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好訊息!“鄭和碑”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昨日釋出公報說,來自中國的3項文獻遺產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公報說,這3項文獻遺產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隨州曾侯乙編鐘》《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國與斯里蘭卡聯合申報的鄭和遺存《佈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國共有18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佈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國家博物館主展廳正中的“鎮館之寶”來自中國的這座“佈施錫蘭山佛寺碑”(民間有稱為"鄭和碑"),是600多年前由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所立。
此碑高144.5釐米,寬76.5釐米,厚12.5釐米。造型極為精美,碑額部分呈拱形,正反面均刻有五爪雙龍戲珠精美浮雕,正面長方體四周均以中式花紋雕飾。
其上記載鄭和船隊在此巡禮聖蹟、佈施香禮的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見,常有遊客在此駐足欣賞,感受穿越悠悠歷史的友好刻印。
如下是該碑碑文內容的中文說明:
1911年,英國工程師在斯里蘭卡西南海岸加勒市發現了它,其碑身的文字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重要見證。經過考古學家的分析鑑定,這座石碑碑文鐫刻於1409年2月15號,是鄭和下西洋期間所立的一塊石碑。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最後一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共計7次。
佈施錫蘭山佛寺碑最初刻制於南京龍江船廠,鄭和第三次遠航時把他帶到了如今的斯里蘭卡。這是全球唯一發現的一塊刻有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的三種文字的石碑,也展現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交融。
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
世界記憶計劃創建於1992年,旨在促進人類文獻遺產的保護和普遍獲取。《世界記憶名錄》收錄的文獻形式包括書籍、手稿、地圖、照片、錄音和影像等,承載著人類共同的遺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