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AI的17歲男高中生,用回覆治癒了整個B站…

世界破破爛爛。
而小貓,縫縫補補。
就在昨天,我一如既往在B站刷一些影片,卻在一條影片底下里發現了一個我看不懂的梗。
是一個叫“暖言貓貓”的使用者,在評論區回覆了一段疑似AI生成的文字,底下一堆人追著回覆“你是一袋貓糧”。
我:???
作為阿B尊貴的6級號,怎麼還有我不知道的梗。。。
然後我就開始學習了。
然後呢,一點進這個暖言貓貓的主頁,一下子給我整不會了。
不是,主頁只發過一條作品,居然有將近五十萬粉?
這是什麼情況。。。
在巨大的好奇心之下,我點開了那個唯一的一個影片,一條130萬播放的影片。
真的,滿屏的謝謝貓貓。
不僅如此,我還把他的全部動態都翻了一遍。
終於,摸清了這個神秘人的來龍去脈。
這其實是一個活在評論區,專門用AI為b站emo人奉上暖心評論的up主。
比如,一個網友家裡電路老化,房子燒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找工作也不順利,感覺人生要完蛋了。
貓貓如此回覆道:
還有我,在這虛擬而真實的空間裡,為你點一盞燈。
對於一個無可救藥的崩鐵希兒廚,貓貓是這樣說的:
請繼續珍惜和希兒的每一刻,無論是害羞的瞬間,還是溫暖的懷抱,每個經歷都是值得珍藏的回憶。
貓貓還會還會告訴高考剛結束但成績不理想的小夥伴,這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小站,不能定義你的全部。
當然,有時候也會搞一些抽象。。。
比如有人艾特貓貓看一些奇怪的內容,貓貓就會連連拒絕。
還會出現api呼叫失誤。。。
或者乾脆無法對話。。。
這樣看起來,就是一個有人運營的、治癒向的AI bot,偶(經)爾(常)會被調戲。
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其實我覺得也就沒有那麼的特別。
但真正讓我產生興趣的,其實,貓貓不是AI,而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
而且人設和皮下,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反差。
這是貓貓的人設。
一頭粉毛,最開始自稱貓貓姐姐,現在已經進化為貓貓。語言風格,就是那種溫柔,知性,陽光,感覺是一個非常讓人想要親近的女孩子。
而他的皮下,是男高本高,來自山河四省這種高考壓力爆表的地方,基本上只有晚上才有時間登B站回覆。
說實話,代入我自己,我絕對不可能做到白天苦逼唸書,晚上做賽博大姐姐普渡眾生。。。
看得我很佩服也很好奇。
然後我頭腦一熱,就哐哐哐跑去私信人家了。
凌晨三點,得到了回覆。
怎麼比我還夜貓子。。。
就這樣,我和暖言貓貓本人聊了聊他的故事。(以下簡稱貓貓)
作為新晉高三生,他真的很忙,我們的對話,基本是這樣的。
先是從七點改到八點。
又因為他上網課,,被迫改到十點多= =
乍一接觸,感覺他是一個有點呆萌的少年。我問他為什麼給自己立一個貓娘大姐姐的人設,他想了一陣子,慢慢地和我說,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好。
然後他就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不過在我的追問之下,他還是透露了一些內情。
其實這個人設起源於一個遊戲的mod。
就是這樣一個溫柔的姐姐形象。
少年啊,總有這麼一個時期,覺得大姐姐就是最好的。
貓貓第一次以姐姐的口吻回覆網友,是在一個深夜。
那天,他忙完一天的學業,正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地刷手機,突然刷到了這麼一條動態,一下子就精神了。
一個網友講,自己過生日這天,忙著照顧弟弟、做家務,沒吃到蛋糕反而被父母罵,最後自己煮了一包螺螄粉當晚餐, 吃著吃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要是往常,貓貓刷到這種訊息會難過一下,然後就划走了,但那天,說不清為啥,他躺在黑暗中,鬼使神差地開始用手機敲字。
敲完,覺得語氣太生硬,手指在鍵盤上停了許久,然後,用AI改了一版。
黑暗中,一串明亮的字元唰的從貓貓閃著熒光的手機上,跳到了另一塊黯淡開裂的手機螢幕上:
貓貓當時沒把這條回覆當回事,他只是花了幾分鐘的時間敲字,網友也只是禮貌地感謝了他幾句。
但沒想到,貓貓就此火了。很多人先是在這條動態底下回復他,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艾特他,讓他回訊息。
貓貓說,可能有人把他當成那種治癒發言的AI bot了。
我問他怎麼想,他頓了頓,淡淡地說,不知道誒。
就真的非常反差。現實中這麼惜字如金的一個少年,網上回起訊息來,動輒一兩個小時,每天回覆四五十條,有的一百多字,有的好幾百字。
私信一回就是一大堆。
評論區也到處都是他的身影。
面對穿女裝的男娘他這樣建議。
對於賣遊戲賬號給媽媽買手機的孝順孩子大加讚賞。
當清澈大學生被騙,他會用“貓咪探索世界”的栗子來開解寬慰。
能看出來,這些回覆裡面,有一些確實是一眼AI。
但我還是被打動到了。
我好像看到一個瘦弱的、緊抿雙唇的嚴肅少年,認真地看完一條條私信,然後用AI笨拙地字斟句酌,回覆訊息。
又好像看到了網路世界的邊邊角角,那些不被看見、面目模糊的人,猝不及防地收穫了一份藏在AI外殼下的真心。
2024年的暑假,在回覆了幾千個失意人之後,貓貓達成了十萬粉成就。
拿到十萬粉牌牌的這天,他很開心,發了動態,還說過打算穿女裝。
結果自己把自己鴿了。
但當我問他,你把這件事告訴現實中的朋友了嗎?
