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本文字數:2303,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安卓
反向討薪已經成為上市銀行的常態。在2024年年報中,大部分上市銀行都提及“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薪酬機制,同時,有10家上市銀行公告了追索扣回的具體金額,合計超過1億元。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年初,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要求銀保機構建立並完善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以來,已有13家上市銀行披露過“追索扣回”的具體金額,其中,不少上市銀行已連續披露3年,累計金額接近3億元。
3年反向討薪近3億元
第一財經根據年報統計,截至目前,A+H股合計已有10家上市銀行在年報中披露了反向討薪的具體金額。其中,追索扣回金額最高的兩家為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和浙商銀行(601916.SH)。

中國銀行已連續兩年披露反向討薪的情況,合計金額5525萬元。2024年,該行共計對2469人次執行追索扣回,金額合計3250萬元,人均追薪1.3萬元。2023年,該行共計對2059人次執行追索扣回,金額合計2275萬元,人均1.1萬元。
除了中國銀行,其餘國有大行均未披露反向討薪具體資料,僅表示報告期對相應人員執行了反向追薪制度。
比如,工商銀行(601398.SH,01398.HK)稱,按照相關辦法對因違規違紀行為或出現職責內風險損失超常暴露等情形受到紀律處分或其他處理的員工,均進行了相應績效薪酬的扣減、止付或追索;交通銀行(601328.SH,03328.HK)也表示,報告期內對受到處分、問責的相關人員,均按辦法規定止付、追回相應期限的績效工資。
浙商銀行則首次於年報中披露反向討薪具體資料,且力度較大。2024年該行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1424人次,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3033.78萬元,人均追薪2.13萬元。
另外,渝農商行(601077.SH)去年累計追索扣回績效薪酬143.9萬元;瑞豐銀行(601528.SH)去年追索扣回110.73萬元。
在H股,有多家上市銀行已連續2~3年披露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金額。
其中,渤海銀行(09668.HK)2024年追索扣回612人績效薪酬2403萬元,人均高達3.9萬元,追討力度最大。相比過去幾年,渤海銀行2024年的追索扣回總額、追索人數均有所上升,但人均金額下降。2022年、2023年,渤海銀行人均追索扣回金額一直保持在4萬元以上,分別為4.76萬元、4.7萬元。
天津銀行(01578.HK)2024年追索扣回116萬元,2023,該行扣回174萬元;哈爾濱銀行(06138.HK)2024年度績效薪酬追索扣回209餘萬元,涉及116人次;甘肅銀行(02139.HK)2024年發生的違規事項被問責人數涉及44人次,追索扣回績效共計6.06萬元。
東莞農商行(09889.HK)按規定進行責任認定並追索扣罰金額167.72萬元。2022年~2024年合計扣罰超400萬元。
另外,中原銀行(01216.HK)也於年報中首次披露具體資料,2024,該行績效追索扣回2010.76萬元。

“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成常態
今年,亦有曾經披露過反向討薪具體資料的上市銀行停止了相關披露,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就是其中一家。近兩年,該行披露的反向討薪資料一直受到市場關注。
在2024年年報中,招商銀行僅表示,該行按照相關辦法,對出現違法違規違紀行為或職責範圍內風險超常暴露等情形的,根據情節輕重對相關人員績效薪酬執行了扣減、止付或追索扣回。去年,招商銀行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還召開了兩次會議,定期回檢全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並審議通過了年度經營績效考核相關議案。
招商銀行最早於2020年在年報中披露追索扣回績效薪酬機制。2022年開始披露相關資料,當年,該行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員工2876人,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5824萬元;2023年,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員工4415人,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4329萬元,兩年合計追回超1億元。
另外,威海銀行(09677.HK)也在連續披露兩年相關資料後,2024年未再披露。
“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原銀監會印發《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明確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2021年1月,原銀保監會發布《指導意見》,明確了追索扣回的情形。
2022年8月,財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企業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支付和追責追薪機制。
自2022年年報起,有越來越多的上市銀行開始披露“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的薪酬機制情況,目前已成為銀行披露的常態。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2022年~2024年這3年間,已有13家上市銀行披露過“追索扣回”的具體金額,累計超過2.93億元。
除了追索扣回金額外,還有部分銀行披露了績效延期支付的金額。
例如,天津銀行2024年績效薪酬延期支付金額14671萬元;東莞農商行2024年實施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合計2499人,計提延期支付金額合計9748.66萬元;甘肅銀行高階管理人員以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人員延期支付績效薪酬為2965.35萬元。
總體來說,“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適用範圍包括但不限於高管及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
從年報來看,大部分上市銀行對高階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40%以上的績效薪酬實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年。
例如,2024年,中信銀行(601998.SH,00998.HK)修訂了《中信銀行績效獎金延期支付管理辦法》和《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辦法》,明確了本行中高階管理人員績效薪酬的50%以上、關鍵崗位人員績效薪酬的40%以上採取延期支付方式。
東莞農商行在年報中指出,績效薪酬延期支付的實施物件包括本行高階管理人員、對風險有重要影響崗位上的員工及其他從事信貸、類信貸相關人員,延付期間如存在違法違紀、重點風險、違規失職等情形造成損失或風險超常暴露,則要進行責任認定,按認定結果對相應薪酬進行追索扣回。如延付期間未出現追索扣回的情況,按計提延付薪酬30%、30%、40%的比例逐年支付。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