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歲的加拿大妹子凱莉·恩格爾(Kaylee Engle),2年前身上發現長了一個“包”,開始她以為是青春痘。此後其他地方也開始長包,她才去檢查。當得知診斷結果那一刻,她在醫院走廊上癱倒在地。因為她確診癌症4期。
恩格爾剛剛得知,自己的身體已被黑色素瘤皮膚癌侵蝕,癌細胞已擴散至全身多個部位。

這位在多倫多當保姆的年輕人現在腦部有7個腫瘤,肝臟中至少18個,每個肺部至少20個,心臟兩側各有兩個,還有脊柱、淋巴結和腎上腺的腫瘤。全身已經有超過50個腫瘤。
“它已經廣泛擴散——無處不在。”她說道。
2023年7月,她在右胸部發現一個腫塊,當時她以為那只是一個“囊腫”。
看起來更像是一根倒長的毛髮,或是皮膚下的一顆青春痘。

但當恩格爾繼續在身體其他部位發現新腫塊時,她意識到情況不對。
X光檢查後,醫生髮現這些腫塊其實是遍佈全身的小腫瘤,癌變的皮膚細胞已經透過血液傳播到了她的其他器官。

回顧起來,她曾忽略的其他症狀其實都與癌症相關:非故意性的體重增加、噁心、嘔吐和疲勞。
起初,急診醫生也認為這些腫塊只是相對良性的囊腫。
但X光最終證實了最糟的情況:黑色素瘤已侵入她的肺部、骨骼和大腦。
一旦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死亡機率會大幅上升。

只有五分之一的四期黑色素瘤患者在確診後五年內仍能存活。
然而,恩格爾不僅在兩年後依然活著,她的癌症如今也已趨於穩定,沒有繼續發展。
她在2023年6月確診後僅幾天,就開始接受化療和免疫治療。

“雖然我的診斷是四期,並且癌症幾乎擴散到了全身,但這並不意味著‘末期’。”她說。
“現在是2025年,我已經帶著四期癌症生活了將近兩年,治療選擇也越來越多,他們對延長我的生命給出了希望。”

截至2025年5月,她已經接受了18輪名為“Nivolumab”的免疫治療藥物。
恩格爾起初開始的是雙聯免疫療法,但因自身免疫性肝炎不得不在接受兩劑後中止——這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肝臟、導致炎症和潛在損傷的疾病。
在擺脫肝炎後,她又接受了針對腦部和眼部腫瘤的放療,隨後繼續單獨使用Nivolumab治療。
但這將是她一生的持久戰。

“很可能我這輩子都要接受治療,但也有人最終達到‘無疾病證據’(NED)狀態。”她補充說。
在被診斷出癌症前,恩格爾是一名健康的年輕女性。
多年來,醫生曾因謹慎而切除過她身上的幾顆良性痣。
痣是黑色素細胞的聚集體。但這些細胞在遭受DNA損傷後,通常因紫外線照射,就可能轉變為皮膚癌。

癌細胞會脫離原始腫瘤,進入淋巴系統。這個遍佈全身的血管和血液的網路,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腫瘤,也就是恩格爾身上那些腫塊。
“當我被確診時,我其實已經懷疑自己得了癌症,但真的聽到這個訊息時還是震驚。”她說。
“但也感覺被證實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
在尋找適合的治療方案過程中,她經歷了一段波折的旅程,包括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鬥爭。
她服用了類固醇藥物潑尼松,副作用包括情緒煩躁、“滿月臉”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腫脹。
多倫多是醫學創新的中心,使恩格爾得以接觸到最前沿的治療手段。
她即將進行一項血液檢測,篩查腫瘤突變或免疫標記等特徵,以確定她是否適合接受“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療法”(TIL)。
這項技術利用她自身腫瘤中的免疫細胞,將其提取至實驗室後,科學家會分離出主要是T細胞的混合免疫細胞,這些細胞原本已滲透進腫瘤但被癌症壓制。


