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齊倩
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震撼世界。最開始,美國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強裝鎮定,其CEO奧特曼還讚揚DeepSeek“幹得不錯”“工作出色”。
但在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持續衝擊下,OpenAI實在是裝不下去了。當地時間3月13日,該公司向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提交政策提案,對DeepSeek極盡誣衊之詞,渲染“中美競爭”與“中國威脅”,炒作所謂“資料安全”“智慧財產權”“國家補貼”“國家安全”等一系列陳詞濫調。
最後,OpenAI向特朗普政府建言獻策,以確保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多項建議中,實施“AI技術出口管制”赫然在列,並毫不掩飾地劍指中國,揚言要封禁中國AI,限制AI技術流向中國等國家。
其實,OpenAI早就盯上了DeepSeek。今年1月,OpenAI毫無根據地指控DeepSeek透過“蒸餾”技術複製其技術。這一指控遭到許多專家和媒體的嘲諷。CNN直指OpenAI虛偽,稱其有意抹黑自己的競爭對手。Meta首席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則直指,矽谷部分人擁有一種“錯位的優越感”。

競爭不過,OpenAI向特朗普“告御狀”
在這份長達15頁的提案公開檔案中,OpenAI全球事務副主管克里斯·勒漢洋洋灑灑寫滿了針對中國和DeepSeek的汙衊之詞。他反覆打“中國牌”,試圖讓特朗普政府出手,確保本公司利益。
提案最開始,勒漢先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番吹捧,讚揚特朗普政府的AI計劃萬分正確,表示在“中國決心在2030年超越我們”之際,該計劃可以確保“美國主導的、建立在民主原則上的AI可以繼續戰勝中國AI”。他說,這就是為什麼最近釋出的DeepSeek 模型如此值得關注的原因。

OpenAI政策提案檔案截圖
緊接著,勒漢圖窮匕見,聲稱“與華為⼀樣,在關鍵基礎設施和其他高風險領域中,基於DeepSeek模型進行構建存在重大風險”。勒漢將DeepSeek汙衊為被“國家控制”和受“國家補貼”的AI模型,還羅織“隱私安全”“資料安全”“盜竊智慧財產權”等罪名恐嚇使用者不要使用DeepSeek。
勒漢繼續上綱上線,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把OpenAI和DeepSeek的商業競爭上升為中美競爭。
為說服特朗普政府,他拿出了一系列資料,證明中國如今擁有⼀系列戰略優勢,例如能夠快速調動資源資料、能源、技術人才和鉅額資金。同時,勒漢還賊喊捉賊,汙衊中國會在美西方的AI監管規定以及法律中獲益,“這可能會阻礙我們的經濟競爭力並破壞我們的國家安全”。
儘管如此,勒漢仍嘴硬美國在AI領域保持領先。但他同時提醒說,DeepSeek的橫空出世,表明美國的領先優勢並不大且正在縮小。他呼籲特朗普政府採取行動,確保美國的“領導地位”。
諷刺的是,早在2023年10月,中國就率先提出“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呼籲各國在人工智慧治理中加強資訊交流和技術合作,共同做好風險防範,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慧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不斷提升人工智慧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
今年2月,各國代表齊聚巴黎,參加人工智慧峰會。然而,美國副總統萬斯在人工智慧峰會上對AI的嚴格監管表示不滿,美國也沒有簽署峰會的聯合宣告。

