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批建築變成“幽靈”大樓,這些住房專案僅存在於紙面上,儘管已獲得市議會批准後多年,但至今未交付。

這些潛在專案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由於成本上升和難以獲得融資,開發商無法讓已獲批的專案開工。
MCG Quantity Surveyors委託SuburbTrends進行調查後得到的資料顯示,全國六分之一已批准公寓專案未能建成,其中許多分佈在悉尼周邊。
這些專案中有許多在開發商無限期擱置後陷入停滯,導致審批失效。
其它專案則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雖然獲得了批准,但多年來一直沒有開工。

(圖片來源:RealEstate)
MCG Quantity Surveyors的Mike Mortlock表示,這些數字令人震驚。
他說:“從審批情況來看,我們已經知道,要想在5年內實現120萬套新房的全國目標,我們還差得很遠。但從竣工情況來看,情況就更糟了。”
“在某些地區的獲批的公寓專案中,只有不到60%的公寓最終完工。”
在獲得市議會批准的數年後,仍有許多專案未交付任何住房。

(圖片來源:RealEstate)
其中包括位於Liverpool CBD的Bathurst St的兩棟14層和20層的住宅樓,這兩棟樓於2020年獲批,但尚未動工。
在2019年批准了373套公寓後,Granville Parramatta Rd上的一個開發專案至今未動工。
在2020年至2022年間獲得批准後,一個位於Parramatta CBD的類似專案仍處於擱置狀態。
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經濟學家Tim Reardon指出,這些“幽靈批准”主要出現在多層公寓建築領域,而非獨立屋領域。
他說:“現在的開工數量是10年前的一半。”

(圖片來源:RealEstate)
Reardon還表示,由於這些專案的融資方式不同,獲得批准的獨立屋幾乎總是能建起來。
新建獨立屋通常是先出售,然後獲批,再建造。
就公寓而言,審批在專案實際融資之前就獲得了,這意味著公寓開發商對政策變化更敏感。
Reardon補充道,造成“幽靈審批”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對外國投資新住房專案徵收的稅收增加。
前幾年,外國退休基金和海外機構是新公寓專案的寶貴融資來源,但最近對這些團體的徵稅意味著,這些資金來源已經枯竭。
“使用外國資本增加了太多的建設成本,且大部分外國資本都流向了其它國家,因此,建築商不得不在國內為他們的專案融資,而他們往往無法獲得資金。”
但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圖片來源:RealEstate)
新州政府一項價值10億澳元的預算倡議被譽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潛在改變者,並有可能打破一些阻礙專案進行的僵局。
被稱為Pre-sale Finance Guarantee一攬子計劃的預算措施,將使政府實質上成為某些住房專案的擔保人。
預算檔案指出,該計劃將透過為未售出房產的開發商提供擔保,直接增加5000套新房。
該計劃還將透過向建築商提供擔保,透過購買未售出的庫存來啟動新專案,從而在未來5年間接增加1.5萬套新房。
Reardon表示,新計劃將釋放“大量”新住房存量。
他說:“這是新州政府的第一個政策,將有意義的改變住房供應。之前的意圖和宣告是積極的,但這是第一個能真正落實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