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今起施行,創下很多個“第一次”

2025.05.20

本文字數:1615,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5月20日,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這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部法律共9章78條,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全力優環境、疏堵點、破壁壘、解難題。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回應了各方關切,將進一步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日前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這部法律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將進一步穩定預期、堅定信心。法律的出臺必將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敢於闖、大膽幹,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了很多個“第一次”,如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進一步向社會表明了發展民營經濟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並將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
鄭備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旗幟鮮明地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強調,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旗幟鮮明地強調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發展的確定性,是民營企業安心謀發展的“定心丸”。
民營企業融資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投融資促進”一章對此作了多項規定。
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按照市場化、可持續發展原則開發和提供適合民營經濟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資信良好的民營經濟組織融資提供便利條件,增強信貸供給、貸款週期與民營經濟組織融資需求、資金使用週期的適配性。
民營經濟促進法還從多方面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援民營經濟組織科技創新。明確支援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點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經濟組織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對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發揮資料賦能作用、加強技術應用與合作、鼓勵人才培養使用、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作出規定。
在加強權益保護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強調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針對反映強烈的一些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以及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種種執法亂象,民營經濟促進法作了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涉企行政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佈實施,意味著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關心愛護,已經從政策層面的“精準施策”上升到法律層面的“剛性保障”。它回應了廣大民營經濟組織的市場期待,有利於更好地穩定民營企業家的發展預期。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價值在於整合《民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構建統一的民營經濟權利清單,為民營經濟發展奠定法治基礎。該法出臺後,相關部委將制定配套實施細則,確保法律落地見效,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5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民營經濟促進法》全國宣講啟動視訊會議。會議明確,建立健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動工作落實。加快完善配套制度機制,對照法律規定做好“立改廢釋”。全面實施法律規定,增強法治意識,嚴格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式開展工作,確保將《民營經濟促進法》各項制度規定落到實處。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中方正告: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