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公眾號點選右上角“…”設置星標 ↓
近年來,脫口秀在中國大陸迅速興起,熱度至今不減。作為美式幽默的代表,脫口秀以其凌厲的風格、鮮明的觀點尤其受到年輕人追捧,在傳播量可觀的影片節目之外,各地還出現許多線下脫口秀場地,成為城市生活之一環。同時,脫口秀的到來也擠壓了大量原本屬於相聲的市場。
本期縱橫說,我們與中國農業大學法律系的瞿見老師來聊聊脫口秀與相聲這兩種東西方的幽默語言藝術。相聲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同樣是站在臺上說笑話,二者在表演形式和精神核心上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脫口秀能贏得中國年輕人的青睞?瞿見不僅是優秀的法學學者,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相聲和脫口秀演員。在對談中,他對以上問題給出了令我們稍顯意外的答案。
本期嘉賓:
瞿見,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理論與法律史、比較法、信託法。
主持人:
王儒西,《文化縱橫》編輯
在本期節目中,你可以聽到以下內容——
-
不苟言笑的中國人,如何發展出幽默的藝術?
-
曲藝是中國文學之母?
-
相聲的由來,居然能追溯到漢朝?
-
脫口秀異軍突起,西風壓倒東風緣何故?
-
觀點性與攻擊性並非脫口秀所獨有,相聲也曾是KOL?
-
脫口秀如何改變了女性在舞臺上的形象?
本期播客節目可在以下平臺收聽:



↑也可在微信平臺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