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醫藥股重挫!特朗普稱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美國90%活性藥物成分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國,多家A股藥企回應→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稱,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這一訊息讓在前一輪加稅中被“豁免”的醫藥企業再度受到市場關注。
從9日的市場反應來看,原料藥板塊個股跌幅靠前。資料顯示,美國市場90%的活性藥物成分(API)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國。短期來看,依賴美國出口業務的原料藥企業或將受到加稅影響,但長期來看,對進口原料藥加稅或造成美國醫藥研發和製造的成本激增。
行業人士認為,美國關稅主要對低端醫藥產業有一定衝擊,對美國無替代產業的高精尖醫藥產業影響較小。
4月9日,受藥品關稅訊息影響,美股醫藥股普跌,截至發稿,艾伯維、施貴寶跌近5%,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跌超4%,禮來、安進跌超3%,輝瑞、默沙東、渤健、強生均跌超2.5%。

多家藥企作出回應

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表示,美國並不生產自己的藥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產品。美國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認為,一旦對藥品徵收關稅,製藥公司將在美國開設工廠,因為美國是“最大的市場”
按照美國方面此前釋出的豁免清單,部分醫藥類產品成為了被豁免的“幸運兒”——藥品製劑中,除胰島素、抗瘧疾藥等4類特定藥品外,抗生素、疫苗、抗體等常見治療性藥物維持20%原稅率;原料藥中,維生素、激素、抗生素等“剛需”原料被豁免,但布洛芬、芬太尼前體等品種仍需要承擔54%高關稅;植物提取物中,芸香苷等三類產品稅率穩定在21%至48%,暫未受到波及。
4月9日,從資本市場反應來看,美國醫藥行業依賴度較高的原料藥、原本就承受重稅的醫療器械企業、有海外銷售收入貢獻的仿製藥企業和創新藥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截至收盤,潤都股份跌停、翰宇藥業跌6.62%、健友股份下跌4.51%、華海藥業下跌3.89%。但值得注意的是,公開信息顯示,美國市場90%的活性藥物成分(API)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國,這種深度依賴使得任何關稅調整都可能引發“連帶效應”。如果美國調整對原料藥的徵稅範圍,長期將造成美國醫藥研發和製造的成本激增。
因此,如果是美國市場需求度較高、集中程度也較高的原料藥產品,受到關稅影響的程度或較低。以健友股份為例,美國市場80%的肝素原料藥依賴進口,其中約60%來自中國,而健友股份是中國肝素出口的核心企業之一。9日,健友股份對外回應稱,“公司對美銷售產品主要是短缺藥物。美國一些藥物短缺的情況不斷出現,市場需求不會消失,公司產品被替代的可能性比較低,所以議價能力較強。而且我們已經透過多元化的市場佈局做了一些準備,比如擴大歐洲和新興市場的銷售”。
對美國出口GLP-1利拉魯肽注射劑和原料藥的翰宇藥業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翰宇藥業現有業務的商務合同早已簽訂,雙方按合同履約,對在售藥品利潤構成的影響有限。且目前出口至美國的GLP-1利拉魯肽注射劑為美國FDA短缺藥品目錄產品,不易被輕易替代。
翰宇藥業方面還表示,當前公司採用“前端出貨價+後端毛利分成”的對外授權模式,未來可根據關稅政策靈活應對。針對美國市場在公司營收中佔比的問題,翰宇藥業表示,根據2024年三季報,海外營收貢獻佔合併報表約50%。公司正透過全球化佈局應對政策不確定性,除美國市場外,已在東南亞、歐洲、南美等新興市場建立佈局,有效降低單一市場風險。目前美國尚未將藥品列入加稅清單,公司會繼續關注未來國際局勢,將根據關稅政策動態調整策略。
此外,通化東寶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根據美國4月2日公佈的關稅政策,藥品被列為豁免商品類別,同時公司暫無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因此目前美國關稅政策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資料顯示,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約為1億元,佔總營收比例較小,且目前出口的國家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環境相對穩定。通化東寶表示,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環境變化,靈活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保障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受特朗普藥品關稅訊息影響,印度醫藥股普跌。截至4月9日發稿,印度股市醫藥板塊下跌1.7%,所有20只成分股都出現下跌。
對美國的藥品出口佔印度醫藥出口總額的約三分之一,以仿製藥為主。2024年,印度向美國出口了價值超過127億美元的藥品,製藥行業也是印度對美出口額最高的行業。
歐洲也是對美藥品出口的重要地區。預計美國對藥品徵收高額關稅也將大幅衝擊歐洲藥企。對此,歐洲製藥巨頭敦促歐盟儘快反擊,採取“迅速而徹底的行動”,以避免關稅令歐洲製藥業進一步轉向美國。
歐洲製藥公司當地時間4月8日已在與歐洲委員會主席的會議上警告稱,美國的關稅將加速該行業從歐洲轉向美國的趨勢。製藥行業貿易遊說組織EFPIA(其成員包括歐洲製藥巨頭拜耳、諾華、諾和諾德等)表示,它已呼籲歐盟主席推動“迅速而根本性的行動”,以減輕向美國“外流的風險”。

創新藥企業強調新興市場重要性

需要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成熟醫藥市場賺取研發成本的創新藥企業,在這一輪關稅調整中也備受關注。
在創新藥企中,百濟神州屬於對美出口佔營收比例最高的企業之一。2024年,美國市場在百濟神州的收入佔比達51.4%,明星抗癌藥百悅澤在美國的銷售額達到138.90億元。2024年7月,百濟神州宣佈其位於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普林斯頓西部創新園區的全新旗艦基地正式啟用。該公司表示,新基地確保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全球供應中斷。
但如百濟神州,也注意到了美國以外海外市場的重要性。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百濟神州全球總裁兼營運長吳曉濱表示,在全球醫藥版圖中,歐美是製藥公司最看重的市場,不僅市場規模大,而且有更高的藥品定價空間,尤其是美國市場具備虹吸效應,更多的創新藥願意到美國上市銷售。吳曉濱說,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是過往未被關注的地區,在創新藥全球銷售額中,這些市場的佔比不足10%。如果中國藥企的PD-1能夠以可負擔的價格進入當地市場,也許能夠救治幾十萬名患者,完全顛覆這些市場。
對於暫時沒有實體藥品出口銷售的創新藥企業而言,也暫時可以避免單獨徵稅政策的影響。科倫藥業方面表示,科倫藥業控股子公司科倫博泰和美國製藥企業默沙東有業務合作,屬於服務貿易項下的業務,不涉及實際貨物貿易,因此關稅對科倫博泰的業務沒有影響。另外,雖然科倫藥業的製劑和原料藥有出口業務,但是沒有出口到美國的業務,因此美國關稅的問題暫時對科倫藥業沒有影響。
總體來看,醫藥界人士認為,美國關稅主要對低端醫藥產業有一定衝擊,對美國無替代產業的高精尖醫藥產業影響較小。諾泰生物方面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關稅戰短期內對國內企業有一定影響,中長期需要企業透過加大研發投入,深挖護城河,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細分賽道的龍頭地位,保持公司在世界舞臺的先進性。
記者|陳星 林姿辰 甄素靜 許立波
編輯|||孫志成張益銘 杜波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自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