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民企座談會,釋放重磅訊號

作者:祝嫣然、喬心怡、鄭栩彤、劉佳
來源:第一財經(ID:cbn-yicai)
時隔六年多,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召開,釋放出穩定民營經濟預期、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的強烈訊號。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表示,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和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時隔近七年再次召開的民營經濟座談會,以高規格形式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民營經濟一以貫之的重視與支援。本次參會企業代表聚焦科技創新與消費領域,既體現了國家長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決心,更凸顯出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民企引領創新、促進內需的戰略考量。
滕泰表示,這些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的部署,既回應了市場主體的現實關切,又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制度性動力,必將有效提振發展信心,助力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斷鞏固。
據新華社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委員長會議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決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其中,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被列入委員長會議建議的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議程中。
堅定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早在2018年11月,習近平曾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六年又三個月之後,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召開。此次座談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王興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區域性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習近平指出,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滕泰對第一財經表示,總書記在講話中系統梳理了民營經濟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貢獻,首次將民營企業地位提升至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高度,深刻闡明瞭民營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關係。在客觀分析當前經濟機遇與挑戰的同時,特別強調落實要素平等使用、規範涉企執法、整治“四亂”現象等關鍵舉措,為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構築起制度保障。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階研究員劉興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的座談會,傳達了三個重要資訊。一是再次強調了黨中央對發展民營經濟的一貫高度重視;要求各級政府部門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掃除制度障礙。二是對依靠民營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民營企業加快創新突破;參與座談會的企業家的產業結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營經濟領域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視。三是對民營企業家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包括守法合規經營、切實提高發展質量、主動擔當歷史使命、服務國家社會發展等。
促進民營經濟舉措密集落地
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新徵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我們對於民營企業發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參與此次座談會的銀河航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鳴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書面回覆中表示。他說,面向未來,將繼續推動大國重器級別的科技創新,與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產業融合發展,抓住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機遇,“我們將在太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持續發力,助力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民營經濟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兩年來,針對民營企業信心不足、民間投資增速放緩等問題,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從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強化法治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方面提出31條政策舉措。
這是繼2005年2月《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2010年5月《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檔案。
隨後配套措施相應落地。2023年7月國家發改委釋出《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提出了四大方面17條具體舉措,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政策措施,持續增強民間投資意願和能力,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2023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提出支援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牽頭承擔工業軟體、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攻關任務。
2023年9月,國家發改委宣佈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早見效。此後山西、青海、浙江、廣東等多地也紛紛設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專門機構。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釋出的公告,2023年9月民營經濟發展局成立至2024年底,已累計收到民營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達2742項,其中有效問題2266項,涵蓋拖欠賬款、政策建議、侵權糾紛、要素支援及其他類問題,已辦理並進一步跟蹤問效1097項,正在推動辦理1169項。
在政策檔案密集落地的同時,民營經濟立法程序也在加快。加強立法保障,被認為是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的關鍵一招。2023年12月1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透過立法工作計劃,將民營經濟促進法列入審議計劃。
2024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該法以法律形式明確民營經濟的平等地位,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權益保護”等核心關切納入制度框架,標誌著中國民營經濟法治化程序邁入新階段。
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民營經濟相關指標出現積極改善。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民間專案投資(扣除房地產開發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6.0%。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310.5億元,比上年下降3.3%,而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245.8億元,增長0.5%,實現了正增長。
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最新資料看,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0,較2024年12月上升0.1點,分項指數中,綜合經營指數、投入指數、市場指數分別上升0.4點、0.4點、0.3點。
民營企業參與重大專案也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2024年9月,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作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範專案,它的成功建成,對於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投資、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具有重要示範意義。2024年11月2日,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三澳核電一期聯網工程竣工投產,標誌著國內首個民資參與投資的核電專案正式接入國家電網。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