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很有意思:
既然宋江厚黑,又捨得使錢,為啥在朝廷吃不開呢?
宋江又不是海瑞。他懂官場人情世故,又捨得行賄,按理說應該很容易和高俅童貫他們玩到一起去的,就像唐末的朱溫一樣。
這個問題要分階段回答。
宋江干正行,不是土匪,主要分為人生的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上山前,做的是鄆城縣押司,縣長秘書。
第二個階段是招安後,當了武官。
不論是做押司還是做武官,他都在官場吃不開。
首先要界定下吃得開這個詞的定義,如果說吃得開是左右逢源,人脈一堆,親朋好友無數。
那麼宋江不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得到。
因為出身有問題,土匪出身,招安的人不可能被士大夫真正接受。
但如果吃得開的定義,是聲名狼藉政敵無數,但是權傾朝野,勢力龐大,就像題中說的朱溫一樣。
那麼宋江還是可以做到的。
那為什麼他有這麼好條件,卻沒有做到?
因為宋江太過忠義。
水滸傳的全稱,是《忠義水滸傳》,主要重點就是忠義二字。
現代人不瞭解,覺得講的是造反,不是忠義。
但梁山原書的主要思想導向就是忠義。
為什麼說梁山忠義?
梁山受招安後,一共主導了4大徵。
分別為:
滅遼國,
平田虎,
伐王慶,
徵方臘。
這4大徵都是梁山軍隊獨立打下來的,沒有宋朝的其它軍隊參與,都是艱苦的獨立作戰。
梁山團隊以陣亡一半以上的高階將領作為代價,把這4大賊寇全部都打贏了。
看上去好像也沒太大問題是吧。
有沒有問題,要看對比。
殺人放火受招安這件事,宋江有自己的行業楷模,精神偶像,工作榜樣:
十節度。
十節度在不同地方鎮守,在對西夏作戰中,立下大功,各個都受朝廷器重,除了戰死沙場的,全部安然善終。
問題來了。
十節度打西夏立下大功。
那麼請問十節度把西夏給滅了嗎?
沒有。
兩軍對峙,長期拉鋸,所以十節度長期受重用。
好了,梁山軍,是不是把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全都給滅了。
如果不滅呢?
不滅的話,打仗打個幾十年,是不是梁山軍就不會被朝廷賜毒酒謀害身亡?
當然是啦。
所以要怪,就怪宋江太過忠義,打仗不遺餘力,把對手全都往死路上逼。
等對手真的全都被消滅乾淨了,當然也就狡兔死走狗烹了。
宋朝的精銳部隊,不論是西軍,還是種家父子,還是童貫公公,都沒有把西夏徹底滅掉,而都是長期對峙,只要對峙,自己就可以永遠保持軍權和財權。
歷史上的朱溫就是這麼做的。
朱溫歸降唐朝以後,剿滅地方軍閥勢力,就是很認真的打,但是每次都留一點,然後不停的跟朝廷要錢要糧要人要地,這樣朝廷的力量不斷減弱,他自己的力量不斷增強,等到了合適的時機,乾脆就把皇帝給廢了。
如果宋江當年也這麼做,和遼國對峙,不停的跟宋朝要錢要糧要人要地,也完全可以權傾朝野,雄踞一方。
但水滸傳的宗旨就不是腹黑學陰謀論,就是講忠孝節義的。
它其實就是講忠孝節義的下場:被朝廷奸臣害死,昏君漠視。
宋江玩不過奸臣,根本原因就是太過忠義,不懂養寇自重。
那麼在第一個階段,宋江只能當個小吏,不能在官場風生水起,這個原因比招安還要更復雜一些。
1,宋江出生地不行,太差了。
很多人說宋江能力匱乏,所謂的鑽營和會做人擺不上臺面。
好,請問高俅,比宋江強在哪裡?怎麼就比宋江還會做人了?
高俅是東京府人,生下來就在首都皇城腳下。
他因為好吃懶做犯了事,被仗責驅逐出境,但是運氣好大赦天下又回來了,拖家裡熟人打聽,給介紹到了蘇東坡門下,善於逢迎,蘇東坡又給介紹給了駙馬,高俅伺候駙馬辦事很有一手,然後機緣巧合,認識了端王,天天陪端王吃喝玩樂,端王繼位成了皇帝,高俅也就當上了太尉。
如果當年陪玩的不是高俅,而是宋江,宋江還會是後來的草寇之流嗎?
肯定不是。
但沒辦法,宋江只是一個山東鄆城縣的鄉下人,而高俅出生就在羅馬。
宋江甚至都不是什麼大名府,府城的人,只是一個縣城的人,這樣的人想出人頭地是格外困難的。
2,宋江的家庭出身有問題。
宋江是押司,這個屬於胥吏,而宋朝的胥吏可以世襲頂班,所以大機率是宋老太公讓他頂班的。
但是宋朝認為底層胥吏的社會成分太複雜人品不行,所以禁止他們考科舉。
宋江沒有考科舉的通道,還想當官就不可能了。
書裡還有一個和宋江幾乎為映象的人物:黃文炳。
黃文炳的人品,才能,工作能力,都比宋江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是黃文炳可以當通判,正式官員,未來還能高升,當個知府也說不定。
宋江不要說知府,知縣都不可能。
最大的問題就在出生地和出身家庭。
黃文炳是江州人,相當於生下來就在市區。
而宋江只是一個小縣城的人。
所以黃文炳可以接觸到知府,
宋江卻只能接觸到知縣。
上頭的大人物給親戚介紹工作在地方磨鍊下,最低也就到知府這個級別,不會到知縣了。
所以宋江長期的人脈關係,是斷絕中央這麼一個狀態,他能夠認識的最大的大人物,也就是知縣這個級別。
但是黃文炳可以輕易的攀上知府的關係,成為蔡京兒子的心腹智囊秘書。
宋江的工作再好,也只能被知縣誇讚,和黃文炳根本比不了。
所以本質上來說,這個就不是一個能力問題,而是一個平臺的問題。
平臺大,能力不如你,成績也比你好。
平臺不行,能力再強,也只能鬱郁窩囊。
宋朝那時候不允許換平臺,只能待在原籍。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