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產業迎來重磅政策

2025.06.24

本文字數:255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黃金是戰略性礦產資源,兼具商品和貨幣屬性,對維護國家產業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工信部等九部門印發《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下稱《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9個方面的核心工作,旨在解決我國黃金產業發展資源保障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難以滿足需求等突出問題,引導我國黃金產業提升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安全化發展水平。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黃金資源保障能力和產業鏈創新水平明顯提升。資源保障方面,黃金資源量增長5%-10%,黃金、白銀產量增長5%以上。展望2035年,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形成,資源綜合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提升資源保障能力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世界充滿不確定性背景下,黃金的保值和避險金融屬性持續被推升,黃金資源的稀缺性更加凸顯,黃金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戰略機遇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黃金產業已形成涵蓋勘探、開採、冶煉、加工、交易的完整產業鏈,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
工信部發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礦產金產量377噸,連續18年保持全球第一;黃金消費量985噸,連續12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濤表示,黃金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石,其戰略價值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背景下愈發凸顯。黃金在新一代電子資訊、航空航天、高階醫療器械、新能源等領域也有著特定的應用場景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資源稟賦看,我國大型礦山佔比不足,中小型礦山為主力;已探明大型金礦多為中低品位,而高品位資源多集中於中小型礦山,資源稟賦的結構性差異對規模化開發形成制約。在供給體系中,進口金佔黃金供應總量的40%左右,是保障市場需求的重要來源,也反映出我國黃金產業對外部資源的階段性依賴。
山東黃金集團副總經理裴佃飛指出,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與消費國,但黃金資源儲量僅列世界第四、官方黃金儲備位居第六,呈現出“產消大國、儲備中等”的行業特徵。黃金資源“大而不優、散而不聚”的結構性矛盾突出,深部開採技術瓶頸、綠色轉型壓力與產業集中度不足等問題交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黃金產業發展。
面對大而不強的產業現狀與保障安全的戰略要求,強化資源供給保障能力,是夯實黃金產業安全基礎、實現產業穩健發展的核心任務。
對此,《實施方案》提出3項措施。一是推進國內增儲上產。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西部重點區域黃金資源勘查,推動現有大中型礦山深邊部找礦,新增一批資源儲量,推進在產礦山擴能、在建礦山投產、新建礦山建設。
二是鼓勵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加強低品位、難處理、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提高金、銀及伴生有價元素回收率。
三是強化二次資源回收利用。鼓勵開發黃金尾礦庫二次資源,推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黃金、白銀回收,完善黃金回收市場體系,規範黃金回收行為。
紫金礦業集團董事長陳景河表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實現增儲上產,以提升礦產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業內期待更多關於找礦和開發的針對性檔案出臺,從源頭激發市場主體參與戰略性礦產勘查與開發,提供市場的力量破解當下勘探開發資金短缺的難題。也呼籲更加有力地擴大原料來源,促進金屬冶煉和高階加工等產業健康發展。

提升產業科技創新水平

目前,我國深井及超深井金礦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尚未完全突破,超高純金(銀)及合金材料等部分高階新材料仍不能滿足電子資訊、航空航天等應用需求,綠色開採、新材料等主要領域標準供給不足,亟需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加快關鍵技術、裝備、高階新材料突破,完善標準體系。
裴佃飛表示,全球黃金產業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美、加、澳等礦業強國依託尖端技術壟斷深部資源開發。我國智慧裝備、數字孿生技術等發展滯後,在原創能力、高階人才、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弱項,需要礦業企業透過技術迭代、政策引導和產業整合,加大迭代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力度,推動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深刻變革。
《實施方案》提出,強化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開展深井超深井勘探開採、綠色高效冶煉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超深開採、大型鑿巖、高精度地壓監測等關鍵裝備攻關,推進中小型企業裝置定製化開發。
圍繞新一代電子資訊等特定場景應用,《實施方案》提出,攻關一批高階新材料“貨架產品”;完善創新平臺建設,聯合下游使用者開展應用評價,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和推廣應用。重點研製深井開採、綠色低碳、數字化賦能、新材料等標準,加強標準貫標和實施效果評估,推動標準雙向轉化和互認,研究制定黃金產業負責任發展指引,推動國家黃金領域計量測試中心建設。

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當前,我國黃金企業“多、小、散”問題突出,資源集約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水平不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綜合競爭力有待提升,亟需加強政策引導,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實施方案》明確,支援山東、甘肅、河南、遼寧、吉林、貴州等重點黃金礦區資源整合,引導“多、小、散”礦體建設“區域礦山”,因地制宜開展“分散採選、集中冶煉”,依法淘汰落後低效產能和工藝,提升集約化開發水平。
《實施方案》還提到,引導建設“區域礦山”,因地制宜開展“分散採選、集中冶煉”。提高企業選冶規模,鼓勵新建黃金獨立選礦廠、堆浸場、金精礦冶煉廠日處理規模分別不低於500噸、2000噸、200噸。鼓勵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開展整合,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培育黃金、白銀新材料細分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
中國黃金集團是我國黃金行業唯一一家中央企業。6月2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到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調研,強調充分發揮企業全產業鏈佈局優勢,聚力攻堅資源保障、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安全發展、風險防範等方面重點工作,紮實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冶煉和珠寶產品加工銷售協同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黃金產業科技領軍企業。
中國黃金集團董事長周洲表示,將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發揮全產業鏈優勢,深化央地合作和產業鏈合作,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構建全球配置黃金資源的新格局。大力暢通貿易通道、整合市場資源,不斷拓展更加廣闊、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空間。
微信編輯 | 格蕾絲
推薦閱讀

2人帶144個LABUBU入境被海關查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