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任澤平團隊
11月CPI同比上漲0.2%,前值漲0.3%;PPI同比降2.5%,前值降2.9%。
111月物價低迷,超常規政策發力
11月物價出現築底跡象,CPI略降,PPI降幅收窄。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顯現,PPI環比回升,近四個月分別為-0.7%、-0.6%、-0.1%和0.1%。
但物價整體低迷,微觀主體信心和預期有待提振;企業壓降費用,工企利潤增速偏低,PPI尚未走出負增長;CPI持續下降,主因高菜價逐漸迴歸均值、豬價續跌、旅遊服務淡季三因素疊加,根本在需求疲軟。
未來政策持續發力給力。年底為消費旺季,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加持;化債工作加快推進利於修復預期,10月以來用於化債的債券已發行超過兩萬億;針對今年地方專項債前期發行不暢的問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案稽核自主權試點或將推開,擬落地浙江、山東等12個省份,待正式檔案下發後進入實操。
預計2025年政策將更加積極。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以進促穩”,“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穩樓市股市”。
中國經濟潛力大,只要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全力拼經濟,後續推動大規模政策落地落實,前景是光明的!
2 11月物價資料呈現以下特點:
1) CPI和核心CPI均下降,消費需求有待提振。11月,CPI同比為0.2%,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環比為-0.6%,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核心CPI再度由0轉為-0.1%,同比0.3%,較上月增加0.1個百分點。
2) 食品價格超季節性普降,高菜價逐漸迴歸均值,豬肉價格持續回落。11月,食品項價格環比-2.7%,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同比1.0%,較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鮮菜、肉類、水產品、蛋類、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3.2%、1.9%、1.3%、0.8%、3.0%,較上月變動-10.2、0.1、0.7、1.2和-2.0個百分點。
3) 非食品價格下降,主因旅遊出行淡季,服務價格下降;部分耐用品價格環比回升。11月,非食品環比由0降為-0.1%;同比0,較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服務價格環比由0下降為-0.3%;家用器具、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環比分別為-0.9%、0.1%和1.1%,較上月變動-0.7、0.3、0.7個百分點。
4)“豬週期”已進入下行區間。11月豬價同比13.7%,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環比-3.4%,較上月降幅收窄0.3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12月6日,平均豬肉批發價格為23.13元/千克,較8月28日的27.68元/千克已下行16.2%。產能在去化13個月後力度已連續減弱七個月;產能存量接近平衡點後呈震盪形勢,難以向下突破正常保有量;養殖利潤下行。
5) PPI環比連續四月改善,主因穩增長政策發力。11月PPI環比0.1%,近四個月環比分別為-0.7%、-0.6%、-0.1%和0.1%。PPI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兩年複合-2.8%,與上月相同。石化產業鏈、消費製造業多數價格下跌;裝備製造業價格降幅收窄,或因搶出口;基建和地產需求改善,提振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行業價格。


3 CPI環比連續兩月負增長
11月CPI環比連續兩月為負,食品價格下降是主因,根本在需求疲軟。CPI同比為0.2%,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環比為-0.6%,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再度由0轉為-0.1%,同比0.3%,較上月增加0.1個百分點。在11月CPI的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1,新漲價因素約為0.1。
食品價格超季節性普降,佔CPI環比降幅的八成。菜價逐漸迴歸均值,豬肉價格持續回落。11月,食品項環比-2.7%,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同比1.0%,較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鮮菜、肉類、水產品、蛋類、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3.2%、1.9%、1.3%、0.8%、3.0%,較上月變動-10.2、0.1、0.7、1.2和-2.0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下降,主因旅遊出行淡季,服務價格下降;部分耐用品價格回升。11月,非食品環比由0降為-0.1%;同比0,較上月增加0.3個百分點。1)服務價格環比由0下降為-0.3%;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遊價格分別季節性下降8.6%、7.3%和5.6%。租賃房租價格環比為-0.1%。2)部分耐用品價格環比回升。11月,家用器具、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環比分別為-0.9%、0.1%和1.1%,較上月變動-0.7、0.3、0.7個百分點。
七大類中,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娛、生活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下跌,衣著季節性上漲。衣著、居住、交通和通訊、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和服務環比分別為0.6%、0、-0.1%、-0.7%、0、-0.6%、-0.1%,較上月變動0.6、0、0.6、-0.9、0、-0.7和-1.2個百分點。


