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俱樂部時期的程璐」2016年,上海搞了個國際喜劇大賽,是國內第一個脫口秀圈頂級比賽。拿到第二名的,就是“暴躁90後”池子。周奇墨參加第二屆,拿了冠軍。第三屆冠軍,是劉暘。後來登上《脫口秀大會》的卡姆、張博洋,都進過三甲。這個大賽第一屆的冠軍,如今已經很少登臺了。此人名叫石介甫,江湖人稱石老闆。業內號稱“中國脫口秀黃埔軍校”的單立人,就是他創辦的。02.2015年,石老闆辭職搞脫口秀時,不少人覺得他是個莽夫。石老闆是金融行業的,前途一片光明。他是狂熱的脫口秀愛好者。可熱愛並不能發電。2015年那會兒,尚無穩定表演場所,吃喝都是問題。他的朋友,日後「日談公園」的創辦人李叔,生怕他一失足成千古恨。李叔當年還在「大內密談」,邀請石老闆去做節目。石老闆很有信心,做了許多暢想。說自己幹金融,沒有背景,一輩子也就一金融民工。他看好脫口秀,認為喜劇產業必將蓬勃。那期節目,李叔拼命打鑔,望他浪子回頭,不要做白日夢,好好幹點正事,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可石老闆還是不屈不撓像個堅強的革命鬥士扎進了脫口秀的汪洋大海。第二年,他就拿了喜劇大賽的冠軍,啪啪打李叔臉。去上海辦專場,他的票一開就售罄。儘管當天,石老闆發揮不佳,原本準備40多分鐘的段子還是花了50多分鐘才說完。因為太多次,被觀眾笑聲打斷了。冠軍並沒給石老闆的事業帶來生機。沒有勢,幹啥都白搭。他去養老院表演過,去消防隊表演過,給東北一家化肥公司演出過。任何不搭界的場子都去了。鍛煉出來的結論,只有一個,叫“the show must go on”。即是,無論多麼讓你崩潰的場子,也得頂著頭皮上去。說不定就炸場了。
「石老闆始終有自己節奏」其實,很早的時候,石老闆就判斷喜劇市場容量會越來越大,不止脫口秀會迎來爆發,默劇、木偶劇和素描喜劇,都會。所以,單立人早就研究起來。只是那兩年裡,有些節目想開發此類喜劇,總是陰差陽錯,沒辦成。直到米未把喜劇做成了爆款。石老闆一直等待的那個機會,終於到來。只是很可惜,這一天,到底來晚了一點。曾經創始團隊的夥伴,最終走上了各自新的路途。《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播出前夜,周奇墨斬獲脫口秀大王。那一刻,石老闆百感交集。他在朋友圈說,感謝米未、感謝笑果,感謝單立人,我們讓這個世界更好了。配圖是老牌脫口秀姐夫·羅斯的一句名言,也是單立人休息室裡的發光英文:“Comedy brings people together。”這話是開花結果的一份喜悅,是對所有喜劇人的一份讚賞。但單獨拎出來,結合單立人從無到有再到出圈的旅程,何嘗不是一聲歲月喟嘆。2015年,當線下市場近乎荒漠時,是喜劇讓“石墨鹿教”聚在了一起,但隨著光陰流轉、時易勢變,大家還是走向殊途。石老闆找到了單立人新的突破口,可週奇墨去了上海,小鹿離開了公司,劉暘不再專攻脫口秀。他們在年輕時代,被喜劇推到了同一條命運線上,一同度過慘淡但充實的歲月,好不容易迎來人生轉折,卻再也無法像當初那樣,簡單而純粹地為同一個目標奔走了。如今,大家都找到了新的路,進入新的階段。相互之間,只能遙遙相望、祝福。
「喜相逢」也許在某個節目錄完,忽感疲憊或寂寞的時刻,他們還能想起當初北京那些星光黯淡的寒夜,他們騎著電動車,一場接一場地趕場,鑽進一個個暖和的書店和酒吧,身無分文,只有渾身用不完的激情,靠一支麥逗笑全場。還能想起那些互相比著寫段子的時光,想起一起探索脫口秀深度的夜晚,如何從一個個憋梗的新人,彼此啟發,變成控場的老炮。還能想起最初找不到人生意義的路口,是對脫口秀的愛,讓他們結識彼此。還能想起他們在“浪馬車”巡演rap裡留下的話:Go go go, 埋著頭還要走多麼久,我們也don't know知道前頭有路,我們就繼續走!想起他們曾一起發出的豪言壯語:so what ,單立人變形 出發了,戰車, 裝滿了段子 傳播著快樂,飛到你城市的各個角落生根 發芽 像燎原之火然而,旅程終究有道別。《山河故人》裡怎麼說來著?“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或許這就是人生悲喜劇的核心。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全文完,下次再會」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