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擇一事,終一生。
其中,最受熱捧還得是87版《紅樓夢》裡的經典角色。
這部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承載著億萬觀眾的集體記憶,也記錄下了演員們最美的高光時刻。
說起那些與角色融為一體的精緻妝容,半路“殺”進組的化妝師——楊樹雲,功不可沒。
他為劇中160個人物設計了2000多套生動又傳神的妝造,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書中人物。
成為《紅樓夢》的化妝師之前,楊樹雲只是一名普通演員。
他先後在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甘肅省話劇團、歌舞團演了十幾年,一直不為人所知。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樹雲臨危受命接過了話劇《小刀會》的化妝任務。
由於出色完成了劇組妝造,他得到了團長的賞識,從演員轉行為化妝師。
在為演員化妝的過程中,古代人物的古韻之美讓他深深愛上了這個職業並決定為此努力深耕。
1979年,由楊樹雲擔任化妝師的舞劇《絲路花雨》,因精美妝造出圈。
截至2023年底,這部舞劇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接近4000場。
“那時候有些字都不認識,有些詩詞都念不下來,我覺得特別美,特別好。”
他14歲就開始看《紅樓夢》,大半看不懂,可就是沒由來的喜歡。
所以,當他聽到《紅樓夢》劇組在招聘化妝師,儘管沒有豐富的化妝經驗,他還是堅定地跑去應聘。
來到北京,楊樹雲把自己的資料遞給《紅樓夢》的製片主任。主任看了一下,便將資料放到一邊:“我們是搞影視的,你是搞舞臺的,能勝任嗎?”
雖然受到了質疑,楊樹雲也並沒氣餒。他第二天來到試妝現場,跟著其他四五個化妝師給13個賈寶玉試妝。
“化妝不是化皮,而是化心,我不是要把人化得漂亮,而是要讓人們從書中走出來。”
憑著對《紅樓夢》角色的精準理解和嫻熟的手藝,楊樹雲很快就從幾個化妝師脫穎而出。
製片主任和導演早已按耐不住驚喜,當天中午,他們直接宣佈聘用楊樹雲作為《紅樓夢》的化妝師。
《紅樓夢》的每個角色,都藏著楊樹雲獨具匠心的詮釋。
為了將人物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楊樹雲下了不少苦功夫。
他重讀7遍《紅樓夢》,字斟句酌地研究人物的每一個細節。
進入劇組,楊樹雲的第一個任務是給扮演賈母的演員李婷化妝。
李婷皮膚黝黑,三角眉毛,眼睛往下耷拉,給人的整體感覺很兇。而賈母的形象則是慈祥、喜慶,兩者外形相差甚遠。
一番思索之下,楊樹雲把李婷的眉毛尖給剃了,換成卻月眉,接著把耷拉的眼睛用幾層紗粘上,再用粉餅蓋住黝黑的皮膚,最後做了個牽引,貼上頭套。
賈母的形象塑造完成。導演看了試妝,直誇:“大有希望”。
劇組中的女孩子們受時代影響,個個活潑開放,絲毫沒有古代女子的含蓄。
最終,他找來楊樹雲:“你能不能在女演員的眼妝上下下功夫,她們的眼神太大膽了。”
楊樹雲還是給女演員們都做了牽引,把眼睛做了提拉,演員們在看人的時候,只能半抬眼,露出一點害羞,這樣的設計正好帶出了古代女子嫵媚、含蓄的古典美。
戲中,劉姥姥的角色定位是一個風餐露宿的農村婦女。她年齡跟賈母相當,但妝造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一樣都是盤起來的一頭白髮,賈母用的是真髮漂染的本白色,髮質非常油潤,而劉姥姥用的髮套則是毛牛尾和黑髮織的,一眼就能看出粗糙沒營養。
除此之外,楊樹雲還透過查證文獻資料,給劉姥姥的牙齒作了處理。
古代人只有有錢人才會刷牙,他們拿著布蘸鹽擦牙齒,再涑口水。但是飯都吃不起的農村人,哪還顧得上刷牙?
