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源:公眾號“穀雨星球”
lD:guyujihua2021
大家好,我是小樹。
如果說現在最火的人是什麼,一定是哪吒!
他憑藉不認命的態度,不僅攪翻了東海龍宮,還把中國電影業攪得紅紅火火。
僅僅9天,《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超60億,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第一。11天后,票房突破67.922億,超過《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票房成績,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

大家都在打趣,導演餃子這幾天最後悔的事,可能是做出了票房每增加1億,就要親手畫一張畫的承諾。
如今票房一路飆升,餃子7天狂畫50張破億海報,有時候1天就得連更五六張,根本畫不完。
而更令人燃起來的是,從《黑悟空》、DeepSeek到《哪吒》,是中國新生代年輕人為了夢想不顧世俗「偏見」,不走「正確的路」,用極致的熱愛闖出了一片天。
王爾德曾寫下這樣一句話: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年輕人什麼都懂。
如果說《哪吒》只能告訴我們一件事:在越來越「衡水中學」模式當道的社會里,讓我們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哪吒出海,翻譯成英文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01

用一年死磕10秒特效

相比《哪吒1》,第二部有一連串驚人的資料:
它匯聚了國內外100多個團隊,4000多名工作人員,用1900多個特效鏡頭,加10000多個特效元素,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死磕了出來,特效鏡頭就比《哪吒1》的全片鏡頭總數還多。
餃子在圈中是出了名的完美主義。和他合作的人都是又期待,又害怕。
比如,製作人會怕他。
在電影劇情中,有一處的場景是,有成千上萬的海妖從半空中傾瀉而出。因為劇情設定,每一隻海妖身上都得拴上鐵鏈。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特效人員接觸過這樣的任務,這導致從溝通到製作都需要很長時間。
對於製作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能不能壓縮一下鐵鏈的製作週期,等來的結果就倆字:不行。
餃子說,「那些鐵鎖鏈,我是完全不能放水的」。因為一旦放水就會破壞劇情,這是他不允許發生的,製作人只好不再有異議。
後來,為了實現鐵鏈這一個元素,團隊死磕了整整4個月。

還有哪吒中穿心咒的畫面。
為了讓觀眾能感受到更真實的疼痛感,導演用真人來回測試找靈感。又因為重塑肉身後的哪吒是藕粉做的,餃子想讓他的身體被撕裂後呈現出岩漿流體狀,不僅如此,連著600塊碎肉、甚至頭髮絲和布料都要有撕裂狀,這可難倒了一眾技術人員。
僅僅10秒鐘的特效,花了團隊整整1年的時間。

除了跟他合作的人會怕他,離職後的人也怕他。
這還是來自於《哪吒1》時候的趣事。
當年,申公豹在電影中有一個經典的變身場景,即從人變成豹子頭的形態,導演要求設計師讓豹子頭長毛。但因為餃子對特效的要求極高,特效師打磨了兩個月,始終都沒有透過。最後特效師崩潰了,選擇離職。
眼看特效師沒了,餃子只好再找外包,沒想到,他找的正好是特效師跳槽去的公司。老闆一聽這位特效師以前正好做過豹子頭,於是讓他繼續負責這個鏡頭。
最後,這個特效師在絕望中完成了原定的鏡頭。
談起這個故事,餃子忍不住笑出聲,「如果有人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不曉得,但我曉得,讓申公豹長毛就是他的命」。

02

從醫學院退學
做「沒前途」的動畫

倒回到餃子小時候,他的成長路徑,在外人看來實在是不走尋常路。
餃子從小就有當漫畫家的夢想,對於畫畫這件事,他有強大的自驅力,但因為家裡條件並不富裕,高考後,他選擇了更為穩妥的學醫路。
可是醫學不是自己熱愛的選擇,餃子總覺得心裡很憋悶,常常感覺「有東西在跳,有火在燒,彷彿一頭豬在地震來臨前想要拱圈。」

■餃子很會畫畫,60多張破億海報都是他連夜親手畫的
大三那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同學告訴他有一個叫MAYA的軟體能做動畫,並且效果不錯。想要自學動畫的火苗怎麼也滅不掉,他決定不再勉強自己,開始把所有精力放在自學動畫上面。
他的想法得到了媽媽的支援,畢業後的一年,為了讓自己能真正走進動畫行業,他辭去工作回到家,靠媽媽僅1000元的退休工資養活自己。
700元還房貸,200元買藥,剩下的錢用來買特價菜。

餃子的選擇被街坊鄰居知道後,開始被人嘲諷他是「啃老族」,說他沒有穩定的工作,只知道在家閒混。同齡人也難以理解他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在家創作動畫的行為,甚至有人覺得他瘋了。
母親不以為然,只一味對他說:「你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殷夫人身上也有餃子媽媽的影子
旁人的議論雖然讓餃子覺得難受,但他只想用行動證明給所有人看,自己是能做好作品的,而好作品是需要慢慢磨出來的。
為了讓自己做出心目中的作品,他逼著自己像苦行僧那樣「服苦役」。
將近4年的時間,餃子每天幾乎只有客廳、臥室、廁所三點一線,偶爾出去散散步鍛鍊下身體。他認為「人類的基因層就決定了要經歷長久的痛苦,才能獲得片刻的歡愉,這是誰都沒辦法打破的圈」。
終於,3年零8個月後,他的個人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不僅在藝術和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反戰主題和黑色幽默的結合,也贏得了國內外觀眾和業界的廣泛讚譽。

