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製造,耗水量驚人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編譯自IOplus,謝謝。
半導體行業和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快速發展可能會給全球水資源帶來巨大壓力。生產先進的晶片和冷卻系統需要大量的超純水。雖然工廠每天消耗數百萬加侖的水,相當於一個擁有 6 萬人口的城市,但科技行業正在改進水回收和再利用流程。
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水資源壓力變得更加顯著。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每天最多可使用 1900 萬加侖的水,相當於一座 5 萬人口的城市的需求。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一問題,預計到 2030 年,近一半的新設施將位於水風險極高的地區。這些因素不僅威脅著當地環境,也威脅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半導體制造需要複雜的六步工藝,需要消耗大量的超純水。每生產 1,000 加侖超純水,需要1,400 至 1,600 加侖市政用水。一家每月生產 40,000 片晶圓的大型半導體工廠每天要消耗 480 萬加侖的水,相當於 60,000 名居民一年的用水量。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新工廠,他們承諾將重複使用 65% 的水。這說明人們越來越重視節水,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的規模巨大:半導體工廠的耗水量與擁有 750 萬人口的香港相當。
半導體制造面臨的水挑戰
我們所依賴的技術——從手機和電腦到 LED 燈泡和汽車——如果沒有半導體就無法運轉。而半導體的生存離不開水——大量的水。
水在半導體制造的所有階段都至關重要。這種對水的嚴重依賴以及對水的影響正在成為快速增長的全球晶片行業的一個關鍵弱點。這反過來又使需要半導體來製造電子裝置並日益推進其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科技公司面臨重大的財務風險。
科技行業對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給本已不堪重負的水系統帶來了更大壓力。
半導體工廠依靠水來冷卻系統和發電——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報告,在全球範圍內,它們的耗水量已經與擁有 750 萬人口的香港相當。
但真正推動該行業對水的需求的,是其對超純水的需求,用於在製造過程中沖洗矽晶片上的殘留物。
超純水比飲用水潔淨數千倍,透過去離子和反滲透等工藝處理,去除可能損壞晶片的汙染物、礦物質和其他雜質。大約需要1,400 至 1,600 加侖的市政用水才能生產出 1,000 加侖的超純水。
如今,一個普通的晶片製造工廠每天可以使用 1000 萬加侖的超純水——相當於33,000 個美國家庭每天的用水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臺積電的運營可能會因水資源問題而中斷,從而影響整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並提高買家的價格。
除了大量使用水之外,晶片製造還會產生含有汙染物(包括重金屬)的廢水,這些汙染物對水生生態系統和人類都有毒性。
一些製造商承諾要抵消用水量增加帶來的影響。例如,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的一家新晶片工廠表示,將回收約 65% 的用水,減少對城市供水的依賴。由於科羅拉多河(供水河流)歷來水資源短缺,該地區正努力應對人口增長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與此同時,正在菲尼克斯郊區錢德勒建造兩座新晶片工廠的英特爾與該市合作建立了一個再生水設施。再生水將補充地下水供應,併為英特爾的冷卻系統提供更多水。
但問題不會很快消失。半導體需求不斷增長,但晶片製造熱點地區(包括美國西部和中國地區)卻持續乾旱和極端天氣。在 2023 年對 100 名半導體公司高階決策者的調查中,73% 的人認為,包括水在內的自然資源是對其業務構成最大風險的環境因素之一。
企業還可能面臨監管風險。例如,韓國等地的半導體制造廠周邊水系統汙染嚴重,已導致環境違規。
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水資源風險是眾多問題之一,促使投資者透過“水資源評估融資計劃”等舉措與大型科技公司就水資源可持續性展開合作。參與該計劃的投資者鼓勵和支援該計劃重點關注的公司,努力解決它們對其價值鏈所依賴的水資源造成的廣泛影響。
有必要充分認識到供應鏈中的水風險因素,特別是在晶片製造和金屬採礦領域,正如最近一份基準報告的結果所顯示的那樣,該報告對該倡議名單上的 72 家公司的水管理實踐進行了評估。
接受調查的科技公司之一索尼在公開披露中討論了半導體生產對水資源的影響,並表示正在努力減少其半導體制造工廠對淡水的依賴。
例如,索尼半導體制造公司旗下的生產中心長崎技術中心重複利用了約80%的製造廢水。該公司還計劃在廠外建造一個廢水回收設施。
據該公司稱,水迴圈利用和減排活動有助於在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將晶片生產產生的廢水排放量保持在幾乎相同的水平。然而,需要提高透明度,以瞭解該公司是否在降低自身製造和所購買半導體的水風險。
除了重複使用和迴圈利用水資源外,半導體制造商還可以透過升級水監測系統來識別流失的水資源,並採用耗水量更少的新技術來提高用水效率。重要的是,公司應在業務規劃(例如設施選址決策)中考慮水風險。
購買晶片的科技公司可以透過採購政策來推動這些戰略,確保他們從採用最佳水管理做法的製造商處購買晶片。製造自己的晶片的大型科技公司應該披露相關的水風險以及他們為減輕這些風險而制定的計劃或做法。
在供應鏈的下游,開採生產半導體所需的貴金屬和稀土元素也會消耗和汙染水資源。基準評估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已披露了負責任地採購礦物或努力提高礦物可追溯性的努力,但並未討論採礦活動對水資源的具體影響。

參考連結

https://ioplus.nl/en/posts/major-concerns-water-use-big-tech-and-semiconductor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54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