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佈,2位北大校友入選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公佈新一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與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計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劉軍校友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屠呦呦校友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劉 軍
劉軍,哈佛大學統計系教授,1985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自2000年起擔任美國哈佛大學統計系終身教授至今。曾兼任哈佛生物統計系教授;任斯坦福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1994-2004)。於2010年獲得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晨興應用數學金獎;2022年當選國際計算生物學會會士(ISCB Fellow);202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劉軍教授在序貫蒙特卡洛和粒子濾波方法做出奠基性的貢獻,對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MCMC)方法的設計構建了重要理論框架和新技術,他將貝葉斯模型和MCMC方法成功應用於生物資訊學領域,由他提出的“Gibbs保守串抽樣和指標”是迄今為止生物學者尋找DNA和蛋白序列中精巧模式的兩種最流行演算法之一。

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畢業後分配到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發現並研發了新型抗瘧藥物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8年屠呦呦領導的中醫研究院中藥所“523”研究組受到全國科學大會的表彰,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年獲美國華倫·阿爾波特獎,2017年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迄今為止,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是成立於1863年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是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的頂尖組織之一,擁有來自各個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的最高學術榮譽之一。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由被選為院士的傑出科學家、工程師和醫學專家組成。院士的選舉是基於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和對整個領域的重要性。這些院士是透過對名譽和聲望的高度認可而被選出來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還有兩個重要的附屬機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這兩個附屬機構也擁有自己的成員和任務,致力於推動和支援工程和醫學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來源 | 北醫校友會、北京大學數學校友會、中國新聞社等
統籌 | 邱放
編輯|孟家琦
責編|張張
稽核|李存峰
聯絡我們:010-62759621
投稿事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