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聊幾句當年明月

微信是不是給我限流了?按說我被關小黑屋一週後出來,談股市又是去年的總結和今年的預測,點選量不應該這麼少啊,可是上一篇文章《被封一週總算出來了,2024年投資成績回顧並展望2025年股市!》迄今為止點選量也就3000多!
無所謂,我略瞭解一些微信的機制。現在公眾號系統看我不順眼,不推就不推吧。反正我也沒啥負擔,今天隨便聊幾句當年明月。據說他出事女上司,現在又成了精神病人。

不知道是否確切哈,反正現在網上都在傳。我也就是聽說,所以想聊聊他。因為我是親眼看他起來的。

我國曾經有個天涯論壇,我2000年就在裡面混了,老基友。裡面我最喜歡的板塊有經濟論壇、關天茶社、煮酒論史、體育論壇,還有天涯雜談、天涯美圖、心靈熱線之類。那是一個極為豐富的世界,我在裡面學了很多,也逐漸開始寫自己的東西。
2006年3月,我發現在“煮酒論史”板塊有個人叫“天涯明月”,開始寫“明朝那些事兒”。文筆端的好!我就一直跟著他看。
但是他異軍突起,把罈子裡的大佬得罪了。大佬覺得你丫誰啊,來了就出名,於是板磚亂飛。具體怎麼回事我也不知道,反正一幫人攻擊他。
如果是我,大概不會在乎這些。但“天涯明月”可能有潔癖,於是轉戰新浪部落格,並改名“當年明月”,繼續寫“明朝那些事兒”。於是我也跟過去了,後來還在新浪開博,開始寫股票

那時因為我和某個天涯老V的罵戰,天涯居然封了我的號,差點把我氣吐血。
這是真的,因為雖然是網名,但我好歹也有上百篇文章了,怎麼說把我封就封了?老夫好歹也算天涯的資深讀者和寫手,對這個論壇和網名充滿了敢情。雖然算不上大V,但在其中一個論壇還算是有名的。就因為我和某個關係戶大V的一通罵戰就把我封號,而且申訴也不透過,真的當時差點把我氣得心臟病發作。幸虧當時只有30多歲,否則可能真發作了

這個封號事件也讓我不得不想開了。但我還是覺得天涯做得很過分。後來天涯倒閉,我覺得它的管理有問題。那時它內部的關係就錯綜複雜,開始過分照顧“老大V了。說白了,經營天涯論壇的幾個貨就是不懂經營的老文痞,我對他們沒有任何同情。
這一點,我相信當年明月應該和我有同感。
罵我的那個大V繼續在天涯滋潤,後來在新浪部落格出了名。我知道他是誰,但我不會說的,因為我現在的知名度比他差得太遠。那廝上過電視,我看過他的節目,確實是個江湖人,流氓本色根本隱藏不住

也就是說,“當年明月”被逼到新浪,和我在天涯被封號,基本上時間差不多。後來我就在新浪開博。天涯嘛,仍然經常去,但去得越來越少了。因為不能說話,不想說話的地方,越來越沒意思。
這裡順便說說封(風)號。雖然是個網名,但一個長期使用的號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一段歲月和記憶,時間長了會有感情的。不能說風就風。天涯風我的號讓我對它感情複雜,一說起風號我至今仍然有些憤憤不平,但想想我從2000年就開始混跡天涯,見識了無數精彩紛呈,學了很多東西,也應該存在濃厚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對天涯的感情比較複雜。
我總覺得風號這個事兒,真的很不好,容易拉仇恨

拿天涯來說,那時我對外總是宣傳天涯,說它怎麼怎麼好。可就是因為一場罵戰,居然把我給永久風掉了。
推到極端情況,你說它一萬句好話它根本不在乎,一句話說錯就找麻就風掉,你讓人怎麼對它有好印象呢?
所以大規模風號真的很拉仇恨,至少讓人印象不好
多說了多說了,回到當年明月。
再後來,他在新浪出名了。他確實勤奮,一天更新兩篇,每篇2000字左右。堅持了好幾年,每篇文章的點選量都是幾十萬甚至百萬。再後來他就集合出書,到現在掙了應該好幾個億了吧。我估計應該有兩三個億。

現在他“出事

了,但我不想潑髒水。因為就衝他的文筆,他的毅力,他的歷史知識,都遠超過我。所以我對他只有服氣。我佩服他。

《明朝那些事兒》一套九本,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套吧。但我沒有,因為我在喜馬拉雅聽完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對《明朝那些事兒》後面不太滿意。
當年明月寫朱元璋、朱棣,都很精彩。但越到後來越拉胯。可能是寫累了吧,可以理解。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他寫崇禎十七年,寫得卻非常簡略。
要知道最後那十七年兵荒馬亂,戰爭不斷,越是這時候越是英雄輩出,值得寫的很多。各位應該都知道李自成、張獻忠吧,但還有高迎祥、羅汝才、賀一龍,都是當時的農民軍大腕兒。明末的名臣還有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祖大壽、盧象升、楊嗣昌,勇將劉綎、滿桂、曹文詔、曹變蛟,老江湖左良玉,當然還有吳三桂。鎮守開封的周王也是明末不可多得的英明王爺。開封一文一武,高名衡、陳永福,三次打敗李自成,驚心動魄。
女英還有秦良玉,在歷史上都排得號的,是真的女英雄,不是花木蘭、穆桂英那種民間傳說。還有文化名人馮夢龍、錢謙益、金聖嘆、陳子龍朝這邊的皇太極、範文程、孝莊、多爾袞、代善、多鐸、阿濟格、鰲拜……多了,我覺得寫個百萬字都沒問題。
可惜當年明月只寫了半本略多,只有10萬字左右,很多都沒寫。
我覺得,他可能認為那段歷史對於漢族來說太窩囊,不願意寫吧。因為從書中你能感覺到他的大漢情節很重。但我覺得完全沒必要,雖然我也是漢族。那段歷史太精彩了,可惜他寫出的遠遠不到十分之一。

後來有人學他,寫“漢朝那些事兒”,“唐朝那些事兒”,“宋朝那些事兒

,可惜都遠不如他成功。可能這個領域也存在“首發效應”,但這些人的文筆都不如當年明月。

不管怎麼說,當年明月的文筆確實好,很多觀點既深刻又精彩,《明朝那些事兒》總的來說寫得不錯。所以我不希望因人廢言。
當年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