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NBFI的崛起為金融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多樣性和創新,但也引發了新的系統性風險和監管挑戰。(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在全球金融體系中,銀行長期以來一直是提供信貸和流動性的核心。然而,近年來,隨著監管環境的變化以及金融市場的創新,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NBFI的崛起為金融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多樣性和創新,但也引發了新的系統性風險和監管挑戰。金融穩定委員會(FSB)2024年度報告深入探討了NBFI的崛起的挑戰與應對。
NBFI的崛起:驅動因素與優勢
NBFI的迅速發展並非偶然。受金融危機後監管加強的影響,傳統銀行在資本要求和流動性管理方面面臨更為嚴格的約束。與此同時,投資者的需求和金融市場的創新推動了NBFI的壯大。NBFI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債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它們透過提供信貸、證券化、資產管理等服務,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FSB的報告,NBFI已經佔據了全球金融資產的幾乎一半。其優勢顯而易見:
1. 多樣化的融資渠道:NBFI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相比傳統銀行,NBFI在信貸審批和資金配置上更加靈活,能夠為那些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援。
2. 創新的金融產品:NBFI能夠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更加複雜和創新的金融產品。例如,私募信貸基金透過直接向企業提供貸款,成為了近年來增長最快的金融領域之一。同時,證券化產品和衍生品市場的擴大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
3. 分散風險:由於NBFI的多樣性,它們能夠幫助分散金融系統內的風險。例如,保險公司透過分散投資組合來降低風險敞口,而對沖基金則能夠透過複雜的交易策略管理市場風險。
儘管NBFI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其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隱憂。FSB的報告揭示了NBFI領域中一些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特別是在流動性、槓桿和監管透明度方面。
NBFI的隱憂:系統性風險與脆弱性
雖然NBFI為金融體系帶來了多樣性和靈活性,但其快速增長也伴隨著一系列新的系統性風險。FSB警告稱,NBFI的複雜性、槓桿水平的上升以及與傳統銀行系統的相互聯絡,可能會在金融危機中放大風險。
1.槓桿和流動性風險
NBFI的槓桿使用和流動性管理是兩個關鍵的隱憂。FSB特別指出,許多NBFI,特別是私募信貸基金和對沖基金,通常持有流動性較低的資產。這意味著,在市場壓力或金融震盪時,NBFI可能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
例如,私募信貸基金通常持有難以迅速變現的企業貸款和債務工具。這些基金往往是封閉式的,允許投資者在固定時間段內贖回資金。然而,某些私募信貸基金可能是開放式的,允許投資者每月或每季度贖回資金。這種機制在市場平穩時運作良好,但在市場壓力下,可能導致資金的快速流出,迫使基金拋售不良流動性資產,從而加劇市場的波動。
此外,私募信貸基金還面臨槓桿風險。雖然目前對這些基金的槓桿水平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過高,但其借款依賴性可能在未來的市場波動中放大流動性壓力。根據FSB的資料,私募信貸基金擁有大約5000億美元的“乾粉”(即未動用的投資承諾),這意味著在市場壓力下,它們可能會向投資者要求兌現承諾,這反過來可能會對投資者的流動性造成壓力。
2.與銀行系統的相互聯絡
NBFI與傳統銀行系統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這增加了金融系統的複雜性和相互依賴性。FSB報告指出,銀行透過參與證券化交易、提供融資、甚至與私募信貸基金合作,已經深度參與了NBFI的運作。例如,銀行可能會與私募信貸基金合作進行貸款發放,後者幫助銀行管理資本成本。然而,這種緊密聯絡意味著,NBFI的任何問題都可能透過銀行系統傳導,進一步加劇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
這種相互聯絡的一個典型例子是NBFI與銀行在證券化市場上的合作。證券化是一種將貸款或其他應收賬款打包成證券出售給投資者的過程。雖然這能夠幫助銀行將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但它也將部分風險轉移給了NBFI。這種風險轉移可能會在市場動盪時加劇金融系統的脆弱性。例如,2020年3月的市場動盪表明,當市場面臨壓力時,NBFI可能會迅速撤回資金,這加劇了銀行系統的流動性緊張。
3.透明度與監管挑戰
NBFI的另一個重大隱憂是其透明度較低和監管不足。與傳統銀行相比,NBFI在許多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框架下不如銀行那樣全面和嚴格。FSB指出,私募信貸基金的操作往往不透明,投資者難以準確評估其負債、槓桿水平以及風險狀況。這種不透明性使得監管機構難以全面瞭解NBFI的活動及其對金融系統的潛在影響。
此外,NBFI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使得監管變得更加困難。由於NBFI涵蓋了從對沖基金到保險公司等多種型別的金融機構,每個NBFI的運作模式和風險特徵各不相同,導致監管政策難以一刀切。例如,證券化和私募信貸的監管重點不同,而對沖基金的高頻交易和複雜衍生品交易又帶來了獨特的風險。正如FSB所指出的那樣,NBFI的異質性、市場實踐的多樣性以及資料的不完整性,使得全球範圍內對NBFI的監管和監控進展緩慢且不均衡。
應對NBFI風險的政策建議
鑑於NBFI的快速崛起及其帶來的系統性風險,FSB在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旨在增強NBFI的韌性,減少其對全球金融系統的潛在威脅。
1. 加強流動性管理:FSB建議對NBFI,特別是開放式投資基金,實施更嚴格的流動性管理要求。開放式基金允許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贖回資金,這在市場平穩時是可行的,但在市場動盪時可能引發流動性危機。FSB建議引入“反稀釋機制”(anti-dilution liquidity management tools),要求基金管理者在贖回時對投資者施加費用,以反映贖回對基金整體流動性和資產價格的影響。
2. 提高透明度和資料披露:FSB呼籲各國監管機構加強NBFI的資料收集和披露要求,特別是在槓桿和流動性風險方面。監管機構需要更多的資料來準確評估NBFI的風險敞口,並在必要時採取預防性措施。
3. 加強國際合作與協調:由於NBFI的活動往往跨越多個司法管轄區,FSB建議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全球統一的監管框架。特別是在私募信貸和證券化市場,全球範圍內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對確保金融系統的穩定至關重要。
4. 應對槓桿風險:FSB強調,需要進一步監測和控制NBFI的槓桿水平。雖然目前NBFI的槓桿使用尚未達到危機水平,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創新,槓桿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動盪的導火索。FSB建議各國監管機構制定政策工具,以應對NBFI槓桿過高可能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
參考文獻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