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遊記|我在日本的一個月(終):在陰雨下的東京,我思考了獨自旅行的意義

CHH ID:CrocodileBoy
今天是這次日本行程的最後一日,回加拿大的飛機是在晚上,所以我還有一整個白天的時間可以利用。
那麼繼續日本之旅吧!
酒店早餐
我訂的這個Mystay羽田房間是包括早餐的,雖然一般我覺得出去旅行不應該在酒店吃早餐(除非是私湯溫泉旅館那種),但既然價格裡包括就不要浪費了。

正常的快捷酒店水準,有咖哩飯好評。
我早早就退了房,把行李寄存在了前臺,等傍晚再來取,這次酒店特意定在羽田機場兩站地的地方,就可以順路拿,比較方面。
在東京的最後一天,雖然很不幸地是陰天,但當時還是決定一定要再去一次臺場。
還記得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就莫名逛到了這,那次還是早上,四下幾乎無人,藍天白雲。第一次獨自一人旅行的我在沙灘坐了很久,就好像是想把東京灣的一切氣息都吸進肺裡。
而那種感覺,我還記得,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羽田機場線
從我住的酒店到臺場,需要坐羽田機場線轉臨海線。

乘上最後一天是陰天,很可惜,之前來東京其實幾乎都是晴天,正覺得自己運氣也太好吧!

路線
臨海線其實,之前和後面回東京都心會乘坐的“百合海鷗線”,也是“臨海線”,其正式名稱是“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但我現在轉的這條真·臨海線叫”東京臨海高速鐵道“。
我還在想為什麼百合海鷗線的名字如何獨特且”可愛“,也許可能就是為了區分開來。

到達天王洲站

天王洲是一個很酷的人工小島,上面架空步行道縱橫交錯,頗具層次,換乘雖然要走一段距離,但全程基本都在人行天橋和建築之間穿梭,也很有趣。

在天王洲站,可以站在橫跨架空於高速路上的天橋觀賞下面的車流以及一旁的列車。

中學生社團製作的沙盤模型!他們甚至還有鐵道自動車部,日本的鐵道文化是真深啊

陰天中的一抹紅色
重返臺場
到達臺場後,我又路過了這種冰激凌販賣機,而今天,上次想買結賣光了的抹茶口味終於有貨啦!

美味,抹茶的味道就是好吃

又到了這棟熟悉的建築,富士電視臺總部,在前年的遊記裡我還去了球形展望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風景非常棒。巨型高達像

上次我錯過了這個巨型高達像,這次也來瞻仰一下。

臺場漫步

一旁的雕塑

遠眺彩虹大橋和東京塔

富士電視臺

臺場自由女神像
其實這邊我就不做什麼介紹了,因為在上次的臺場篇章中也說了不少。

陰天下的東京灣,整個人的心情也陰沉沉的,不知是因為天氣,也是因為旅行即將結束,雖不完美,但其實又恰恰完美。
這次再去臺場,景色因為天氣不美了,但看著海水聽著海浪,又因為是最後一天,所以當時其實想事情想了很久。
一是在思考為什麼我會對東京如此戀戀不捨。
自從2022年第一次去之後,無論是誰問我:
你最喜歡的城市是哪?你體驗最好的城市是哪?你最不後悔去的城市是哪?你最想再去一次的城市是哪?
……之類的問題,我都是脫口而出:
東京
但其實我自己從沒思考過這個答案更深層次的原因,直到這次臺場漫步。
實際上,我對於東京的這種夢魂縈繞,根本原因並不是城市本身有什麼“好玩的”或者具體給我帶來了什麼體驗之類的。這些是重要的原因,目標和動力,但並非自己內心最深層次的潛意識和源動力。
在2022年之後,我也進行了很多次獨自一人的旅行,但無論是大阪、京都、紐約還是檀香山,都遠遠無法企及那種無以言表的感受,那種歷歷在目刻骨銘心卻一直叫不出名字的情感。
不過現在我大概是想清楚了,如此多次的故地重遊,看過好幾遍的景色,為什麼年年還都想去?看過藍天的臺場、看過原色的東京塔;為什麼還要把自己的最後一日花在一個劣化的陰天和新年限定醜燈版上?其實自己也知道旅行的機會是很有限的,那麼為什麼還要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去東京?
其實就是想去再去體驗那個“第一次”,徒勞地掙扎著想再重溫那個人生已經永遠無法再得到“第一次”。2022年的人生第一次獨自旅行代表著很多事,很多新品質、能力、情感和精力的獲得,其中包括的是相對的絕對的自由和獨立。
在徹底的自由下、拋棄一切瑣事,全身心沉浸進最為純潔的探索概念裡去。東京好嗎?那確實好。無論是飲食、文化、交通、城市規劃、各種細枝末節都很符合我的喜好。但我對於這座城市的印象,已經早已超脫其現實和旅行本身了。
獨自旅行帶來的對於自由和獨立的渴望與短暫的實現,加到任何一座其他城市上也很可能會自然成立,但這種第一次,一輩子也只有一次,我不會再有機會判斷,這如此強烈的情感聯結到底是和東京都兩者的疊加效用,還是純粹其本身的影響了。
在海灘上我想了很多,以至於鞋子裡已經全都是沙,但還是繼續在沙灘上走,享受腳下柔軟的質感。
我深知這種“第一次”是絕無可能被複制的,其他城市給不了我、日本城市給不了我、東京自己也永遠無法再次給我。也許就像大家總是用的形容:“白月光心結這件事,白月光自己來了也沒用“吧,但我依然完全無法抑制自己內心,那種渴望企圖哪怕重新感受到1/10也好的慾望。

