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老朋友帶著五年級的兒子找到我,說他兒子最近在看我的公眾號,發現有一道題的想法和我給的答案不一樣,題目是這樣的:
圓桌旁有12個座位,編號分別為1到12號。有12個人入座,A和B必須相鄰,不同的排座位方法有多少種?
他兒子的想法是分兩步走:
第一步把A和B捆綁看作一個合體人,有兩種方法;
第二步是11個人圓桌排隊,有11!種排法。
緊接著,他兒子口中唸唸有詞,“分步驟用乘法”,然後直接就得到了答案是2*11!種方法。

我告訴他兒子:你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如果是直線排隊,那你這種方法沒錯;但現在是圓桌排隊,所以方法完全錯誤。
正確的做法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也是把A和B捆綁看作一個合體人,有2種方法;
第二步是再給A和B捆綁之後的合體人找座位,有12種方法;
第三步是給剩下的10個人排隊,有10!種方法。
根據乘法原理,可以得到正確答案是2*12*10!種。他兒子的錯誤出在沒有認清圓桌排隊時合體人有12種坐法,直接套用了11!這個公式。

我給朋友的兒子講了半天,發現他依舊有些似懂非懂,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同事的兒子只知道11個人排隊就是11!,因為機構老師就是這麼說的,而且要求他們背下來,但對11!的原理和來由卻沒理解透徹。
很明顯,朋友兒子的問題出在只學會了套路,卻沒有學透原理,所以一到這種帶有迷惑性的問題就出錯。
不要覺得小學還早,因為只學套路不吃透原理是一件很輕鬆的事,而人是有惰性的,一旦習慣了偷懶和輕鬆,就很難適應深度思考。到了初中,這種壞習慣會阻礙成績提升。
現在的中高考強調的就是反套路,裡邊有很多創新性的問題,如果吃不透原理,在考試時很容易丟分。

而在理解很多問題的原理後,能進一步實現的重點是:數學概念的深度理解。
這也是今年高考後,官方評析的重點。
以下面這幅圖為例,數學的學習和研究,開始於最基礎的概念,比如數學的定義。

從這些原點起步,經過推理的過程,我們得到了一些數學的定理、公式,產生了一些相關的問題和解題方法。
我們上文提到的有些老師不講原理,其實就是缺乏了這個推理的過程,直接給出結果。
而如果是經過完整的推理過程,理解知識的原理,並進行足夠的訓練之後,又能進一步地回頭理解源頭的概念,實現學習的閉環以及理解層面的躍遷。

比如,我們在做一次函式的平移這種題型時,不是對平移的變換法則死記硬背,而是真真切切地對比感受了變換前後,變數之間對應關係的變化,細究了這種變化對解析式產生的影響;
在經過一定的題目訓練,就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函式是兩個變數的對應關係”,從而領悟出這個法則並非一次函式獨有的法則,它對二次函式乃至更多函式都是成立的。
今年高考後官方評析的第一點“深化高考內容改革,加強基礎型考察”中,著重強調的就是: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構成數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石和框架;引導中學注重概念教學,夯實學習基礎;對高中數學的核心概念進行了重點考察公眾號:中國教育報權威釋出!2025年高考數學全國卷試題評析
所以簡單來說,科學的學習方式,是先“把書讀厚”,所有重要的推理過程必不可少,不能一帶而過、機械記憶;
之後再“把書讀薄”,經過深度地思考和訓練之後,回頭再次理解基礎概念的核心內涵。

而在深度理解多個相關概念之後,又可以建立起它們之間的聯絡,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實現官方解析中強調的另一點:融會貫通。
比如,在不斷深入理解“函式是兩個變數的對應關係”這個概念後,可以發現“函式”與“找規律”、“數列”之間的聯絡:

“找規律”進行抽象化,可以得到“數列”;“數列”再進行拓展,能得到“函式”。
這樣的話,可以把小學、初中、高中不同模組的知識串聯起來,更加深度地理解數學概念,也有助於解決困難的問題。


那麼如何從小學開始,就養成重視概念、原理學習的習慣?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採用費曼教學法,讓孩子把學到的東西講出來,講給父母聽。如果能講明白,就一定吃透了原理,不會存在囫圇吞棗的隱患。不過,這種辦法雖好,卻太費家長,而且孩子也不一定願意配合。
第二種辦法是嚴格挑選培訓機構,家長注意多聽幾次課,看看機構老師是否存在急於求成、只講套路不講原理的問題。這種坐法雖然也費家長,但比第一種要輕鬆很多,唯一的問題是對家長挑選機構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如果問我哪家機構好,我會推薦“牛油果數理思維”,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概念、深究原理,注重要求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和技巧背後蘊含的原理。
掃碼諮詢詳情
給學霸的小初高數理課
「牛油果數理」
↓↓↓

或許有人會問:牛油果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首先,重點的核心知識會在教材開頭“牛油果為什麼”的板塊中展現,帶領孩子理解重點知識的來龍去脈。
例如探究:
為什麼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為什麼除以一個分數等於乘它的倒數?
為什麼一個數各個位之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為什麼負負得正?

其次,除了基礎知識點,牛油果的老師們還對典型例題都採用了“蘇格拉底引導式”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理解自己吃透。
比如對文章開頭提到的加乘法原理,牛油果的教材是這樣拆分成幾個小問題,進行一步步引導的:

而且為了講透原理,並且實現不同模組的融會貫通,牛油果的課程體系打通了很多小初高知識,也為學有餘力的小朋友提供更適合的教學進度和內容。
孩子在完成牛油果Level-5的內容時,中考試卷基本就能夠達到優秀的水平。
而經過來自清華大學、牛津大學、康奈爾大學創始團隊的多年打磨,這套面對學霸的小初高一體化的6級課程體系,也幫助很多孩子進入了重點名校,以及「丘成桐少年班」,課程也被新華社、光明社、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報道。



說的再好,也不如親身體驗。
牛油果數理暑期的課程已經逐步開放,面向幼兒園大班至5年級的孩子。
因為線上小班研討制的設計(每班僅10個孩子),名額有限。如果孩子數理能力較強,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聯絡以下班主任老師報名。
掃碼諮詢詳情
給學霸的小初高數理課
「牛油果數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