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玫瑰的故事》央視熱播:這10條戀愛真相,越早看清越好

文 | 劉娜 · 主播 | 一凡

來源 | 閒時花開(ID:xshk369)

最近在追劉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這部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恰好我讀過這本小說。
於是,就去看了電視劇的前9集。
冒著被拍磚的風險,我也要說句良心話:
劉亦菲很美,但電視劇很浮很垮很彆扭,有種強行凸顯又美又颯大女主人設,但故事和細節卻撐不起茂盛人物的潦草感。
整部劇有刻意討好都市女性的嫌疑。
但故事的核心與張力,又無法像《不夠善良的我們》那樣。
以手術解剖的精準,一層層剖開都市女性包裹著強大和脆弱、成長和突圍、婚戀與省察、慈悲與創傷的多維肌膚與立體骨骼。
劇中有個劇情是,劉亦菲飾演的女主黃亦玫,愛上了彭冠英飾演的莊國棟。
彼此,黃亦玫是職場小白,莊國棟是專案負責人——霸道總裁愛上“我”?
倆人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彼此暗戀,互相試探,玩起了眼神拉絲的曖昧遊戲,跳起了忽遠忽近的情感探戈。
後來,黃亦玫去上海出差,莊國棟在北京再次目睹原生家庭糟糕父母的作妖后,終於鼓足勇氣給黃亦玫打了一個電話。
兩個人電話中捅破了那層窗戶紙。
然後黃亦玫從上海回來,莊國棟去接機,倆人一見面就迫不及待、萬分著急、異常大膽地做起了乾柴烈火、翻雲覆雨之事。
如此生猛飢渴的愛情,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又一臉懵:
“啊,這也太快了吧!”
果然。
世間萬物的真相是:
凡是迅疾而兇猛的,都不會長久。
因為天道是循序漸進潤物無聲,陌上花開緩緩歸。
很快,這個佔據黃亦玫身心的男人,就露出了情場浪子的算計和薄情。
但,不用怕。
根據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後面還有至少3名又高又帥的男人,等著又美又勇的玫瑰驗身臨幸。
黃亦玫將藉由這些男人的肉身供養和愛魂滋養,趟過一條條男人之河,找到彪悍自我。
真正成長為一株帶刺的玫瑰。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成熟的女人,都在男人這所大學裡好好進修過。
反之亦然。
恰巧,高考剛過,盛夏已來。
一大波步入成年、生機勃勃的女孩和男孩,將在金榜題名後,於愛神的召喚下奔赴愛河,於心鏡的投射下確認自我。
寫了多年情感文,我今天以劉亦菲主演的這部劇為開頭,和年輕男女們分享10條戀愛真相。
 01 
  • 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
情感劇最令人反感的一點,就是醜女/醜男不配有愛情。
女主男主都是又美又颯又有錢的角色。
尤其是女主,就算沒有錢,也會遇到白馬王子或純愛富二代來搭救。
別信,這都是娛樂和資本聯手打造的愛情騙局,情感最樸素最闊大的底座是:
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
長得平凡,家庭普通,能力一般,沒什麼心機,沒什麼人脈,處處吃癟受委屈,常常挫敗缺自信。
就像我,就像她和他,就像很多普通人。
但是,那又怎樣?

我們後來都會遇見臭味相投的愛人,生下普通可愛的小孩,在這個大大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擁有了一個家。


