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真正的愛,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沒有愛,生活就會像夢遊一樣渾渾噩噩。而真正的愛,不能簡單等同於在情人節當天去購買巧克力、鮮花等商品;它需要你從消費主義中擺脫出來,需要你去投入、犧牲和關懷。這是管理思想家烏麥爾·哈克的觀點。聽聽他談論我們該如何真正去愛。
你的情人節過得怎麼樣?
至於我嘛,我在一家酒吧同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的靈魂一起度過了一個反情人節,在那裡我感受到了一種生存危機,還喝了一瓶像樣的葡萄酒。以下幾點是我處在焦慮中時的所感與所想。
我之前已經說過,我們的經濟似乎特別擅長生產大量的有毒垃圾。比如讓我們營養不良的食物、使我們厭煩的娛樂、不是新聞的新聞,等等。所以,在瓶中的酒要見底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老生常談的思維定式之中,一些人對這種思維定式可能很熟悉:情人節是一個非常可疑的消費主義慶祝活動,它的目的是賣出那些粉色(或藍色)的、毛茸茸(或光滑)的一次性垃圾(或高價血鑽)。在情人節,你會看到充滿魅力的微笑,聽到信誓旦旦的諾言,還有人們在社交平臺上屏氣凝神地宣佈:我的人生目標實現了。
我要說的是,當談到真正的人類福祉時:生活的真諦總是愛。而愛與流行歌曲、浪漫喜劇或心形糖果無關。
因此,以下是我一路走來學到的一些東西——感謝一連串失敗的人際關係、在辦公室角落裡瀕臨崩潰的瞬間、在多個城市之間的生活經歷以及在酒吧裡孤獨的漫漫長夜。這些不是我唯一的教訓——甚至不是最好的教訓;它們只是其中一些罷了。
體驗
愛有很多種。希臘人區分了agápe(博愛:普世大愛), éros(情愛:戀人之間的愛), philía(友愛:對朋友的愛)和storgē(親愛:親子手足之間的愛)
想想看:五千年前,存在著一種比今天圍繞著我們的更微妙的愛的概念。沒有體驗過各種形式的愛——在彼此之間喚起愛,併為彼此提升愛——我們可能總是會感到有些空虛。
行動
愛是一個動詞,而不僅僅是一種感覺。愛是投入,是犧牲,是關懷;愛所尋求的東西,我將其稱作高階回報——在他人身上點燃創造性,讓人創造真正的人類財富(並獲得相應的回報)。最重要的是,愛必須活下去。
承受
愛可能會扭曲變形,而這種扭曲的愛會傷害到人。因此,如果你連一點點痛苦都無法承受,你可能就不懂如何去愛。就像你自己的作品一樣,如果你不為其中的藝術和工藝付出一些代價,你就不會珍視它。如果你無法承受來自伴侶的一點點痛苦,那你就不可能愛他們——看到他們的所作所為會提醒你生命的脆弱,讓你驟然心碎。我敢打賭,如果你不能將自己從對消費主義偽文化的崇拜中解脫出來,你就無法真正去愛。你必須深吸一口氣,投入到這個艱難的旅程中去,弄清楚你為什麼會在這裡,你是誰,以及生命的意義何在。
真心實意
埃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他最終得出了一個著名的結論:愛是對人類生存問題唯一明智而合理的答案。對此,伍迪·艾倫尖刻地回答道:愛是答案,但當你在等待答案出現的時候,性會提出一些非常好的問題。
當然,我們可以用金錢、權力、名譽、各類玩具和其他各種各樣的樂趣和遊戲來消遣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但愛情不是商品。愛是人類迄今為止所發明的最複雜的、最獨特的、最無法替換的、也是最具變革性的概念。愛根本不像我們身邊的那些單調乏味的、令人哈欠不斷的東西,我們無法在貨架上買到打包齊整的愛。
但是如果你非常幸運的話,愛也是可以靠努力贏來的。所以不要猶豫不決。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真實的東西。對自己撒一些善意的小謊言,很有可能就會讓你錯過真正的愛情。所以,愛你的伴侶吧。愛你的朋友,愛你的家人,愛你的生活,愛你的工作。
儘管很多人試圖將愛淡化、商業化,從而剝奪它的意義,但愛仍然是熾熱的、意義重大的。雖然我們總是想把它簡化為一種一年一度的購物活動——我們每年(在情人節這天)大量購買一些商品,就像巧克力、鮮花,還有晚宴等等——但愛依然至關重要。雖然我們可能想要把它變成一個選項——就像在貨架上選東西一樣,取決於你是喜歡紅色標籤還是藍色標籤——但愛仍然是必要的。愛必須被喚起,被創造,被培育,被更新,被耕耘,被薰陶——因為沒有它,生活就會像夢遊一樣渾渾噩噩。
也許我們對的慶祝常常帶有一種無聲的絕望,因為我們真正追求的是對愛的諷刺。也許,透過不斷地重新描繪這種諷刺,我們自己也會一點一點地縮小;我們好像覺得自己並不完全屬於人類世界,但又不太明白為什麼。
不要廢話了。去愛吧!
關鍵詞:#自管理
烏麥爾·哈克(Umair Haque)| 文
烏麥爾·哈克是全球領先的管理思想家,被Thinkers50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家之一。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多篇文章,主要關注領域為經濟、領導力、創新等。他是哈瓦斯媒體實驗室(Havas Media Lab)的負責人,於倫敦商學院獲得MBA學位,並與加里·哈默共同研究管理問題。
張振濤 | 譯 周強 | 編校
推薦閱讀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絡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哈評中文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