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車展很熱鬧,但最大問題,還是沒“帶頭大哥”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中國車企,要扛起大旗!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4月23日,第十九屆上海車展開幕了。標配24K黃金車標、車長5.4米的仰望U8L,得到了中東土豪們的鐘愛;蔚來旗下的樂道L90,則別出心裁地提供了超大前備艙,吸引了不少的眼球。此外,華為系車企、極氪、紅旗等國產品牌,以及寶馬、奧迪、大眾等合資車企,都帶來了自己的旗艦新作。
上週五,藉著到上海出差的機會,我到上海車展上轉了一圈,順便做了個直播。但我不是去看新的車型,而是將上海車展作為一個觀察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和產業鏈情況的重要視窗。今天就來為你深入講講我的一些體會。
先說結論,我認為汽車產業已步入新階段,整車廠權力顯著增強。權力越大、責任也應當更重。可是,整車廠在展現產業協同和領導力方面存在不足,可能會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埋下隱患。
首先,最近,智慧化進入了攻堅期,給中國汽車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觀點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正處於從電動化到智慧化的上下半場轉換期,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我曾反覆說過,汽車產業將經歷“電動化”、“智慧化”和“出行服務化”的三波變革。目前第二波變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展之中,第三波變革已初現端倪,而第三波變革才能確定最終的贏家。
這三階段中,智慧化是汽車產業的重要樞紐階段,只有當智慧化發展到足夠成熟,電動汽車才會迅速淘汰燃油車,而汽車產業也將自然而然地步入出行服務階段。
然而,前不久因司機過於信賴智駕系統而釀成悲劇的事件,表明車輛的智慧化還不夠完善。所以在本次車展上,車企對智駕功能的宣傳都趨於保守。
近期,工信部更是緊急召開智慧網聯汽車推進會,促使車企認真思考解決方案。
但可能解決問題的鑰匙並不在門鎖之上。我覺得,要突破汽車產業當前智慧化的瓶頸,不能只聚焦於技術層面,產業協同不足的問題同樣需要重視。
在這次上海車展上,我們觀察到,當前整車廠正在變得越發強勢。它們具備了更強的議價和整合能力,但同時也負有比以往更大的安全責任。
在傳統汽車產業中,車廠對tier one(一級供應商)和tier two(二級供應商)組成的供應鏈體系具有較大的依賴性。
而電動汽車產業是中國原生出來的第一個產業。這一發展過程的好處在於,產業鏈各環節都有機會成長為長板。中國車企透過與本土供應鏈深度繫結,已基本擺脫對外資供應商的依賴。
但目前,中國尚未形成像傳統汽車時代那樣的本土tier one供應商體系。比如在車展的重要位置,基本上都是整車廠,此外只有寧德時代、華為等屈指可數的核心供應商企業。雖然老牌tier one供應商德國博世也還在一樓設有展廳,但中國的供應商大多在展區的二樓。這種佈局也側面反映出了這些企業在產業中的“江湖地位”。
而這種產業格局的弊端也在逐漸顯現。
在電動汽車時代,車輛的安全性不再只取決於動力系統,還和智駕系統息息相關。但如果兩個系統來自於不同供應商,就有可能出現不匹配的情況。也許動力系統效能強勁,智慧駕駛系統本身也不弱,卻由於供應商之間的協同研發不足,導致智駕系統不能對動力進行良好的控制,最終事故還是會發生。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傳統上這種系統匹配工作主要由tier one供應商來完成,而現在是由各個整車廠自行負責,如果整車廠不能很好的協調智慧駕駛系統和動力系統供應商的合作,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紕漏。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這種產業協同不足的背後,表明整車廠在產業願景和產業生態的構建和引領不足。
從全球範圍看,特斯拉早在2019年就在講述Robotaxi(無人計程車)的故事,並將特斯拉定為機器人公司,2023年還提出了“宏圖計劃(Master Plan)”。雖然近期馬斯克出了一些昏招,但特斯拉的產業願景無疑仍然有不小號召力。
相比之下,中國車企在車展和新車釋出會上,更多強調的是“效能領先同級”等說法,卻很少談及要怎樣構建未來的汽車產業。比如,幾乎沒有一家車廠在展臺上展示了自己對汽車產業、乃至交通出行產業未來的構想,都只注重推介參展的車輛,結果好好的行業展會變得更像展銷會。
這可能與中國企業相對內斂的文化有關,擔心“槍打出頭鳥”。但要知道,之前產業的發展還可以靠大家自發的努力,現在產業已經進入新階段,決定勝負的不僅是產品和技術本身,更取決於企業領導力、產業生態的協同,以及對未來產業的前瞻預測。
此時,我認為,獲利越大的公司,就越應該勇於承擔起領導責任。
一方面,龍頭公司要有遠見,能夠預見產業的發展趨勢,提出令人信服的發展藍圖,哪怕制定更高標準的安全測試流程與標準也是可以的嘛。
另一方面,龍頭公司要展現領導力,明確告訴大家未來的趨勢,並指引大家的行動,當然產業的公平以及成長性也很重要,這樣產業鏈各方才願意跟隨領導者,為長遠發展暫時犧牲短期利益。而發個郵件通知供應商每年必須降價10%的行為就太過強勢了,失掉了領導者的氣度。
現在,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以智慧化為核心的關鍵轉型期。中國車企要從“市場巨人”變為“產業領袖”,需要新的戰略思維和敘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整合產業生態,才能逐步解決安全、技術佈局、行業內卷等問題,最終實現中國汽車產業從“大”到“強”的跨越。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再做個廣告,最近AI工具發展得很快,已經可以讓你實現零程式碼開發了。上週日,我們的前哨AI小課也講授瞭如何用響指和釦子空間等熱門工具,來製作小遊戲和應用,相信一定會對你有很大幫助!快快掃碼報名吧!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中國汽車車型銷量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