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85萬鎊買的倫敦新房,只住了6年就報廢了”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居里夫人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有趣的,有用的,有深度的英國大小事兒~

39歲的Daniel Bruce是一名軟體工程師,曾經營著自己的公司。6年前,為了擁有夢想中的居所,他賣掉了公司,並一次性支付了75%的首付,住進了位於倫敦卡姆登地區的新公寓樓盤Agar Grove。

熟悉倫敦的朋友都知道,卡姆登是著名的潮人聚集地,也是城市精英最喜歡安居的區域。從潮店到高檔超市,這裡的生活配置有品質有格調,綠地運河一樣不少,房價自然也不便宜。
更巧的是,卡姆登地區最熱鬧的地段,剛好位於現任首相斯塔默所代表的Holborn & St Pancras選區:國家領導人親自管轄的區域,聽上去就有保障有沒有?

然而,對Agar Grove的業主們來說,這位口口聲聲要解決住房危機的首相,並不知道他眼皮子底下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棟公寓樓目前面臨強制摧毀,而業主們不僅即將失去房產,還一分賠償都沒得到。

“我買了北倫敦一棟85萬英鎊的新房,現在它一文不值”
據訊息稱,Agar Grove開盤時,平均每戶售價在70-90萬英鎊。不少業主收入頗豐,但為了在這裡安家,幾乎是掏空了積蓄。
比如程式設計師Daniel —— 為了支付維權和維修的費用,他不得不瘋狂接活兒,導致現在看到電腦就應急;
比如49歲的Alexandra Druzhinnin。這名珠寶設計師為了買這裡的公寓,付了90萬英鎊。如今,她每天都活在恐懼中。
如今,業主們的抗爭已經進入到第六年,首相也換成了斯塔默,但這起抗爭依舊沒取得進展:保修提供商拒絕賠付,政府也只是表示他們會“仔細聆聽大家的訴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就是文中提到的問題樓盤。憤怒的業主們把聲討標語貼到了外牆上。
據悉,第一個業主搬進來沒住幾個月,公寓樓就出現了嚴重漏水以及牆體開裂等問題:
由於滲水嚴重,一些業主的屋頂直接裂開,

一些業主的窗戶和門則無法正常開關,


層與層之間地板損壞嚴重,一部分業主甚至擔心屋頂塌陷,


不少住戶的牆體出現了開裂和滲漏,



為了阻止黴菌侵蝕,業主不得不重新漆牆,


外牆的情況也讓人擔憂——一部分磚塊已經分開了…
裂縫大到手可以伸進去…
有些磚塊甚至已經剝離了:
經專業測量員評定,該建築地基不穩定,相關部門應當考慮拆除…
雖然有質保協議和保險公司負責處理這些損壞,但業主們表示,賠付卻遲遲沒有到來。如今,他們不僅已經為修繕付出了30萬英鎊,還整日生活在不安中。
假若這棟公寓被判定不符合安全居住指標,很可能被強制拆除。這也就是說,業主們辛苦攢了大半生的首付和僅存的積蓄,可能會全被危樓吃幹抹盡:僅僅6年,近一百萬鎊的房子就變成了破銅爛鐵,不能轉賣,不能抵押貸款,而且不好住。
Daniel表示,斯塔默還沒選上首相的時候,他曾在電視辯論中怒嗆當時的住房部長Michael Gove。如今他和工黨都掌權了,卻把自己選區的人民忘在了腦後。
“他們(工黨)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是這個國家的管理者了,”Daniel說。他同時表示,他認為斯塔默不太可能給予實質性幫助,因為他“和地產商走得太近了”。

據包括《房產週刊》(Property Week)在內的媒體稱,斯塔默競選時有相當一部分金援來自房地產開放商。他在上臺後多次提及大興土木,也是在為回饋金主做鋪墊。

“企業對政黨有影響力,這是沒辦法的事,”Daniel說,“但斯塔默滿嘴跑火車畫大餅就太讓人失望了,這就好像一個從來不去健身房的人滿世界說他要贏倫敦馬拉松。”

看到此訊息,英國網友也非常氣憤,紛紛發表意見:

“木製結構可以用在排屋上,但絕對不能用在公寓樓裡。”


"我們買的新房有潮溼問題,NHBC十年保修一文不值。我們的開發商給修好了,因為問題是頭兩年出現的。"


“一百萬鎊住這種地方?好醜啊!”


“看到有人願意出90萬鎊買這種房子我也是很不解。”

“英國要是發生大地震可不見得比土耳其安全。”


“我之前就住這附近,五年前還考慮要不要搬過去住呢,還好沒有。”


“新房保修也就一張紙,關鍵時候不頂用的。我是一名居住房產律師,我一直都在提醒客戶一定要作全面質檢。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有保修的新房不用請測量員做檢查了’,大錯特錯。”
果然,買房一定要找靠譜的開發商和信譽良好的中介。讓我們且先祝這些倒黴的業主好運,畢竟房子是個大事兒啊。
要知道一家開發商和中介聲譽如何,可以看谷歌評分,也可以去社交媒體上看別人對他們的風評,或者看英媒這邊有關他們的新聞。
總之,買房是個大事,多方面諮詢+擦亮眼睛是很有必要的。希望瞭解更多英國購房實用資訊,請新增海德國際房產專業顧問微訊號chris_hydeglobal進行一對一專業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