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學生,以宣揚“虐貓”為榮

隱秘的虐貓現象,雖上不了檯面,但生命力異常頑強,在陰溝裡綿延不絕。
本以為他們大多現實中不太如意,無力反抗生活,只能凌虐弱小。
沒想到,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的年輕大學生裡,有不在少數的一批傢伙,把這種行為當成表達自己叛逆的流行符號。
他們在頂級學府里拉幫結派,註冊賬號,形成社群。
真虐貓的膽子他們不一定有,但借虐貓的資訊刺激其他人,甚至“刺激抑鬱症患者”的膽子他們不光有,而且很大。
如果不是實習妹妹給連結,小白我也不會相信,這是某個985大學學生自發形成的組織。
致力於舉報投餵流浪貓的學生,這倒並不是完全沒有理由,畢竟流浪貓的確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但他們其他的動作,我只能認為這些不過是他們用來掩蓋自己齷齪心思的藉口。
比如慫恿“搞掉貓”,還有上面說的,讓他人用虐貓的描述來刺激喂貓人。
再比如,華中農業大學曾有學生被發現毒殺多隻流浪貓,併發朋友圈炫耀。
對生命如此赤裸裸的惡意,他們卻認為此人不過是網暴的受害者,併為這傢伙出謀劃策,讓他開具睡眠障礙證明,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對於指責,他們也振振有詞。
比較上得了檯面的有幾點。
比如對動物的“雙標”,一邊愛貓一邊吃豬肉牛肉。
以及百口莫辯後說的法無禁止即可為。
這裡首先明確一點,就是為虐貓搖旗吶喊者最喜歡用的滑坡謬誤。
我反對虐貓≠我喜歡貓≠我認為貓是人爹
宰殺和虐殺完全是兩回事。
虐貓,本質上是一個人去凌虐比他弱小的生命並以此為樂。
物件是貓,只是因為他們膽子小。
去年一位徐同學考南京大學的研究生,總分第一,但複試因為“思想品德不過關”被刷。
因為他不光虐貓,還公然傳播自己的虐貓影片。
當時還有不少人給他叫屈,認為懲罰影響了他的人生,他還年輕,過了。
說這話的人,肯定不知道他引以為豪的手法——
活剝,火燒,窒息,攪拌機絞碎,剁除貓四肢餵給貓自己吃。
他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捉到三隻流浪貓,宰殺後,去內臟去脊椎,做了一道紅燒貓肉。
這跟殺人狂的心理有什麼區別?
您還別說,殺人事實上正是徐同學的第一志願。
他的名言,美女就是要殺了才好啊。
但考慮到法律不管殺貓但管殺人,他調劑到了虐貓這個第二志願。
但糞海摳金,徐同學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人味。
比如他知道也承認自己虐貓是不對的。
還有一些人,明明是內心陰暗,卻總要嚷嚷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像是上面說的流浪貓會破壞環境,確實應該引起重視。
想制止流浪貓氾濫,有無數正規的方法,可以呼籲健全養寵制度、規範棄養行為,也可以普及TNR,遏制流浪貓的繁殖。
他們選擇“搞掉”。
哦不對,是暗戳戳躲在背後慫恿別人。
焉壞。
也許是他們在這個話題裡,找到了現實生活裡找不到的認同和歸屬感。
他們把虐貓的圖片影片發在網上,在對話中確認彼此對流浪貓共同的恨意,稀釋自己的罪惡感,來獲得一種“正常人”甚至“正義之士”的幻覺。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年,網上突然出現了一種叫“愛貓TV”的影片。
點開一看,都是些貓咪受傷、被虐、甚至死亡的殘忍獵奇向影片。
這些影片都是在正規平臺上釋出的,因為釋出者非常雞賊,其實並不是人類主動虐貓,而是貓自己“作死”或“不幸”。
比如貓咪痛毆鏡子裡的自己、在高樓邊緣掉下去、流浪貓被野獸捕食……
還有一些人,會把自己虐貓隱秘的藏在影片裡。
為了規避稽核,他們搞出了一整套的黑話。
他們管這個叫“愛貓梗”。
“小貓發燒了,給它喂點感冒藥吧”,感冒藥貓吃了會中毒。
“四驅改後驅”,指的是虐貓人將貓的前肢折斷。
“洛杉磯改車王”則對應著為肢體斷裂的小貓裝上義肢。
而“拆車”的意象就更加殘酷,無法細說。
你說他們真的對貓有多大恨意嗎,我看不見得。
貓只是承載他們恨意的一個載體,恨貓,並不能證明他們真的會愛人。
當“愛貓tv”被全網封禁後,他們便開始看起了“愛人tv”,即所謂的“矯正機構”抓“精神小夥”的影片,以此為樂。
虐貓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施暴後躲在角落處,看著人們為此悲傷、憤怒卻無可奈何,才是他們快感的真正來源。
自己的生活不幸福,於是把貓視作偷走自己幸福的小偷,只能用虐貓來博取一點關注;
自己的人生不成功,於是把愛貓的人當作假想敵,幻想著能透過虐貓獲得掌控別人的權力;
來自“敵人”的恨與同好的追捧,都是一種春藥。
現實裡唯唯諾諾,網路上囂張狂妄,對強者俯首帖耳,對小貓重拳出擊。
弱者揮刀,只會向更弱者。


來呀 一起搞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