科學家隨後會對這些細胞進行大量繁殖,並在生物反應器中注入營養和生長因子,將其培養為“免疫細胞大軍”,再重新注入恩格爾體內。
她說:“這項療法目前在加拿大尚未獲批,但美國的製藥公司已同意讓我以同情用藥形式接受治療,我的腫瘤科醫生會負責這項治療。”
“我的醫生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如果需要,我之後可能還能繼續進行免疫治療!”
她的未來仍不確定。
在過去十年裡,免疫治療和高度靶向治療取得了飛躍式發展,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它們可以縮小腫瘤、延長壽命,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實現晚期癌症的長期緩解。
“我願意嘗試任何能讓我過上完整人生的辦法。”她說。
約30%的黑色素瘤起始於痣,但也有一小部分病例無法追溯至明確起點。
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24年將有近10.5萬例黑色素瘤被診斷出,其中約4%為四期。
據黑色素瘤研究基金會(MRF)稱,黑色素瘤每年在美國導致超過8300人死亡,但約90%的病例是可以透過注意防曬來預防的。
該病的平均確診年齡為63歲。
然而,克利夫蘭診所指出,黑色素瘤是30歲以下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且在過去30年裡發病率“急劇上升”。
在加拿大,皮膚癌–黑色素瘤病例正在急速上升!

據CTV今天報道,溫哥華一名50歲女子克里斯蒂·加羅法洛(Christie Garofalo)發現肚子上出現了一顆痣。
為了安全起見,在約家庭醫生切除痣並被送檢後,醫生告訴她那是黑色素瘤。這個訊息令她震驚。
她差點暈倒,因為她立刻想到了自己的5個孩子。
在與腫瘤科醫生交談時,她回憶起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每週都會使用一次日光浴床。
加羅法洛後來接受了淋巴結手術,以防止癌症擴散,並在接受近五年治療後恢復了健康。
皮膚科醫生表示,儘管人們已意識到皮膚癌的風險,但並沒有轉化為實際行動,黑色素瘤的病例仍在上升。
尤其擔心年輕人,因為就像加羅法洛那樣,青春期未受防護的陽光紫外線(UV)暴露會在年老時反噬身體。醫生們表示,包括錯誤資訊和價格因素在內的多種原因導致人們對防曬霜和其他防曬措施的使用不足。
“很不幸的是,我們正看到關於皮膚癌和黑色素瘤的一些非常危險、非常令人擔憂的趨勢。” 麥吉爾大學皮膚科副教授伊萬·利特維諾夫(Ivan Litvinov)說。
根據加拿大資料,2024年估計有11,300人被診斷出這種可能致命的皮膚癌,比前一年上升了17%。

在2024年4月發表在《BMJ公共衛生》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近60%的18至29歲加拿大人每次在陽光下暴露超過兩個小時,但他們使用防曬霜的可能性遠低於30至59歲人群。資料還顯示,年輕人更容易被曬傷。
溫哥華皮膚科醫生,UBC皮膚科助理教授莫妮卡·李(Monica Li)表示,社交媒體上存在令人擔憂的錯誤資訊趨勢,這些資訊在誤導公眾不要使用防曬霜。
其中包括防曬霜中的化學成分會致癌的說法,她指出這是錯誤的。
她還指出,在不同族裔中提高皮膚癌意識也很重要,因為長期以來有種誤解,認為深膚色的人不需要使用防曬霜。
李醫生表示,雖然色素較深的皮膚相較淺膚色確實有更多天然防護能力,但這遠遠不夠。
加拿大衛生部曾點名批評了一些關於防曬霜成分有害皮膚、可致癌的虛假說法。“市場上所有獲准銷售的防曬霜,在按照說明使用時都是安全的。”該機構表示。
目前獲批的防曬霜有兩種型別:礦物防曬霜(使用氧化鋅或二氧化鈦,透過物理屏障反射紫外線)以及化學防曬霜(又稱“有機”防曬霜,透過吸收紫外線並將其轉化為熱量)。
李醫生表示,對於一些使用其他防曬霜會引發痤瘡的人來說,礦物防曬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無論選擇哪種型別,防曬霜的防曬係數(SPF)應至少為30,並能同時防禦UVA與UVB兩種紫外線。
加拿大癌症協會與皮膚科醫生指出,另一個在網上被誇大的錯誤說法是“不用防曬霜有助於獲取維生素D”。
成年人平均需要約一茶匙的防曬霜塗滿臉部和頸部,身體其他部位則需兩到三湯匙,總量約為一個高爾夫球的大小。防曬霜應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如果游泳或出汗,需更頻繁補塗。
皮膚科醫生和加拿大癌症協會強調,除了使用防曬霜,人們還應採取其他方式保障戶外安全,包括尋找陰涼處、穿戴防曬衣物、寬邊帽和太陽鏡,以及儘量避開每天上午11點至下午3點的強烈日照時段。
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信ID:superlife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