不要相信電視上的橋段,也不要相信網文裡的自嗨。
平凡普通的我們,善待平凡普通的自己,就會遇見彌足珍貴的愛戀。
 02 
  • 慕強的前提是你手裡有王炸
但有人可能說了:
“我不,我就是喜歡優秀的人!
我就是要追校花,我就是要嫁給富二代!”
沒問題。
慕強是人的天性,人類族群能從遠古走到今天,依靠的就是強者的勇往直前和開疆拓土。
愛上人群中閃閃發光的人,總比愛上一身臭毛病的人,更讓人心生美好。
但是,情感的真相是:
真正優秀的人,不可能只被你一個人喜歡。
而優秀的人,往往有挑剔的眼光:
你拿什麼讓校花愛上你,讓富二代為你傾倒,讓情場浪子為你駐足?
婚戀不是扶貧,而是旗鼓相當的對手戲。
慕強的前提是你也夠強,成為王者的前提是你手裡握有王炸。
想要明月般的愛人,先把自己的心修成一汪清湖。
 03 
  • 走遠路的人都有沉默的品質
我鼓勵年輕人多談戀愛。
因為戀愛是確認自我的最好手段。
沒有之一。
你在親密關係裡展露出來的粘稠與清涼,妒忌與寬容,怨憎與慈悲,能讓你看清自己,進而不斷成長。
青春年少時,在保護自己、尊重對方的前提下多談有質量的戀愛,是識人性、破情執的路徑。
但戀愛和婚姻是不同的。
戀愛是體驗愛的高峰時刻,而婚姻是歷經愛的平緩地段。
一個能給你尖叫的人,未必能陪你捱過漫漫人生。
如果你要和一個人走遠路,那就要看他(她)身上有沒有看起來不顯眼卻很沉實的部分。
這一部分,將是你們一起生活後結實的底部。
所以,年輕人:
你要學會在人群中挑選像灌木一樣樸素的人,像麥子一樣沉實的人,像開水一樣純淨的人,像故鄉老屋一樣可靠的人。
他(她)才是牽手一生的人。
 04 
  • 良心的清爽勝過一切
常有年輕人來信或留言,談到對某個戀人深切的愛或恨,對某段感情急迫的得或舍。
我能理解年輕的心,因為我年輕時也是如此,愛一個人總想把心掏給他,要他保證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我。
只是,一輩子何其長。
年輕時我們以為20歲就是一輩子,活到40歲卻記不清20歲時愛過的臉龐。
愛情的真相,不是愛或不愛,而是愛的時候真切地愛過,就算後來不愛了,也不會因為靈魂不夠敞亮而愧疚。
活得越久,越相信的事實是:
沒有人會因愛過而後悔,只會因沒愛而遺憾。
所以,愛的時候就好好愛,不愛的時候就放過自己。
因為,愛會過去,不愛也會過去,恨會消失,悲傷也會終止。
一切都會成歷史的塵埃,唯有清脆敞亮的自己,始終讓人歡喜。
 05 
  • 會愛的人是愛上一個人的缺點
偉大的心理電影《心靈捕手》中,有這麼兩句令人心動的臺詞:
“不完美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小缺點,讓我們找到對的人。”
很多人只看到“親密”兩個詞,就想當然地認為,親密就是無條件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
抱歉,這是巨嬰心態,不是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的重點,在於“關係”。
你和你的愛人建立怎樣的關係,又將如何維繫,不取決於你和他身上最迷人的部分,而取決於你和他身上最不迷人的部分。
你們愛的質地,藏在你們各自的缺點裡。
因為,缺點和暗傷,才是你們在一起後,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成長的課題,需要共渡的難關。
會愛的人,會愛上對方的缺點,然後一同成長,相互治癒。
不會愛的人,只願接受對方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對對方幽暗的一面視而不見,而後把一切搞砸。
 06 
  • 平等地成為一棵樹就很好
沒有完美的愛人,只有足夠好的愛人,因為大海上沒有不帶傷的船,各人有各人的皎潔與隱晦。
所以,不管你遇到怎樣的愛人,都不必過分神化他(她),看見他倔強背後的脆弱,要強背後的恐懼,優秀背後的傷痛。
我們和我們愛的人,本質上都是有缺口的人,不必仰視,也不要俯視,但要平等。
讓自己活成一棵樹,愛來的時候綻放紅碩花朵,愛走的時候生長銅枝鐵幹。
 07 
  • 沒有人愛的時候更要有序
雖然,愛情是文藝永恆的主題,但生活卻是漫長的季節。
如果沒有人愛,就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好好鍛鍊,吃潔淨滋養的食物,聽養心養腦的音樂,看經典流傳的電影。
它們會變成你的骨頭和血肉,長在你的氣質和容貌裡。
愛情是青春的花頭,自愛卻是生命的物語。
 08 
  • 溫柔多情並不是可恥的
我知道現在流行的人設是“搞錢搞事業的大女主/大男主”,但我還是要說一句:
沒有飛蛾撲火地愛過的人,是不完整的。
把女性/男性塑造成一心搞錢的滅絕師太,不是人性的繁花,而是時代的凋零。
渴望愛與被愛,是生命自帶的召喚,且是無法壓抑封鎖的。
多情、感性、溫柔、纏綿、文藝、浪漫,不該是貶義詞,而是一個溫良之人天生的質地。
雖然,這樣的人註定會活得辛苦,但也會因為豐盛的情感,而活得花團錦簇。
我年少時,常常會為自己的多情和感性而苦惱,後來它們都變成了我筆下的思考和文字,化為河流溫溼很多人的心。
多情不可恥,濫情才可恥。
佛本多情,故愛眾生。
佛愛修行,故得圓滿。
 09 
  • 再漂亮的道理也落後於粗糙實踐
聽了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的真相是: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愛情和婚姻亦如此。
不要被抽象而空洞的道理迷惑,去愛身邊一切可愛之人,以真心,以誠意,以坦蕩。
道理只會讓我們誇誇其談,而愛具體的人,愛平凡的歲月,愛生長的萬物,卻可以讓我們變得謙遜而飽滿。
不要相信所謂的套路和心機,真正會玩博弈的人,壓根兒不用教,不會玩的人,教了也用不上。
婚戀中最好走的路,是真誠。
當然,你在踏上這條路之前,要在做事中錘鍊自己看清本質的能力與勇氣。
做事,愛人,自愛,好好活著。
除此之外,人間無他事。
 10 
  • 相信愛情是相信你自己的心魂
雖然人世間有很多情愛悲劇,但親愛的朋友,我依然期待你相信愛情。
相信愛情,相信怦然心動,相信兩情相悅,相信因緣際會,相信初見時的歡喜,相信分別後的憂傷,相信你深愛的人愛過你,不是盲目,而是一種自我抵達。
愛情,愛人,愛戀,是我們來人間一趟的橋樑,經由他們,我們從此岸抵達彼岸,從這樣的我抵達那樣的我。
愛,是自我確認、自我實現、自我救贖。
最後,以史鐵生老師的話,來結束本文:
“不管你對多少異性失望,你都沒有理由對愛情失望,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希望,永遠是生命的一種希望。
愛情是你自己的品質,是你自己的心魄,是你自己的處境,與別人無關。”
我愛你。
作者:劉娜,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也會寫教育職場熱點。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