌。

大家知道,美國軍隊打仗必須有空中優勢,而且得是對制空權的絕對掌握。一旦制空權削弱,甚至可能旁落,那對美國軍隊來說天就塌了。二戰以來美軍打的所有戰爭都是空軍扮演關鍵角色,空軍轟炸對方的基礎設施和重要陣地,掩護地面作戰部隊的各種行動。美國航母力量一直是世界上最強的,二戰結束時美國擁有100多艘航母,可以說一旦失去絕對制空權,美軍就不會打仗了。如果讓美軍像解放軍或朝鮮戰爭中的志願軍那樣頂著對方的空中轟炸作戰,那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
美國現在擴充軍力的首要考量是將來對付解放軍,雖然美軍目前的航母力量和第五代戰機數量都多於中國,但雙方一旦軍事攤牌,肯定是在中國近海,中國全部空軍都可以投入戰鬥,美國卻只能投入部分空中力量,中方的數量優勢將會是壓倒性的,而且中國能夠動員的最先進戰機數量未必就比美軍可以投入戰鬥的先進戰機少。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和綜合力量被廣泛認為大於美國,而烏克蘭戰爭顯示,無人機的整體作用在顛覆人們以往對戰時天空的想象。
中國還有壓倒性的陸基中短程常規導彈優勢,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所有空中力量的基地和平臺都處於中國導彈的有效打擊範圍內。把這些情況綜合到一起,美國現在對與中國一旦發生戰爭是否還能擁有空中優勢,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擔憂和危機感。他們很害怕一旦發生戰爭,美軍可能要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與解放軍作戰,那將是他們的噩夢,是美國軍隊從未打過、不知道該怎麼打的戰爭。

馬斯克去年轉發了中國無人機蜂群的影片,嘲諷F35說,“與此同時,一些白痴還在製造像F35這樣的有人駕駛戰鬥機。”他的話雖然有些激進,但卻反映了美國很多精英的真實擔憂。
即將成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的科爾比說出了臺灣並非美國“生死攸關利益”的想法,《紐約時報》近期的一篇專欄文章懷疑特朗普未來幾年會與中國做美國放棄臺灣的交易,棄臺之聲在美國不時冒出來,這些與包括戰略界在內的美國精英群體對其綜合力量、尤其是空中力量難以應對在西太平洋發生大規模戰鬥的擔憂肯定是有關的。中國的常規力量快速崛起,第二次核打擊力量被美國高層密切關注,前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查德上將曾表示,中國加強戰略核力量的速度 “令人窒息”。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特朗普搞了個如此高調的釋出會,在據說只有前期設計和實驗的時候展示新一代空中優勢F-47的採購計劃。按照美國的以往推進速度,新戰機F-47到第一次試飛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裝備部隊很可能需要10年以上。F22是1971年立項的,80年代研製,1997年第一架原型機才試飛,再到裝備部隊則是2005年。

▲1997年,F22的原型機YF-22試飛。(圖片來源:網路)
中國的空中力量一定要穩健並加速推進,F-47被聲稱更隱形,作戰半徑更長,火力更猛,我們的戰機在所有這些方向都要有壓倒美軍戰機的技術雄心。要讓西太平洋的天空最終屬於人民解放軍,用我們的不怒自威將美國野心從中國周邊最終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