於是,楊樹雲給劉姥姥的牙齒化上了牙垢,並在表演上,讓女演員們見到劉姥姥時用手帕捂鼻子——不刷牙會有口臭。
這一幕成了整場戲的點睛之筆。劉姥姥的人設立住了,角色更加讓人信服,劇情也經得起推敲。
但是,在《紅樓夢》的經典妝造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兩大主角的形象。
原著裡寫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因為這兩句詩,楊樹雲在4月份跑到西湖邊上仔細觀察了剛冒芽的細柳,再結合當時的意境,設計出了形狀細柔,色澤由灰帶點青和一點點的黑的罥煙眉。
因為一條眉毛,楊樹雲就翻到了許多專家都沒接觸過的冷門古籍,他也因此被業內尊稱為學者型化妝師。
“頭上週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
可他卻覺得,整個作品中,賈寶玉的這個辮子出現了三次,曹雪芹對這個辮子這麼執著,一定有生活依據。
楊樹雲費了許多時間精力,後來從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的小辮子造型中汲取靈感,再結合清朝的大辮子,設計出了賈寶玉的髮型。
《紅樓夢》拍了四年多,楊樹雲總共為劇中160多個角色,設計了2000多套造型。
他對每處細節的斟酌和對藝術的敬畏,為《紅樓夢》的經久不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樹雲的死磕精神成就了《紅樓夢》,而《紅樓夢》也成就了一個妝造藝術家。
憑藉此劇,楊樹雲拿下了第七屆“飛天獎”最佳化妝獎。
這些年,他又參與設計了許多經典作品,《唐明皇》《楊貴妃》《大明宮傳奇》……
憑藉電影《楊貴妃》,楊樹雲又把“百花獎”收入囊中;
後來,他又以舞蹈專題片《唐風流韻》,贏下“星光獎”和電視劇《貞觀長歌》,奪得第七屆“金像獎”。
2010年,楊樹雲又獲得第八屆中國影視化妝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唯有兩部沒獲獎的作品——《上錯花轎嫁對郎》和《武則天》,也因為其深入人心的造型,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這些年,在劇組的工作中,楊樹雲從眾多文學作品中挖掘出數以千計的妝發造型,越發覺得這是中華璀璨文明的又一分支——中國古代的妝發遺書。
“我要將中國古典妝造文化傳承下去,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致力弘揚中國古代妝造藝術,讓後來者有跡可循,讓妝造藝術之美得以傳承,成了楊樹雲目前的工作重心和心願。
2021年,80歲的楊老開設影片賬號,分享古典妝造知識和古畫中的古典造型。
畫中的神仙侍女猶如從畫中走出來一樣,華麗貴氣,活靈活現。
網友看了復原後唐朝貴妃,直呼:“這才是古畫裡走出來的貴妃啊。”
為將中國古典妝造藝術傳承下去,楊樹雲老師還開設了研修班,80多歲,每一期都親自教學員妝造設計,頭飾製作等等。
許多古典妝造愛好者慕名而來,他們在楊老的帶領下,一起復原了許多古畫中的歷史人物。
每一個被他們設計出來的古畫人物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再加上楊老的竭力宣傳(幾乎保持日更),古典妝造藝術真的火了。
2022年2月份,楊樹雲受邀登上《中華好故事》的舞臺。
跟主持人提到古典妝造和研修班,他堅定又自豪:“我永不滿足,我要申遺。”
2022年6月,古典妝造中的金絲鳳與無底胎仿點翠傳統制作技藝成功申遺。
楊樹雲用手中的畫筆,化腐朽為神奇,讓《紅樓夢》美了整整37年。
老一輩藝術家的堅守與傳承,無疑為後來者樹立了標杆。每一次回望,都能讓人感受到那份深沉與執著,溫暖又動人。
現在是書籍推薦時間——
這套書與敦煌美術研究所合作,以當今最為專業考究的筆觸,將風化剝落的壁畫修復如新,還透過國際認可的“復原性臨摹”技術,還原了壁畫誕生之初的原始樣貌。
高畫質呈現十多個朝代深具代表性的400餘幅敦煌壁畫,一套書,就是一部流動的藝術盛宴!
有了這套書,真的能大大彌補你遠赴千里,卻看不懂、看不清敦煌壁畫的人生遺憾。
超大8開,巨幕級大開本,宛如“電影瀑布屏”,每一幀都經過專業團隊11輪苛刻調色,博物館級高畫質呈現,紋飾細節、壁畫肌理,一覽無餘。
還不惜成本設計了超清放大寬屏拉頁,細節分毫畢現。手機拍不出它萬分之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