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關注“北美票帝”,不然會錯過很多很多哦!
為了保證航空安全但兼顧個人隱私,機票在簽發時,需要包含乘客資訊。以美國為例,這裡有兩種模式:
-SFPD(Secure Flight Passenger Data (SFPD) :資料傳輸至美國運輸安全域性TSA,要求包含:姓名、性別、生日、身份識別碼Redress Number(如有)等資訊,用於美國國內及國際航班。加拿大的Secure Air Travel Act (SATA)也有類似要求。
– APIS(Advance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資料傳輸至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除了SFPD要求的資訊之外,還要求旅行證件(如護照)型別、證件簽發國、證件號、國籍、證件過期日等資訊,用於進出美國的航班。大多數國家/地區都要求類似要求。
APIS的資訊包括了SFPD的資訊,因此,若輸入APIS資訊之後,無需再提交SFPD。
因為APIS最晚可以在航班起飛前30分鐘傳輸至CBP,多數美籍的航空公司只要求提供SFPD(姓名、性別、生日)即可,而很多外籍航司,認為反正護照資訊早晚都要提供,不如在購票的時候就讓乘客“預輸入”——這就造成了不同航司,甚至同一航司不同渠道購票,需要的乘客資訊不同。
無論用哪種方式,乘客在值機櫃臺都需要“刷一下”旅行證件。
簡單的說,可以,但航司說了算。
SFPD資訊允許在起飛前72小時更改,APIS資訊則最晚在起飛前30分鐘傳輸至CBP之前更改,當然,航空公司為了運營方便,可能會自行“加碼” –>說人話:涉美航班,若航司允許,起飛前72小時可以改乘客的姓名、性別和生日;若航司允許,在值機關閉之前,乘客的護照等資訊也可以更改的。
3
但航空公司把有關資料傳送給出發、到達地的出入境單位,但他們關心的部分是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點:乘客是本人
不同點:
航司的關心是:你有合法進入目的地的證件,不要因證件不符而被目的地遣返,航司被罰錢;
出境部門關心的是:你能不能合法離開,如出入境記錄匹配,有的國家還要檢查進入下個目的地的入境證件;
入境部門的是:你能不能合法地來,合法地走。
因此,在一些國家一些情況下,機票預定提供的證件資訊,與乘客出入境使用的資訊是可以不同的(機票使用證件A,出境使用證件B,入境使用證件A);甚至乘客搭乘國際航班,可使用證件A出境A國,證件B入境B國。
4
當你的旅行證件(護照)在值機櫃臺刷入電腦,航空公司會根據你的姓名等資訊,找到出你的機票預定。
然後,核查你前往目的地的簽證資訊——將你的旅行證件與IATA的Timatic要求、航司內部要求等比對;將APIS資訊,傳輸至出入境國家的管理部門。 若乘客證件沒有問題(iAPI參與國回覆OK TO Board指令),航司可簽發登機牌。
之後,有設定出境檢查櫃檯的國家/地區,對乘客進行出境檢查;否則,在後臺進行出境檢查,若有問題,在登機口尋找乘客面談(比如這類)
有些時候,出入境部門會在航班起飛前要求部分乘客終止行程,航司會在登機刷登機牌或航班關門前,找到乘客請下飛機。
票帝點評
今天的知識似乎有些偏門,但其實與大家密切相關~
希望可以幫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