儘管這部短片並未給餃子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但很多人慕名而來,邀請他做廣告動畫和影視特效。
2009年,餃子和朋友在成都成立了 「餃克力」動畫工作室, 2011年,在光線影業的支援之下,餃子創立了自己的動畫公司「可可豆」。
2015年,一位資方主動聯絡了他,希望能達成電影合作。而這個作品,就是哪吒。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哪吒的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在2019年創造了中國影史票房第三的驚人成績。
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並沒有「恰爛飯」、「賺爛錢」,而是不計成本將投入到了《哪吒2》的創作中,直到5年後才搬上了大熒幕,打破了續作必爛尾的魔咒,創造了中國影史上的票房奇蹟。
「要做好作品,必須打磨,這時間是省不了的,創作者就是要把自己逼到極限。」

■餃子背後還有一批同樣對於創作投入到極限的人,比如哪吒的配音演員呂豔婷老師,為了不讓聲音發粘,不能吃甜的,不能喝奶製品,甚至為了喊出哪吒的氣勢,而需要提前給身體補氣。
03

跳脫「衡水模式」的生存法則

我想,餃子的動人並不在於傳統的成功學敘事,而是在這個「衡水中學模式」席捲的社會里,又讓人看見了希望。
什麼是「衡水模式」?
——靠極致內卷打敗別人走上社會既定的答案,考上名校拿到高薪是童話故事的結尾。
餃子已然有了開局:考入了華西醫學院,再咬牙忍一忍,當上眾人羨慕的醫生指日可待。但是他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年輕人,B站千萬粉絲UP主「影視颶風」的潘天鴻(Tim)。

首先,他的影片內容就夠「瘋」:
比如,一位粉絲私信他,自己高位截肢多年,想讓他們團隊幫助自己「跑」起來。這位粉絲壓根沒想過潘天鴻會回覆他,沒想到,潘天鴻帶領團隊花了好幾個月,用特效讓粉絲跑了起來,讓我們看到什麼叫科技以人為本。

為了在影片中呈現出《山海經》裡的妖怪,他和團隊直接來了一趟全球旅遊。

合夥人暗戳戳地吐槽他,說他為了能容能夠到自己想要的標準,成本控制不住的事經常發生。
憑著這股不設限的勁頭,他連續5年獲得B站百大UP主稱號,成了100餘名員工的老闆,影視颶風的創始人。作為一位96年出生的自媒體創作者,其賬號影視颶風在B 站上的粉絲量即將突破1000萬,全網粉絲量則達到了驚人的2000多萬。

縱觀他的成長曆程,他和導演餃子有相似的地方:同樣有強大的內驅力。
他在留學期間,發現自己對影視創作特別感興趣,就讓自己每天自學做影片長達十四五個小時,每天觀看長影片教程超過20條,一年內累計觀看教學影片超過2萬條。
當時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400英鎊,他省吃儉用,花在了買器材和買課程上,為了有更多錢,他業餘時間去拍照片賺錢。
回想那段時間,過得挺苦的。

遠到潘天鴻和餃子,近到身邊的孩子,經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優秀的人往往都有非常統一的優點,那就是他們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有著超高的自驅力和執行力。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羅納德·弗格森和資深記者塔莎·羅伯遜歷時15年,採訪了超過200名成功人士及他們的家長。將這些孩子的成功經驗寫成了一本名為《高成就孩子的教養法則》的書。
因為她發現,這本書中採訪的大量高成就人群中,無論他們的種族、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教育水平如何,家長們都有一套高度相似的教育方式:
他們認為,孩子的成功=熱愛激發的使命感+自驅力+才智(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熱愛源自發自內心的號召,不然只會培養出被外界驅動的「空心人」。
《優秀的綿羊》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曾在耶魯大學做了24年的教授,他發現在包括頂級大學在內的系統培養下來的學生成績好,排名靠前,但是同時又充滿焦慮、對未來一片迷茫。
在推崇優績主義過程中,卻扼殺了他們自主選擇的能力。
他們被包裹在巨大的金錢和權力誘惑裡,他們擅長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這種一味追求世俗成功的教育,往往以犧牲心理健康、個人興趣為前提,甚至會一度陷入焦慮、抑鬱和自我懷疑。
畢竟成功的路只有一條,成功的模式只有一種,每個人都大機率成為了獨木橋上的犧牲品。

無數個像餃子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衡水模式」該變了:
在一個多元社會里,成功的路徑也是多元的。誰先認識到這一點,誰就能走得更遠。
潘天鴻的父親就是這麼引導兒子的,見兒子是真的熱愛影片,就選擇支援他。2015年,潘天鴻20歲,父親就建議他開公司,讓他有了更大的格局和遠見。
從創業虧損,到做出第一個爆款影片,再到對公司模式的不斷除錯,父親都在身邊當他的參謀。
如果父母有這樣的閱歷和遠見,鼓勵並陪伴孩子追求自己的愛好,將其變成職業選擇,自然是上乘的。
但哪怕最普普通通的爸爸或媽媽,只要發自內心相信孩子,不將家庭拖入「衡水模式」中,世界上原本就有的無數條路,會自動展露在腳下。
如果餃子爸媽說:「做動畫沒前途,不如先當醫生吃上飯,等安穩了再去追求夢想」的話,這個世界上或許就會多了一個不快樂的醫生,少了一個內心豐盈的動畫人。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