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到底怎麼了?居然建議美國政府禁止開源模型DeepSeek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要禁止一個開源模型?背後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OpenAI向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了一份15頁的AI行動計劃提案,闡述了OpenAI對於美國在全球AI領域保持領導地位的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在這份提案中,OpenAI表現出了對於中國的極大敵意,並進而提出了三層管制框架,旨在通過出口控制來打擊中國的AI產業發展。
OpenAI還強調,中國AI模型可能帶來資料安全和隱私問題,還點名批評了DeepSeek,因此他們還主張禁止中國AI(自然也包括DeepSeek)進入美國及其盟國的市場。
此外,OpenAI還提出了要開放內容版權用於訓練、放鬆美國各州監管措施等建議。
我們認為,OpenAI的提案中反華意味濃重,實際卻表明了他們在開源模型步步緊逼下的焦慮心態,打著“安全”的幌子,以求維護閉源的技術霸權。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DeepSeek等高水平開源大模型的出現,使得原來強繫結的大模型生態出現了“解耦合”的趨勢,對OpenAI的融資乃至未來生存構成了根本性的威脅。
這份不長的提案,雖然只提到DeepSeek幾次,卻處處在針對DeepSeek。他們的許多建議,如進一步限制我們獲取先進晶片,禁止中國晶片和AI模型進入其他國家,一旦得到採納,都將間接對DeepSeek的發展和應用產生嚴重威脅。
例如,DeepSeek的APP有可能被要求從美國各大應用商店下架,AWS、Azure等美國雲服務商也可能被要求禁止接入DeepSeek模型,Perplexity等AI搜尋平臺也將不能再呼叫DeepSeek模型。
短期內,這確實會極大的打擊DeepSeek模型的應用,特別是限制相關產業生態的發展。
但這些措施的可笑之處就在於,DeepSeek是個開源模型,客觀上就不可能被完全禁止。它甚至可以在任何高效能個人電腦上部署,更不用說千千萬萬的企業伺服器了。
難道OpenAI真的準備讓美國政府去每個企業、每個人的電腦裡檢查是否使用了DeepSeek嗎?
所以,我們看到開發了與DeepSeek相競爭的零一萬物大模型的李開復也在公開質疑封鎖DeepSeek這樣一個開源模型的合理性,無疑代表了大家對於這一荒謬建議的態度。
但問題來了,難道OpenAI真的愚蠢到連開源模型無法封鎖這一點都不懂嗎?當然不可能。
很明顯,他們以“中國威脅論”為理由來攻擊DeepSeek,“安全”等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只是個煙霧彈,開源模型的協作生態才是OpenAI真正的狙擊目標。
可是,Meta的Llama模型也一直就是開源的,為什麼OpenAI現在才開始如此激動?
原因在於,DeepSeek的表現追上了OpenAI的閉源模型,而現在的時間點又非常關鍵。
眾所周知,OpenAI剛完成了商業化轉型,成為了一家營利性的企業,這讓它進一步成為了投資界的香餑餑。
軟銀正在和OpenAI磋商一筆高達400億美元的融資計劃,而OpenAI的估值也將翻倍至驚人的3000億美元。
同時,OpenAI還牽頭髮起了Stargate(星際之門)專案,微軟、英偉達、甲骨文等企業都將參與其中。該專案計劃在未來4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建立多個AI資料中心,OpenAI也承諾將在未來投入約1000億美元,這一數額與微軟、Meta、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額不相上下。
但不巧的是,DeepSeek也同時釋出了自己的推理模型R1,表現不凡。其訓練和推理成本都極低,讓這些打慣了“富裕仗”的大模型平臺公司的鉅額融資,瞬間顯得有些尷尬了。
更關鍵的是,DeepSeek-R1的良好表現及其開源的屬性,也讓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覺得,似乎不必深度繫結特定的閉源大模型企業,而是可以選擇最優的大模型,甚至自研大模型。
曾經,微軟投資了OpenAI百億美元,用於GPT模型的開發和訓練。這推動了AIGC的變革,也讓微軟的雲服務收入大增,同時股價也大幅上漲。於是,微軟更加願意和OpenAI強化合作,以確保能永遠使用到最先進的大模型,從而形成了雲和AI大模型的強耦合關係。
但繫結就意味著要投入更多資金,這自然是OpenAI所期待的。
可是,我們曾分析過,OpenAI的商業能力並不強,投資他們,就像在填個無底洞。除了每年50億、且還會不斷增長的鉅額虧損外,OpenAI還在搞像SORA這樣不掙錢還耗資巨大的專案,同時其商業模式仍然只是依靠每月收一收訂閱費。
這導致它的融資需求非常巨大,去年10月才剛完成一次66億美元的融資,短短幾個月後,又提出了百億美元的融資計劃,即便是微軟這樣的巨頭也難以承受,如果能擺脫對OpenAI的依賴,自然願意嘗試。
所以,近期已有新聞稱,微軟正在測試自研的MAI模型,還在測試來自xAI、Meta、Anthropic和DeepSeek等替代AI模型。作為OpenAI的重要投資人,微軟居然也在評估OpenAI的模型是否具有足夠強的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3.5釋出以來,微軟和OpenAI的這種雲服務商和大模型公司的鐵盟關係,在DeepSeek出現後,發生了明顯的鬆動。
長期來看,隨著DeepSeek推動開源生態的發展,雲服務商和大模型公司的解耦合趨勢將愈演愈烈。如果未來不綁定了,科技巨頭們也就沒必要投資大模型公司了,選最好的就行。
OpenAI必然不能讓這件事發生,否則不僅微軟的支援會縮水,當前的融資計劃會泡湯,未來的更大發展計劃也會胎死腹中。所以,OpenAI如此針對DeepSeek,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最後,我們希望,OpenAI能夠看清,“搞政治”頂多解決燃眉之急,把這些精力放在下一階段大模型的開發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上,重新用自己的技術水平證明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甚至積極推動AI的應用產業生態,這才是應對解耦合趨勢的“正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再提醒一下,我們的前哨矽谷行已經開始了,在本週日的科技特訓營直播課上,我也會為大家剖析在矽谷的所見所聞所想,幫助大家理解這場AI變革的本質。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前來學習探討,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此外,前哨AI小課第四季已經開始,4月初就要恢復為499的正常價格了,現在購買還可以享受399的早鳥價優惠,千萬不要錯過!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OpenAI提案中的主要建議一覽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