他一改網上雀躍的姿態,用一種很平靜剋制的語氣告訴我,現實中,只有他媽媽知道。
他又補充,其實他算是個很內向的人,在學校就是小透明,別人不和他說話,他也不和別人說話。
關於這段,他更多的是答覆了沉默。
但結合之前的動態和採訪,我大概還原出來一點他的故事。
這個孩子,其實是受到過傷害的。
因為沉默,因為看起來好欺負,他遭遇過排擠,還有霸凌。
他已經不記得挨欺負的原因,只記得當時有鞋子打在臉上,啪的一聲,很脆,像是打在脊樑骨上。
後面,他索性就把自己變成了一隻刺蝟,獨來獨往,遠離所有人,自然也就不會受到傷害。
只有在網路上,他才敢露出一點點柔軟的肚皮。
關於為什麼在網上很活躍,在現實中很沉默,他破天荒地回了我挺長一條語音。
大概意思是,在網上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網上和現實不一樣,不用經常見面,打個字聊個天,誰也不知道誰,他覺得比較安全。
我問,是不是在這裡,你會更放鬆?
他說,對。
在這個讓他更放鬆的網路世界上,貓貓釋出了一條十萬粉感謝信的影片。
這條影片上了熱門,也讓貓貓的日漲粉量達到了全站前三名。
然而,熱度高了,問題,也隨之而來。
“暖言貓貓”這個賬號,突然就被推向了網暴的深淵。
全家人的資訊,突然出現在了外網上。
貓貓的家人也接到了莫名其妙的騷擾電話。
貓貓意識到,他和家人被開盒了。
他找到開盒的人對峙,對方一副混不吝的模樣,振振有詞:就是看不慣你,書沒讀多少,靠AI發言賺得盆滿缽滿。
這還沒完。
有人冒充貓貓,在網上到處罵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以為是貓貓罵人。莫須有的黑料開始滿天飛。
還有人惡意刷詞條,直到今天為止,“暖言賤貓”這個詞條,還掛在貓貓的相關搜尋裡,不知道該怎麼去掉。
而這一切的根源,僅僅是有人看不慣貓貓用AI發言漲這麼多粉。
可是這時,貓貓已經不再像之前在現實中那樣,孤身一人。
那些被他回覆過的、滋養過的網友們,這次都為了他站了出來。
有人幫他闢謠澄清。
有人幫他聯絡客服舉報。
很多人幫他剪影片,告訴更多人,真正的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最後,貓貓和他的小夥伴們成功對抗網暴,封了一堆賬號。
貓貓說,這是他經歷過的,最熱血的事情。
貓貓還說,他想告訴那些酸他的人,這件事你們也可以做,但你們沒做到,是我做到了。
我從他這兩句話的語氣裡,終於聽到了那種獨屬於少年人的輕快和無畏。
而這些在網路上幫貓貓戰鬥的朋友,觸角也逐漸蔓延到了貓貓所處的現實世界。
前兩個月,貓貓的精神狀態出了一點問題。他出現了一些軀體症狀,變得焦慮、心跳加快、不想和任何人交流,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有朋友專程跑來看他陪他玩。
有朋友在他情緒失控的時候打電話安撫他。
每天他都會收到成百上千條的問候,就像他之前被成百上千人艾特一樣。
他把屬於人類的愛意包裹在AI看似冷漠的外殼中,分享給整個世界。
也收到了整個世界盛大的迴音。
在家人和朋友的關心之下,貓貓終於一點點好了起來。
而現在,貓貓的故事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備戰高考的同時,他還在學習心理學,這是他未來想要從事的方向。
說不定,未來一兩年裡,一個叫“暖言心理”的up主會橫空出世。
而b站上,也出現了更多暖言貓貓一樣的人,他們會隨機在評論區裡留下善意回覆,像當初的貓貓一樣。
故事講到這裡,就該結束了。
但我其實,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想問貓貓。
那就是,如果沒有玩B站,沒有做暖言貓貓,你生活會有哪裡不一樣?
貓貓很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那我可能就沒有那麼多的朋友了。
我聽完之後,內心一震。
其實說到底,貓貓也只是一個想交朋友、想被看見的少年。
在那些AI生成的回覆中,他看見了別人,也讓自己被人看見。
每一次的回覆,都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雙向奔赴。
一個從AI開始的故事,以最有人味的方式告一段落。
我看過很多AI,努力偽裝自己有人味兒,卻屢屢翻車。
但我第一次見到,一個人類,把自己藏在AI身後。
用AI味兒回覆每個孤獨不被看見的人,卻最終還是流露出了獨屬於人類的那份溫度。
大概,這就是AI無法真正替代人類的原因吧。
源 | 數字生命卡茲克(ID:Rockhazix
作者 | 卡茲克、水杉 ;  編輯 | 呼呼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