OpenAI竟提議“AI出口管制”
隨後,勒漢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以“鞏固美國AI領先地位,維護國家安全”。其中包括,確保創新自由的監管策略、實施基於民主原則的AI出口管制、促進學習自由的版權戰略、抓住基礎設施機遇推動增長,以及加快在公私部門部署AI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勒漢重點且詳細地介紹了“AI出口管制”的實施細節,相關內容有三頁之多。
“全面的出口管制戰略,不僅應限制AI技術流向中國,還應確保美國可以主導擴散原則,儘可能多地支援在‘民主’軌道上建設AI的國家。”勒漢寫道。
根據公開的檔案內容,勒漢提出的“AI出口管制”參考了拜登政府末期提出的晶片出口管制,即採用分層制度,一方面將允許美國最親密盟友無限制地使用美國AI技術,另一方面則限制向中國等國出口。
提案中,勒漢建議建立三級許可制度,第一級包括所謂“致力於民主AI原則”的國家,第二級包括那些未能阻止受管制晶片及其他美國智慧財產權被轉移至第三級國家的國家,第三級則寫明中國等少數國家。他還呼籲第一級國家推廣針對中國的技術禁令,禁止使用中國生產的AI模型和AI基礎裝置。
細看,上述所謂“AI出口管制”與拜登政府時期最後幾天出臺的所謂“人工智慧(AI)擴散框架”如出一轍,對AI晶片和技術加大管制,目的就在於打壓中國晶片和AI發展。
但拜登政府此舉遭到多方抵制,不僅美國半導體行業強烈反對,歐盟等方面也譴責了這些新規定。其中,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就嚴正宣告,這些限制新規打著“反華”的幌子,無助於增強美國安全,此舉只會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破壞美國保持領先地位的創新。
當時,美國《時代》雜誌分析認為,拜登政府之所以急著在離任之前出臺這項飽受惡評的出口管制措施,除了AI技術的重要性不斷顯現,更源於中國科創企業在AI模型開發方面取得了“令美國感到驚訝的成就”。美國官員認為,“限制中國獲得AI技術如今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今年2月,微軟公司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微軟官方部落格網站發文,警告特朗普切勿延續拜登政府的對華晶片限制,否則將犯下“戰略失誤”,導致盟友與美國離心並轉向中國。
“這項規則的意外後果是,鼓勵許多國家在其他地方尋找AI基礎設施和服務。很明顯,他們將被迫轉向何處。”史密斯此處指的是中國。他向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聲稱“如果不做出改變,這一擴散規則將成為送給中國迅速擴張的AI行業的一份禮物”。

中國AI的成功,讓OpenAI裝不下去了
今年1月份,DeepSeek橫空出世,在華爾街和矽谷掀起衝擊波,一度導致美國科技股大跌,引發外界對於美國AI領先地位的質疑。還有學者分析稱,這證明美國的制裁戰略已被證明“過時”且“無效”。
當時,美國科技公司紛紛表態,對DeepSeek表示祝賀。
奧特曼最初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其價效比。顯然,我們會推出更好的模型,而且有新競爭對手出現確實令人振奮!”2月11日,他再次讚賞DeepSeek在建立聊天機器人方面“工作出色”,儘管出現時機讓他大吃一驚。

OpenAI執行長薩姆·奧特曼 資料圖
然而,《金融時報》、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報道稱,OpenAI毫無根據地指控DeepSeek透過“蒸餾”技術“違規復制”其產品功能,並聲稱自己已經發現“證據”。
1月30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文指出:“現在,OpenAI想將DeepSeek塑造為惡棍。”
“現在,毫不意外的是,美國科技界的領袖們正試圖改變說法,讓DeepSeek看起來像個壞人。”CNN寫道,“這些矽谷男人們上學時很可能在英語課上沒有專心聽講,因為他們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指控聽起來太諷刺了,甚至可以說是虛偽。”
CNN還特別澄清說,OpenAI的所謂“蒸餾”指控站不住腳。因為“蒸餾”並非剽竊,而是開發人員用來訓練小型AI模型以使其效能達到更大、更復雜的模型的一種模仿策略。
文章一針見血地總結道,如今,OpenAI,一家建立在未經許可從網際網路上抓取的資料基礎上的初創公司,正在指責另一家據稱做著或多或少同樣事情的初創公司。與此同時,OpenAI目前正陷入與多家內容創作者的訴訟,其中包括美國《紐約時報》。
2月1日,Meta首席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曾指出,矽谷一些圈子存在一種“常見病症”(a common disease)——錯位的優越感(misplaced superiority)。他批評道,患有這種“病症”的人認為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壟斷了好想法,甚至認為其圈子以外的所有創新都是透過“作弊手段”得來的。
“正確的解讀是:‘開源模型正在超越專有模型’。”楊立昆在回應DeepSeek的崛起時寫道:“他們提出了新想法,並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礎上進行了構建。由於他們的工作是公開且開源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這就是開放研究和開源的力量。”
我外交部發言人1月份回應表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濫用出口管制,惡意打壓中國,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影響全球產供鏈穩定,嚴重損害中美兩國和各國工商界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堅定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
發言人稱,人工智慧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能成為“富國和富人的遊戲”,製造新的“發展鴻溝”。美方為維護霸權,在人工智慧領域也開始搞“三六九等”,分“遠近親疏”,其根本目的是剝奪包括中國在內廣大發展中國家科技進步、實現發展的權利。這種“絆腳石戰略”違背各國推動人工智慧向善發展的共同利益,引發各界對美國發起“科技新冷戰”的擔憂。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