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各大跨境電商的裁員訊息紛至杳來,正成為一場席捲整個行業的風暴。
2025年伊始,亞馬遜便打響了裁員第一槍,在今年1月宣佈了兩二項裁員。第一項裁員,針對北美零售業務。亞馬遜公司宣佈,針對其北美零售部門,預計裁掉約200名員工。

第二項裁員,位於加拿大,亞馬遜在加拿大提出要針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進行強硬回應時,宣佈將退出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業務,由此約1700個全職員工面臨全部失業。
後續,亞馬遜打算把魁北克站點的線上訂單配送業務交給第三方服務商,比如加拿大的Intelcom Courrier Canada,不再依賴自家的物流基礎設施。
聚焦德國市場,老牌電商巨頭Otto也宣佈開始裁員,一下子裁掉了500人。根據雅虎財經的報道,OTTO這次的裁員,主要涉及約480名呼叫中心的員工。其給出的原因是,人們已經拒絕用電話聯絡。
OTTO認為,隨著電話聯絡變得不那麼重要,目前的客戶服務結構在經營成本上已經變得 不合理。它需要改變與客戶聯絡的方式。同時,電商平臺競爭加劇,德國持續疲軟的經濟形勢,也是其裁員的重要原因。
歐洲裁員潮激烈進行的同時,遠在地球另一側的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的操作更狠,這個在當地電商界舉足若輕的巨頭,做出了一個震驚行業的決定—— 關閉其在 2022 年重金收購的全棧電子商務平臺 ANS Commerce,110 名員工瞬間被拋入失業的寒冬。
與此同時,TikTok也在進行全球範圍內的重組與裁員。

在過去的一年,TikTok有兩次大的人員變動,一次是去年6月份,主要是TikTok東南亞團隊,以印尼組織為主,旨在消除TikTok Shop與Tokopedia合併後的重複角色。
另外一次算是主動人員離職,自2024年1月19日拜登簽署“不賣就禁”的行政命令後,TikTok 美國員工的離職率進一步加劇,許多員工選擇離開 TikTok 並跳槽至其他公司。
而在今年2月20日,TikTok新加坡的信任與安全團隊至少有十幾名員工被裁。TikTok發給員工的郵件顯示,此次裁員旨在提高運營效率,更好地滿足業務需求。最新訊息顯示,TikTok在愛爾蘭的業務也預計會裁減多達300個崗位。政府訊息人士透露,他們已收到來自TikTok的“集體裁員通知”。但目前,TikTok方尚未對裁員計劃發表相關評論。
不得不承認的是,受近幾年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成本壓力的雙重夾擊影響,不少跨境企業都將“降本增效”視為了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尤其在AI盛行的行業勢態下,很多可替代性強、門檻較低的動作,或許都將遭遇衝擊。
掃碼來現場👇

沒看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