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當地時間6月17日早晨,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兼發言人張本恩(Ben Chang,譯音)在上班途中遭遇襲擊和辱罵,這一事件在當地華人社群引起廣泛關注。

據張本恩敘述——
他在離哥大不遠的地方被一名男子用金屬水瓶擊中頭部,並受到種族歧視性的言語攻擊。
襲擊者先是用粗鄙的語言對他大喊大叫,
叫他“滾回你的國家”,隨後又用金屬水瓶擊打他的頭部。
受到襲擊的張本恩並沒有選擇糾纏,而是試圖繼續行走,以避免與該男子正面衝突,但襲擊者卻並不放過他。
當一輛公交車司機經過時,他選擇上車。然而此時襲擊者仍在車外繼續對他叫囂。
即使如此依舊沒有擺脫改襲擊者。在上車後走了兩站後下車,張本恩發現該男子仍在他後面試圖再次接近他。最終,當張本恩向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共安全官員求助時,襲擊者才離開現場。

目前,紐約市警局已將此案件通知仇恨犯罪專案小組,但仍未鎖定任何嫌疑人。
被襲擊的張本恩並不是普通的華裔。
他今年52歲,從小在華盛頓特區出生和長大,畢業於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自2022年5月起擔任哥大的副校長兼發言人。還曾經在布什和奧巴馬政府期間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新聞和通訊主任,以及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副發言人。
可謂是履歷豐富,可是就是這麼一位人物,居然也會遭到種族歧視。

張本恩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自己本次遭到種族歧視的不理解——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對我產生這樣的敵意。
更令人震驚的是——張本恩事件在美國非但沒有得到同情,事件的評論中卻有很多對亞裔滿懷惡意的評論。他們甚至就覺得亞洲人活該被攻擊🤷?!

(source:Yahoo
news)
news)
當然這樣的事情本身也不算鮮見,最近就發生了好幾起。

比如——6月28日上午,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奧克蘭公交車上遭不明身份人員持械襲擊,導致面部嚴重損傷。
為此,駐奧克蘭總領館也是第一時間發文,對此案深感震驚與痛心,並迅速啟動了領事保護應急機制,與受傷留學生家屬取得聯絡表示慰問,並向奧克蘭警方表達嚴重關切,強烈譴責案犯的殘忍不法行為,敦促警方全力偵辦案件,儘快將其繩之以法,還受害留學生以公道。警方表示高度重視此案,正在加緊調查,願與總領館保持密切溝通。

還有一位中國小哥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澳洲留學互惠機構,然而最近他發現機構釋出在社媒上的集體大合影卻沒有他(他被截掉了)。那張大合影是他唯一一張站在邊緣的照片,比較好裁。作為學生中唯一的一名中國人,不允許他不多想。

更顯得心虛的是,這份照片從未在博主在的群裡發過,而且該機構還有兩個ins,這張照片也被髮在了博主不知道的那個號上。
可謂是狡兔三窟了。
這還是華裔觸底反彈過的現狀,以前就更慘了。
1982年6月,底特律。年輕的華裔美國人陳果仁,因為其亞裔長相,被兩名白人汽車工人用棒球棍追打致死,兇手居然並沒有得到應得的懲罰。

圖片來自BBC
NEWS
NEWS
在新冠疫情期間,歐美國家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也到了新高度,2021年,在美國就爆發出多起襲擊亞裔事件,一名年長的泰國移民被推倒在地之後摔死,一名菲律賓裔美國人被人用美工刀在臉上橫劃了一刀,一名華人女子被掌摑然後被點火燒身。

圖片來自BBC
NEWS
NEWS
這些駭人聽聞的訊息從未停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在張本恩事件中,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

張本恩表示——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很震驚。
難道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就應該被打嗎?
其實問題的所在並不在於你是什麼族裔,而是種族歧視根本不應該存在。
無論是土生土長的華裔美國人,還是後來移民的以及去留學、經商、旅遊的華裔,從外表是看不出的。雖然你在網上看到一些ABC,會覺得他們很美國,但是他們終究是華裔面孔,歧視者或者是襲擊者並不會等他們掏出身份證明,甚至有時候自證身份也沒用。
新冠疫情期間,柏林中央火車站,一個男人衝一位日籍女子大喊:“回你的中國去!”她為了反歧視,特意穿上了“我不是中國人”的T,但結果還是沒用。
她的採訪中透露,她以前經常因為自己的亞洲面孔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最典型的就是被別的小孩叫“Ching
Chang Chong”或者“小眯縫眼”。因此,即使ABC再怎麼改變自己的面容,也難改自己帶著亞裔的特徵。
Chang Chong”或者“小眯縫眼”。因此,即使ABC再怎麼改變自己的面容,也難改自己帶著亞裔的特徵。

另一種情況在學生群體中比較多見,有時候在一個都是白人的班級中,雖然表面上大家相處的很和諧,但一旦有什麼集體活動,亞裔也往往是被孤立的那一派。
比如我們前面舉的那個例子。
那面對形形色色,明裡暗裡的歧視,亞裔群體在國外應該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呢?

面對種族歧視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撇清關係,也不是劃清界限,是需要這個世界上整個亞裔群體或者是整個種族弱勢群體共同努力,才能化解難題。
但現在,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人對亞裔群體並不是那麼友善,遇到種族歧視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承認並接受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及中國的教育背景來看,中國人骨子裡是好面子的,他們即使受到種族歧視,也往往礙於面子不肯告訴別人。並且由於國外對種族歧視的法律法規相對比較嚴格,因此很多時候種族歧視都是隱形的,主要目的只是讓你感到難受。
比如說,對方會說“you
are so white today” “Can
you make your eyes bigger?” 一些從亞洲人的相貌、膚色出手的陰陽怪氣,也算是種族歧視。
are so white today” “Can
you make your eyes bigger?” 一些從亞洲人的相貌、膚色出手的陰陽怪氣,也算是種族歧視。
在確認自己被種族歧視後,也不可盲目的直接大聲呵斥,需要分場合
-
在只有你們雙方二人,且對方體型比你大很多時,就只能默默忍耐,儘快離開那個是非之地。相同的,如果對方手上有武器的話,也是要儘快逃的越遠越好。
-
當你在人很多的場景下且對方手上無任何危險物品時,不要猶豫,請你馬上大聲呵斥,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身邊的巡邏警察投訴。
-
如果歧視你的人是服務人員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在店內大聲尖叫(主打一個用魔法打敗魔法🪄)+曝光+向上投訴。相信不久他的主管就會出來跟你道歉,如果沒人道歉的話那說明這家店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
如果是同學在與你交談時表現出來的種族歧視,你可以馬上讓她Stop,並且大聲呼喊“You
are a
racist!”,racist一定要大聲讀,但凡在歐美國家,如果一個人被下定義為racist的話,對他來說會比較麻煩。然後你就可以要求他道歉,如果不道歉的話可以向學校上方反映,切勿直接起衝突。

對於初次留學的新生來說,心理建設,身心健康,法律知識儲備和自我保護的技巧,都可以在暑假準備起來~畢竟,技多不壓身嘛!前兩天鷗醬在新生見面會上,就看到了防身訓練的宣傳冊,不得不說,有點心動!


雖說防身訓練出現在新生見面會上真的蠻新鮮,不過新生們紛紛表示都很感興趣,值得一練,看來大家對出境後的安全問題都很關注。
最後,還是呼籲同學們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基礎上,若感到自己的人身安全被威脅,請直接撥打911或者向周圍群眾求救。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