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再次修憲!

作者 / 林海東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韓國再次創造了歷史——1月19日,大統領尹錫悅因涉嫌內亂罪被批准逮捕,成為韓國史上首位被批捕的現任總統。
特朗普也創造了歷史——在上任前兩天,特朗普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貨幣;截至目前,特朗普meme第一天賺的錢,大約是特朗普家族在美國奮鬥一百多年積累財富(65億美元)的近4倍。
當然,創造歷史的不僅是美韓,還有俄國和伊朗——當地時間1月17日,俄伊在莫斯科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儘管是全方位、多領域合作關係,但雙方軍事合作卻是首要目標。這有點兒似曾相識,不由讓人回首東望。
去年底,俄總統顧問烏沙科夫曾公開說,一月裡會有大家感興趣的外國元首訪問莫斯科。當時,我們曾經推測,除了已經計劃訪俄的伊朗總統之外,烏沙科夫口中這個“讓大家感興趣的外國元首”還可能包括金正恩;並提出元帥在1月上旬訪問莫斯科的可能性。
然而,1月下旬即將來臨,元帥顯然是要留在國內等待1月22日召開的最高人民會議全會,而且有可能發表2025年度的施政演說。外界的關注點在於,元帥將在施政演說裡給剛剛上任的特朗普釋放什麼資訊;但在我看來,除了元帥如何闡述或深化八屆十一中全會的“最強硬應對美國戰略”之外,還需要關注朝鮮這一次的修憲。
元帥執政十餘年來,朝鮮憲法已經修訂了數次。在我看來,這可以理解,因為時勢移也。但2024年的修憲還是有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眾所周知,元帥在2024年1月15日的施政演說中明確提出了與“北南變朝韓”相關的多項修憲建議,但隨後修憲一直延宕。此後,朝鮮宣佈10月上旬召開最高人民會議全會,並在公告中明確宣佈議題涉及修憲,把外界的期待值拉滿,但最終結果卻是朝韓變化未見,公佈的只是“勞動年齡和選舉年齡”修正。但在10月最高人民會議全會閉幕後,朝鮮採取軍事行動永久封鎖朝韓邊境,並在對外發布的公告中,說朝軍的行動依據是“韓國是敵國”的憲法要求;這其實是有點兒暗示朝韓關係相關修憲已經完成,只是沒有對外公佈而已。而更為弔詭的是,以前可以在朝鮮官網上查到的憲法全文,至今仍然點不開連結。
去年底,朝鮮宣佈將於2025年1月22日召開最高人民會議全會,公告顯示,此次全會仍然涉及修憲議題。這就給外界帶來一些猜測,比如說朝鮮這次會不會把朝韓關係相關修正案亮出來。從當前韓國亂局看,這不是沒有可能;但在我看來,定義朝韓關係、取消民族統一等相關修正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之處在於另外的兩點——
一是此次朝鮮修憲會不會把元帥去年1·15施政演說中提及的“首次寫入領土疆域主張”落實,以及如何界定它的領土領海界限。其中,關鍵性的核心點在於,在“北南變朝韓”的當下,朝鮮是繼續像韓國一樣主張“三千里江山”,還是另起爐灶搞“一千五百里”?眾所周知,朝鮮國歌的歌名和歌詞已改,“三千里”已然不見,那麼,如果憲法修正案也這麼搞,“戰時平定南方”的合法、合理性怎麼整?
二是此次修憲可能仍然會像去年10月修憲一樣不涉及朝韓關係,有可能將八屆十一中全會完善及確定的“地方發展20×10政策”、教育發展政策相關內容寫入憲法,即把地方發展、教育發展作為由國家根本大法加以確認和保障的基本國策。
個人的傾向性看法是,在韓國亂局未定的當下,元帥可能仍然會採取隔山觀火的遠離和不介入態度,因此,“領土疆域主張”這種敏感事項可能繼續緩行;而在“20×10元年”取得成果、“20×10政策” 完善確定及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啟動的現階段,將地方發展或教育發展相關政策入憲,甚至兩個政策一起入憲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當然,這仍然只是根據當前態勢做出的一點推測,畢竟元帥神鬼莫測,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難以確定。如果關於朝鮮的每件事情都像丹東草莓好吃那樣確定無疑,那外界的觀察也就無意義可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