第二,其實在東京的整個最後兩天,我都不會說自己是開心的,實際上是非常失落的,因為旅途的終點已經可見(再加上陰天我更是要emo,這還是這次旅行裡第一次看到東京陰天)。所以這第二件思考到的事情,就是所謂的“旅後抑鬱”,aka“旅行後遺症”,aka“旅行戒斷反應“等,無論到底把它叫做什麼,就是那種旅行回家之後,強烈的焦慮、失欲、無力、和壓抑之類的感覺。
我在臺場想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料到自己這次回去必然會有嚴重的“旅後抑鬱”,因為還沒離開東京呢,我這感覺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強烈,原因也很可能是因為這次一個月的日本旅行,是我人生中最長的一次旅行了。
回到溫哥華的這幾天,無論是大事小事,從下飛機上洗手間被冰發現沒有智慧馬桶、到回家看著自己家的浴室羨慕人家三分離、再到想念著便利店便當、溫咖啡販賣機、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等一切……
腦子裡全是“人家仙台都有20個JR站,整個大溫地區十幾個城市就一個城際火車站???到西雅圖還沒高鐵?”“人家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全是又便宜又好吃的便當““人家早餐到處都有價效比極高的牛丼”“人家……”。
甚至開始覺得自己是否真的並不適合加拿大,並不適合北美,是否實際上適合的是日本。
但我其實也很清楚兩件事,到處都是圍城,人不會珍惜自己習以為常的東西;以及,旅行只是展示了一個地區最美好的一面。去日本去了很多次了,但旅行永遠無法向我揭示當地真正的生活,就假設說真的有一天我轉去日本生活,那到時候我又會不會發現我無法忍受當地的工作文化、會不會發現無法接受當地的社會氛圍?會不會就和在溫哥華生活了這麼多年以後,對各種小細節和問題了如指掌後開始揪這個揪那個出來,然後又覺得不適合自己?畢竟我剛來溫哥華的那幾年蜜月期覺得這地方就是我的天堂。

獨自旅行也同樣是一個相對來說無“責任“的時間,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沒有日常的柴米油鹽、沒有學業和工作的壓力,就彷彿真正地在這世上“活著“了,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挑動著身為人最獨特的特質“好奇心”,睜大眼睛看所有的東西,聽所有的聲音、聞所有的氣味、嘗所有的味道,用每一塊皮膚去感受異地的氣溫和風……
旅行時的每一天也許都是我每年最累的一天,但也是過得最快樂和充實的一天。但旅程結束,回家一坐一趟,就感覺自己的心被關進監獄,感官被矇蔽和麻木,全身心的唯一指望就是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自由的時候,好似自己成了那一隻好不容易爬出井,看了幾眼,卻又被扔回去的青蛙。進一步也導致對玩遊戲、看電影能提供的這些欠缺全感官參與的虛擬“旅行”,出現突然就提不起興趣的情況,總覺得平淡、少了什麼。
雖然說能理解這一切“旅後抑鬱“的根本原因,而且已經很慶幸和感激自己能有這麼多機會出去看看。但這些情緒依然會產生,感情不會因為理性上能夠理解就消散不見。想清楚了,但我也依然無法避免在任何一個讓我回想起旅途瞬間的時候emo,也完全不知道這樣對於自我日常生活的厭惡會持續多久,“讓自己的感官和思想“由奢入儉”是很難甚至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見識過,就再也無法回頭。不過,即使這些“旅後抑鬱“帶來的痛苦和焦慮是真的,干擾和影響到的生活狀態也是發生著的,但我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去停下對世界的探索,或者說希望自己忘記這些導致自己日常emo的記憶,反倒是這些記憶、與日常的反差、還有對下一次出發的期望,讓人有了活著的感受和動力。

想著想著,我又逛到了這個似曾相識的地方。

24歲的我,再次在鏡子裡遇到了22歲的自己(左),那個第一次獨立探索一個陌生城市的自己

在這裡回味了一番記憶後,我打算一路走到一個獨特的辦公建築去看看,我很喜歡四處欣賞有趣的建築設計。

沿途林木後的各色建築

此時是11:40分左右,不知為何天邊是這樣的橙色

路過初代南極觀測船宗谷號,現在是博物館的一部分,但很可惜也沒開門。

一些街景
臺場The Soho
其實還是從蘋果地圖自帶的指南里看到這個建築的,覺得很有趣就想親自來看看(是的,我的旅行很多時候就是如此隨性)。

這是一棟辦公樓,中庭是全開放的,但貌似不能上樓,黑色的牆內鑲嵌著五顏六色的門,非常有趣,有種不著調卻又莊重之感。

目前的臺場探索地圖,乘坐百合海鷗線,返回吧!

