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致命缺陷,決定了黃金並不是很好的避險資產

為什麼說黃金並不是很好的避險資產?
文 | 張是之
長期以來,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的代表,但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其避險功能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本文將從結構性缺陷、技術性風險、流動性悖論三個維度,深入剖析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侷限性,最後從奧地利學派的視角來看下其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問題。

一、黃金市場的部分準備金與混合儲存問題

全球黃金市場長期被誤認為以實物交易為核心,但實際運作中,90%以上的黃金賬戶採用非分割託管模式(Unallocated Account),即混合儲存。也就是,你買的黃金,存在銀行裡不是一塊塊的金塊,而是和別人的黃金混合在一起儲存的。
大約只有10%的黃金是以分割託管形式存在(Allocated Account),即明確對應實物金條。但是這種分配賬戶需支付0.5%-1%年費,而未分配賬戶成本僅為前者的1/10甚至免費。這種成本結構,促使市場更傾向於使用未分配賬戶。
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為例,其日均黃金清算量高達588噸,但截至2019年,倫敦金庫中實際儲存的黃金僅7449噸,其中商業金庫的黃金存量僅2368噸,且大部分被黃金ETF佔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