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錯位因素後,1月價格資料表現如何

春節錯位抬高1月CPI同比、壓低1月PPI同比。剔除錯位因素後,仍能看到核心CPI同比延續了去年10月以來的回升態勢,PPI同比並未走弱,表明近期宏觀政策發力已顯現初步效果。
但CPI與PPI不同品類價格的表現分化仍大,兩新支援品類的突出表現遠未形成價格共振上漲的趨勢,通脹迴歸中樞目標的節奏仍需看廣義財政對內需的提振程度。
*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2025年2月10日已經發布的《剔除錯位,溫和復甦——2025年1月物價資料點評》,詳請檢視報告原文,作者黃文靜、呂毅韜、張文朗。文章僅作為學術交流,不構成投資意見,亦不代表CF40立場。
即便剔除春節錯位提振,非食品仍能顯示溫和復甦態勢。1月CPI同比從0.1%反彈至0.5%,主要受春節錯位提振:今年春節在1月,提振消費價格;去年春節在2月,壓低基數。其中食品、非食品和服務CPI同比分別從12月的-0.5%、0.2%和0.5%上升至0.4%、0.5%和1.1%。
圖表1:CPI分項增速與貢獻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其中十年同期均值為可比均值,即選擇過去10年春節為1月的年份環比均值來計算
圖表2:1月CPI同比主要受食品和服務價格提振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剔除錯位因素,1月CPI環比上漲0.7%,仍低於可比年份同期環比均值的1.1%(過去10年中春節在1月的年份),但主要受果蔬等食品價格拖累,非食品、核心CPI環比已高於可比年份同期0.1-0.2ppt,顯示消費價格仍在向上復甦通道。
圖表3:核心CPI漲超可比季節性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其中十年同期均值為可比均值,即選擇過去10年春節為1月的年份環比均值來計算

圖表4:食品分項中豬肉與可比季節性持平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其中十年同期均值為可比均值,即選擇過去10年春節為1月的年份環比均值來計算
圖表5:春節需求旺季支撐豬價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一是以舊換新提振核心消費品價格,家用器具CPI環比0.4%,強於可比年份同期均值的零增,交通工具價格和交通工具的需求量有一定支撐,價格沒有出現超季節性下降的情況。家用器具分項環比與上月持平於0.4%,強於可比季節性0%,交通工具分項環比連續第三個月止跌,與往年季節性相當。
二是服務價格延續溫和復甦態勢,環比0.9%已恢復到可比年份同期水平,其中旅遊價格環比上漲11.6%,強於可比年份季節性均值的7.9%,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電影及演出票價格分別環比上漲27.8%、16.0%和9.6%,家庭服務價格亦環比上漲5.7%,強於季節性均值。
三是能源價格受到國際油價提振,地緣衝突等因素提振國際原油價格,帶動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環比上漲2.5%,大幅高於可比年份同期均值的1.0%。
圖表6:服務CPI多個分項漲超可比季節性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其中十年同期均值為可比均值,即選擇過去10年春節為1月的年份環比均值來計算。
圖表7:服務CPI和旅遊CPI同時抬升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月PPI環比受春節停工影響由12月的-0.1%微降至-0.2%,國內定價的大宗品如煤、黑色金屬、有色冶煉、建材跌幅較大,但汽車、光伏等裝備製造價格止跌回升。同時,春節錯位有利CPI,但不利PPI,即便如此,PPI同比仍與上月持平於-2.3%,並未走弱。
圖表8:CPI 同比拆解翹尾與新增貢獻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9:PPI 同比拆解翹尾與新增貢獻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0:PPI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同時回升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能化方面,國際油價提振石油石化價格,但供給充足壓制煤價。受美國政府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上行,帶動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和石油煤炭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4.5%和1.0%,但煤炭供應保障有力,電廠存煤較為充足,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2.2%。
受施工淡季影響,黑色金屬和建材價格承壓,國內銅冶煉價格與國際銅價亦有背離。臨近春節疊加北方寒冬影響專案施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下降0.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價格環比下降0.6%。儘管美國較強的製造業投資、全球PMI緩慢回升與有色庫存去化提振國際銅價,但國內有色金屬冶煉環比-0.4%或亦受淡季偏弱需求的拖累。
下游製造業價格普遍走弱,但汽車與光伏價格回升。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木材加工、計算機電子通訊裝置製造業價格環比降幅走擴至-0.3%至-0.6%,但汽車製造業價格環比由-0.5%轉正至0.5%,光伏裝置及元器件製造價格環比上漲0.5%。
圖表11:1月PPI環比前5和後5的行業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春節錯位抬高1月CPI同比、壓低1月PPI同比。剔除錯位因素後,我們仍能看到核心CPI同比延續了去年10月以來的回升態勢,PPI同比並未走弱,表明近期宏觀政策發力已顯現初步效果。
但通脹的復甦仍較溫和,無論是CPI的食品與非食品、還是PPI的上游與下游的不同品類價格表現分化仍較大,兩新政策支援品類的表現突出,遠未形成共振上漲的趨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將促進“物價合理回升”納入經濟目標,多地兩會也顯示通脹目標由原來更偏上限意義的3%調整為更偏中樞意義的2%[1]要想逐漸實現通脹中樞目標,更多要看廣義財政對內需的提振力度,後續通脹的持續復甦仍需關注兩會政策及財政發力情況。

附錄:[1] 詳情可參加中金宏觀組在2025年1月20號釋出的報告《多數省份增長目標持平,通脹目標更務實——地方兩會總結》
我們的原創研究產品序列“CF40研究"已在微信小程式端正式上線。訂閱“CF40研究”,您將暢享全年無間斷原創報告、視聽服務、精品圖書贈閱、會員專享主題活動等線上線下超值權益組合。加入我們,開啟這場新知之旅吧!

版面編輯:潘潘責任編輯:潘潘
視覺:李盼 東子
監製:李俊虎 潘潘
來源:公眾號“中金宏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