陰雨中的彩虹大橋(我的彩虹呢?

在新橋站看到了有趣的廣告牌

我真的超級喜歡像百合海鷗線這種,穿過繁華市區高層樓宇之間的架空列車啊!就像我熱愛溫哥華的SkyTrain一樣,這些架空列車不僅比地鐵便宜,而且自己就是城市的景觀名片,就算是通勤也可以欣賞風景,不像地鐵。

車廂內張貼著孩子們塗色的電車
表參道
東京之旅就由表參道-原宿收尾吧!

表參道道一處神社

團紀彥設計的Hugo Boss店,從這裡開始會欣賞很多特別的建築,表參道也是被稱為“建築博物館一條街”,當然了,我並不懂什麼建築,單純是比較感興趣。

表參道的Apple Store也是玻璃螺旋樓梯,也許是因為擔心下雨,已經鋪上了一些地毯。

不過,這些奢侈品店和我格格不入,要不是這些獨特的建築,我應該也不會想來這裡。

從下看Boss商店,粗野主義。

一個交警亭

這其實也是我第一次來這個巨潮巨酷的街區逛,表參道和原宿其實很近,從表參道站出來同一條街走下去就行。

表參道Hills商場,也很有趣,注意看,整個商場樓層都是斜著迴圈的,每層樓都能直接漫步向上或向下。

稍微露出了一絲陽光

我去逛了逛MoMA,紐約藝術博物館的商店,買了幾件喜歡的東西,這裡有大量獨特設計的東西,說實話有不少都是考慮拿行李太麻煩所以沒買。

還去街邊某家穀子店買了個天空樹小八。
表參道就像是老錢,奢侈品店林立,雖然優雅高階,而且一條街就好似建築設計博物館一樣,滿眼小而精的獨特設計,不過整體的氛圍還是穩重;但走到原宿就立刻大變樣,更像新錢給人的那種潮流時尚、年輕與鬆弛。
原宿Harakado與居酒屋

逛原宿的Harakado就與逛表參道丘截然不同,與其說是商場,更符合廣場的概念,裡面小店與開放式商店比比皆是,還有很多可以玩的東西,什麼印刷室設計室,就連Food Court都是做成了小街巷的風格,樓上的開放式庭院也是一大亮點。

接下來餓了,開飯!

本來是想吃關東煮,結果說賣光了,只好老老實實吃點章魚小丸子和燒鳥什麼的啦。

燒鳥套
是的,我就是那種去居酒屋不點酒的人。。。

原宿Harakado的樓頂露天庭院

遠眺六本木之丘,上面的停機坪展望臺關閉真是人生一大遺憾,早早就想再去一次

遠眺東京塔方向
Tenga專賣店
在Harakado裡逛著,突然視野裡出現一個巨大飛機杯。。。
而且這條紋設計語言一眼便知,大名鼎鼎的Tenga。

不得不說有些商品實在是太抽象了

這還有一個木盒版!什麼?日本第一男生禮品?
我上次帶了個Tenga過美國安檢,結果被安檢員拎出來在大庭廣眾下細細檢查了一番,甚至還來了個防爆檢測,已經社死過了,我可不敢再買一個過安檢了。

各色限定版的自動販賣機
現場還有外國遊客在用英文詳細詢問店員如何使用這個產品。。。

最下面的這個抽紙巾盒,我願稱之為我見鬼最炸裂的鬼才設計
東急Plaza
在Harakado斜對面的,就是著名的碎鏡入口,東急Plaza的獨特設計。

光與影的“魔法”,確實非常震撼且令人陶醉。

從Harakado走到原宿站、卡丁車、傳教士和日本Rap老哥輪番轟炸,好一個元氣滿滿的地方。
在這片街區能看到的穿著打扮好看的潮人可能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多。
離開東京的航班
最後還是到了這個時候,無論再不情願。。。

在飛機上,看到別人要了一罐啤酒,我本來想問空乘有沒有ハイボール,誰知人家直接現場調了一杯出來……
不過紅豆泥私密馬賽,真的不好喝……(還是果味的適合我

全日空的飛機餐還是一樣的好吃,今天選的是漢堡排芝士焗飯,而且一樣的有哈根達斯!

第二餐是早餐,也還可以
日本購物小結
日本真的太好逛太好賣了!
這是這次旅行買回家的所有東西,外加一個帶回它們需要用的大包

帶著亞文化的心線下逛街的體驗簡直世界一流,各色中古店淘遊戲動漫、淘鞋、衝到TN店買本蓋章、偶爾進設計師品牌店看幾眼、還能找到以鐵道為主題塞滿周邊的書店、大量吸人眼球的甜品禮品、我還狂買貼紙膠帶冰箱貼之類的小東西來著、要不是再買東西就帶不回來的話……

但我真的不想說我待一個月漲了3.6kg體重這件事(

買的小飾品隨便放下就很好看,等有空認真整理下。
本次旅行,到此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