4 豬週期:已進入下行區間
11月豬價同比漲幅收窄,環比降幅略微收窄。11月豬價同比13.7%,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環比-3.4%,較上月降幅收窄0.3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12月6日,平均豬肉批發價格為23.13元/千克,較8月28日的27.68元/千克已下行16.2%。
我們判斷,“豬週期”已進入下行區間。
一是,產能在去化13個月後力度已連續減弱七個月。根據歷史規律,產能連續去化10個月左右就會傳導到豬價。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反映生豬產能,2023年3月,能繁母豬同比2.9%,2024年3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7.3%,10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3.3%。
二是,產能存量接近平衡點後呈震盪形勢,難以向下突破正常保有量。當前能繁母豬存欄4073萬頭,正常保有量為3900萬頭,仍略超正常保有量。當前去化速度已經減弱,預計後在平衡點附近震盪或緩慢下行。
從歷史豬週期看,2014年和2018年開始的兩輪豬週期都是經歷了2-3個季度的快速產能下降才開啟價格大幅上行。其中能繁母豬產能的同比降幅連續多個月維持在-20%以上,產能快速去化,也給豬價上行創造了空間。
三是養殖利潤下行。2024年8月16日,養殖利潤達到最高682元/頭;12月6日,養殖利潤已來到172元/頭,一般情況下,養殖利潤突破300元/頭並迅速上行時豬價也處在上行區間,現養殖利潤已跌破該利潤閾值。
行業集中度提升,新的豬週期價格波動或小於傳統豬週期。眾多小規模養殖場在2018年的豬瘟中出局,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程序。2018年非洲豬瘟後,13家上市公司出欄量佔全國比重提升約一倍至2021年的14.3%;500頭以上規模場出欄佔比從2011年的36.6%提升至2022年的65%。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或將帶來規模經濟效應,大型養殖機構產能持續提升,非理性“追漲殺跌”行為減少。



5 PPI環比連續四月改善
PPI同比降幅收窄,主因低基數;環比連續四個月改善,主因政策推動。11月PPI環比0.1%,近四月環比分別為-0.7%、-0.6%、-0.1%和0.1%。PPI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兩年複合-2.8%,與上月相同。在11月PPI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2.2個百分點。
採掘業和食品類價格下跌,其餘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均有改善。11月,生產資料價格和生活資料價格環比分別為0.1%和0,較上月增加0和0.4個百分點。
採掘業、原材料和加工工業環比分別為-0.1%、0.2%、0.1%,分別較上月變動0.2、0.6、-0.2個百分點;食品、衣著、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費品價格環比分別為-0.2%、0、0.1%和0.2%,分別較上月變動0.1、0、-0.2和1.3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石化產業鏈、消費製造和裝備製造業多數價格下跌;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行業價格改善。
1)增量政策推動下,基建、地產需求有所回暖,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等產業鏈價格改善。11月,煤炭開採和洗選、黑色金屬礦採選、有色金屬礦採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金屬製品業和非金屬礦物製品環比分別為-0.4%、0.3%、1.4%、0.2%、1.2%、0.3%、1.2%,較上月變動-0.5、0、0.5、-3.2、-0.9、0.6和0.8個百分點。
2)特朗普交易、俄烏衝突升溫、中東停火談判等多重因素下,油價走低。11月,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化學纖維製造環比分別下降0.4%、0.3%、0.8%,較上月變動2.0、0.6和-0.4個百分點。
3)裝備製造業價格降幅收窄,或因搶出口。11月,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通用裝置製造業,專用裝置製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裝置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環比分別為0.2%、0、0、-0.1%、0和-0.1%,較上月增加0.7、0.1、0.1、0.1、0.2和0.8個百分點。
4)消費製造相關價格下跌。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環比分別下降0.4%、0.2%和0.6%,分別較上月變動0.2、0和–0.5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材料類和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其餘下跌。10月,燃料動力、黑色金屬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化工原料、木材紙漿、建築材料、農副產品類、紡織原料類環比分別為-0.4%、0.1%、1.2%、-0.6%、-0.4%、1.6%、-0.7%、-0.2%,較上月變動0.4、0、-0.3、0.5、0.1、1.8、0.7、-0.1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