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廳公然歧視中國人:沒禮貌禁止入店!店家被日本人罵到直接關門倒閉了?

大阪市是在日華人聚集地之一,也是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日本旅遊勝地之一。根據日本“住民基本臺帳”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居住在大阪市、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國人為4萬9999人,主要集中在中央區、浪速區、西成區。
然而近期就在這個華人聚集的地方,發生了一件公然歧視中國人的事件。
大阪某間連鎖炭火燒鳥店,近日在餐廳門口張貼一則告示。只見其用疑似谷歌翻譯的中文、歪歪扭扭地寫道:
“有很多人沒有禮貌。我們不允許中國顧客光臨我們的商店。感謝您的理解。”
對於這種公然的歧視行為,除了部分保守派日本網友在網上叫囂外,大部分日本網友皆認為:這是一種低智、懦弱、無能的歧視行為。
“我是日本人,我絕對不會去這種歧視外國人的餐廳。歧視外國人,自然也會歧視日本人。當我意識到自己所吃的食物,都是來自這些不以歧視為恥,反而以歧視去接人待物的人,我就感到噁心。很快你也會被他人歧視,畢竟俗話說得好,自作自受。”
這位網友認為,近年來日本右翼網民的極端言論,是與日本政府“觀光立國”的目標背道而馳的。
“日本近年來以‘觀光立國’為目標,結果卻有餐廳明目張膽貼出這種歧視中國人的標語。那些極力煽動情緒的右翼網民,你們如此摧毀日本年輕人,真是日本之恥。”
一則告示引發巨大爭議。5月12日,涉事餐廳的運營總公司“株式會社SASAYA控股”在官方網站上釋出中日雙語致歉宣告,表示該行為純屬特定門店運營負責人的個人無知行為,告示僅張貼數天就撕下了。
該公司強調:無論是外國顧客亦或日本顧客,都應受到一視同仁的平等熱情對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則致歉聲明發表的同日,涉事餐廳就閉店了。
目前在官網上,找不到與涉事餐廳相關的資訊,社交平臺賬號也相應登出了。
不過據小編在大阪的朋友實地考察後發現:該餐廳並沒有倒閉,這兩天已正常營業了。估計5月12日的關門,只是進行內部整改。
有日本網友認為,道歉並不能解決問題,運營公司應該調查清楚店家張貼告示的真正原因,究竟是出於惡意的歧視、還是曾遭受客人的騷擾。
“僅僅是致歉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吧。外國客人無法平等地享受與日本人客人同等的服務,因此才會出現這種問題吧。雖說是個別行為,但我認為應該認真調查店家不得不張貼告示的原因。畢竟客人不是上帝,如果客人總是無理取鬧的話,那麼店家選擇客人來服務,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是出於歧視特定國家的人而張貼告示的話,那麼就是店家的問題。但或許他也有不得不張貼告示的苦衷吧。如果麻煩行為遠超盈利的話,那麼可以尊重店家的選擇。”

個體的行為不能代表整體。像涉事餐廳這樣,將極少數人的行為上升到一個群體、一個國家,就是明目張膽的歧視行為。
“拒絕特定國家的人,感覺應該換成:如果做出某種失禮的迷惑行為,都應該禁止入店(不分國籍,即便是正在用餐中)。如果告示是這樣的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任何國家都有素質高、素質低的人,不同國家有其獨特的、與日本不同的文化與習俗。我認為像這種禁止特定國籍的人入內的行為,的確就是歧視。”
“我是真心想要禁止關西人入店,特別是那些在近畿地區附近的人。但我知道如果我明說,就是有悖倫理的,因此我只能默默忍耐。”
近年來在日本,類似“禁止中國人入店”的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
2024年7月東京大久保某餐廳同樣也是張貼告示,拒絕中國人與韓國人入店,同樣引發巨大爭議。
事實上,像大阪這家燒鳥店、大久保店家這種拒絕外國人入內的行為,在日本是違法行為。
日本憲法第14條規定“全體國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受人種、信仰、性別、社會身份以及門第的差別對待”。這一規定也適用於在日本的外國人。
如果店家以外國人為理由要求客人離開店鋪;店家從外表上判斷客人為外國人拒絕其入內;私人經營的公共浴場拒絕外國人入內等行為,均屬於種族歧視,違反日本憲法第14條規定。
日本於1995年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但日本司法的不作為,在一定程度上縱容日本種族歧視行為。
2015年一名在大阪“富士住宅”公司工作的韓國女員工,將公司以及社長告上了大阪地方法院,原因是該社長經常帶頭宣揚種族歧視言論,他向全體員工分發印滿仇恨韓國人言論的海報,認為“韓國人在日本淨幹壞事”,“韓國人都是撒謊精”。
這場官司持續了五年之久,直到2020年7月才有結果。大阪地方法院認為該公司和會長的行為只是侵犯這名女性的人格權,於是判處公司和會長賠付110萬日元,全程隻字未提“種族歧視”。
近年來日本政府積極引進外國勞動力,部分保守派日本人便打著“公平自由”之名,行“種族歧視”之實,公然排外。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日本國記憶體在的嚴重種族歧視現象”。
該委員會表示,自2003年以來的十年間,日本共發生了360多次種族主義示威和演講,部分極右翼團體和個人散播種族歧視和仇恨言論,歧視、騷擾和挑釁在日本的外國人。
日本政府從未調查、懲處相關行為,使得種族歧視情況日益嚴重,民粹主義抬頭。即便被聯合國當眾嚴厲批評,日本政府在消除種族歧視方面也沒有什麼改變或者進展。
截至如今,日本依然沒有出臺一部全國性、規範性的消除種族歧視法律,日本人並不會因為種族歧視等仇恨言論而受到真正的刑罰。
部分日本人認為“店主可以有權挑選顧客”,但在全球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環境下,這種做法無疑就是在宣揚種族歧視。
在日本政府致力於“觀光立國”的大背景下,外國遊客在日消費大大拉動了原本疲軟的日本經濟。
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1-3月)訪日外國遊客為1053萬7300人次。韓國位居榜首,為250.61萬人;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第二,為236.49萬人。
其中3月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為349萬7600人次,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遊客單月訪日人數增幅較去年同期最明顯,為46.2%。
今年第一季度外國遊客在日本消費金額為2兆2720億日元,再創歷史新高。
更何況如今正值大阪世博會,大阪餐廳這種明目張膽的歧視行為,顯然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在全球保守主義抬頭的趨勢下,我們更應抵制類似的種族歧視行為,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讓人人平等享受尊嚴和權利,這是聯合國憲章的精神,也是國際公平正義的體現。

熱門文章

► 5月14日匯率:0.04922562

點選“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