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內耗,不是源於貧窮,而是垃圾情緒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Leyla
來源: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家是愛的港灣,不是壞情緒的垃圾桶。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週週朗讀音訊
《親密關係》一書中寫道:
“垃圾情緒會發生在任何親密關係中,越是親近的人,越會無意識地互相傷害。”
生活中,那些情緒穩定的家人,會互相滋養。
但也會有些人,他們會像傾倒垃圾一般,向家人肆意發洩憤怒、暴躁的情緒。
在這些情緒的傳播下,整個家就會深受毒害。
很多時候,家庭中的內耗,不是源於貧窮,而是垃圾情緒。
01
作家王朔曾概括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小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
一方面覺得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王朔從小就在一個冷漠的家庭中長大。
父親動不動就對他一頓毒打,母親對他總是百般挑剔。
就連父母彼此之間的相處,也是充滿了諸多指責和埋怨。
暴戾、抱怨、冷漠……種種垃圾情緒的疊加,讓這個家庭毫無溫情可言。
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王朔,長大後也變得異常尖銳,對待別人時常像個刺蝟。
胡適曾說:“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家人之間的分裂,都是從垃圾情緒開始的。
海明威也講過自己母親的故事。
他的母親格蕾絲是一名鋼琴藝術家,性格剛烈且情緒多變。
她常常在海明威面前辱罵自己的丈夫,“出身貧寒、長得醜陋,不懂藝術的鄉巴佬”。
對於海明威本人,她更是態度強硬,時常貶低和訓斥。
在母親的影響下,海明威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
儘管他在外界眼中才華橫溢,但內心深處卻充滿了自卑。
這種家庭帶來的陰影伴隨他一生,導致他後來患上抑鬱症。
最終,在一個清晨,這位被無數人崇拜的文學硬漢,選擇了以吞槍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情感專家陸琪曾說:
你每一次在家裡宣洩垃圾情緒,其實就是一場無計劃、無策略、無預告的“爆破”行動 。
原本一家人一磚一瓦建立的幸福大樓,就在你的一場場爆破中倒塌了。
生活中,誰都有鬱悶煩躁、苦不能言的時候。
但是一味對親人投擲垃圾情緒,只會給家人徒增煩惱和壓抑。
久而久之,再和睦的家庭,也會變得分崩離析。
02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
在外人面前,總是展現出最好的一面。
可回到家中,面對最親近的人時,卻展現了最醜陋的嘴臉。
家人一句無心的話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有時都會觸動他們敏感的神經,讓他們情緒失控,大發雷霆。
但家是心靈的避風港,而非開炮的戰場。
一味對家人發洩情緒,只會讓家庭氛圍變得沉重不堪。
主持人羅京,年輕的時候在央視工作,壓力很大。
有一回,他在家中邊抽菸邊趕稿子,忙得焦頭爛額。
母親在一旁看著心疼,就忍不住勸他:“別抽了,對身體不好。”
羅京聽完氣不打一處來,對著母親一頓怒吼:“管那麼多幹嘛?”
話一說完,鮮少流淚的母親,當場哭了出來。
羅京看到後懊悔不已,於是痛下決心再也不對家人發脾氣。
對於家庭來說,最致命的問題,不是貧窮。
而是稍微遇到一點問題,就控制不住情緒,無所顧忌地傷害對方。
歌手朴樹,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說起過自己的婚姻危機。
有段時期,朴樹的事業陷入了困境,壓力與挫敗感讓他備受煎熬。
每當他回到家中,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妻子的對話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演變成爭吵。
原本溫馨的家庭氛圍,也因此變得緊張而壓抑。
時間長了,妻子終於忍受不了提出了離婚。
她對朴樹說:“你把最好的能量放在唱片裡了,卻把一堆垃圾情緒留給了我。”
朴樹這才明白,自己焦躁的情緒,已經給妻子造成了莫大的傷害。
於是他努力去改變,在家中收斂所有負面的情緒,終於挽回了妻子的心。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仗著切不斷的血緣關係,對著家人肆意發洩情緒。
但再緊密的羈絆,也承受不住一而再的刺傷。
所以,千萬不要把對方對你的容忍,當成肆無忌憚的理由。
對家人多展現溫和的情緒,家才能充滿溫馨,日子才能越過越和諧。
03
中國品牌鍊金師盧永峰在創業初期,情緒經常處於崩潰的狀態。
好多次,他都感覺心中的憤懣,都快溢位胸口。
但每次回家時,他都會先在車裡調整5分鐘,等到情緒平復再開啟家門。
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大難題,他永遠用盈盈笑臉對待老婆孩子。
有朋友對他的情緒管理能力感到十分佩服,便詢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盧永峰笑著說:“家是愛的港灣,不是壞情緒的垃圾桶。”
有句話說,家只是方寸之間,若裝滿了怒氣,便騰不下愛意。
積極的情緒,是一個家庭興旺的鑰匙。
作家林清玄曾經回憶過自己的母親。
他的母親出生於鄉間士紳家庭,從小頗受父母寵愛。
嫁人之後,母親又要負責一家三十幾口的衣食,又要養豬飼雞,整日操勞不堪。
但不管自己多麼勞累,母親都不會把生活的壓力發洩到家人身上。 
小時候,林清玄和弟弟非常調皮,時常給母親惹麻煩。
即便如此,母親也不生氣,而是耐心教導。 
林清玄說,“這輩子從沒聽母親說過一句粗野的話。”
童年時期家裡條件不好,但是母親卻帶給他滿滿的幸福。
也是得益於母親的影響,林清玄最終成為一代文學大家。
人生在世,總有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礪。
但只要一家人能消化掉心中的戾氣,就能從困苦裡淬鍊出甘甜。
只要每個家庭成員能少幾分抱怨、少幾分暴躁、多幾分理解與包容。
那麼這個家中就會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家庭就會越過越好。
心理學家袁辛說:擁有不同情緒的家庭,往往有著不同的命運走向。
一個家庭垃圾情緒堆積太多,對每個成員都是災難。
家人之間和睦相處,才能帶給每個成員滿滿的溫暖。
永遠記住,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莫過於少怨氣、少戾氣,多溫情。
當我們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才會變成滋養我們的港灣。
點個在看,請將最好的情緒,給最親的人。
洞見君第三本新書
《把自己活明白》
6大維度解碼人性,講透人生智慧
洞見君簽章+寄語+書籤
精美裝幀,可閱讀可收藏
原價56元,5折優惠
洞見讀者福利價,到手只要28元
👇點選下方卡片,立即搶購
遇見洞見,遇見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