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進行時」是創業邦推出的原創報道欄目,旨在挖掘中國創業公司出海的故事。以獨特視角和深度報道,展現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拼搏與創新。
作者丨薛皓皓
編輯丨關雎
圖源丨Midjourney
當國內短劇剛剛告別野蠻生長,短劇出海之戰就已經打響。
“國內短劇市場開始捲起來了,無論內容打磨還是製作水準都在水漲船高,不少專業影視公司已經入局,規範政策出臺,抬高了競爭門檻,原本一些非專業的,製作粗糙的團隊已開始出局。”短劇製作商上宇傳媒創始人齊鵬宇說。
與此同時,短劇出海之風愈演愈烈。SensorTower顯示,今年3月中國非遊戲APP的海外收入榜中,有5款短劇APP排名前十。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於近期公開表示,短劇出海企業已超200家。
多家網際網路大廠近期的高調入局,進一步點燃了短劇出海賽道。崑崙萬維於去年末宣佈出資5億美金,投資1000部海外本土短劇。字節跳動推出短劇APP Melolo,依託TikTok流量優勢,率先聚焦東南亞市場。

製作方追逐爆款
一部名為《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離婚的億萬富翁女繼承人)》已獲得3500萬美元的海外票房,重新整理了北美短劇市場的記錄,而該劇的成本不到20萬美元。這意味著該劇收益或超170倍。
該劇是由旅程娛樂創始人高峰指導,講述的是女主角遭遇婚姻背叛後離婚,意外發現自己是頂級富豪的繼承人,並揭示出身世秘密。

“千萬美元級只是行業中極少數的成功案例,海外原創短劇的利潤穩定在10%已經不錯了,大部分專案甚至虧本。”凡酷文化出海業務負責人梁洪蘭表示。“但是這並不妨礙國內團隊去海外淘金,因為海外市場尚處培育期,也是市場發展趨勢,況且爆款的誘惑力太大了,大家都覺得自己將是下一個收穫爆款的幸運兒。”
相比於電影、電視劇等傳統長劇,短劇的製作節奏更快。劇本創作需一個半月,拍攝僅需一週,後期要一個月以內。這種快節奏的製作週期,使得一家中小型短劇製作公司每月可生產5~10部原創海外劇。
另外,在內容層面上,短劇更注重“爽感”。“短劇的劇情節奏快,內容注重爽感,這是短劇給予觀眾的情緒價值所在。”齊鵬宇說。
追逐爆款,必須要貼合海外觀眾的審美口味。為此,不少短劇製作團隊會挑選符合當地市場的劇本題材、當地的演員、當地的拍攝場景等。凡酷文化的海外產品目前主要面向北美觀眾,他們選擇契合的當地團隊,並已在洛杉磯和溫哥華設立分公司,開發迎合北美口味的劇本,並招募當地演員進行實地拍攝。
“劇本題材會傾向於霸總、黑幫、甜寵等方面,當前的北美女性觀眾也愛看,此外也有開發狼人、吸血鬼等題材。”梁洪蘭表示:“我們會在當地選演員,每次拍攝都要過數百份簡歷,簡歷背景比較多元,有表演愛好的人,剛從表演學校畢業的人,未獲得長影視劇工作機會的人,都來報名。”

相比於拍攝,選到符合北美口味的劇本更具挑戰性。“製作團隊必須從題材,劇本紮實度,吻合短劇節奏等標準,去權衡一份劇本是否合適北美觀眾的需求,目前而言這是最難的。”梁洪蘭說。
做出爆款,控制成本也很重要。業內普遍認為,製作海外短劇的成本比國內短劇高,其中大部分花在人力上,包括演員、導演、場務等員工的薪酬。以演員為例,國內演員一天收入可能為四至五千人民幣,北美演員一天收入可能為四至五千美元。“從整體制作成本看,人力成本佔比最高,可佔3~6成,其餘成本構成會更加細碎一些。”梁洪蘭表示。
對於這些短劇製作商而言,製作成本居高不下,就難以賺到錢。有出海北美經驗的短劇製作方坦言,做了幾個月下來,投入產出比並不高。
為了降低成本,不少公司正嘗試在國內拍攝面向海外市場的原創短劇。當前的橫店影視基地正承接這部分的拍攝需求。此外,位於海南陵水的海風國際影視基地正在承接短劇出海的拍攝需求,該基地擁有90多個主題場景,可提供內容、拍攝、運營、後期、發行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國內拍攝可降低整體拍攝成本,缺點是國外演員資源較少。
要上線製作完的短劇,這些短劇製作商必須和短劇APP合作。目前,短劇製作商往往透過收取承製費和激勵費的方式,和海外短劇APP合作。“短劇APP向製作方支付短劇承製費,並根據短劇最終收入,向製作方支付一定比例的激勵費,具體比例因專案不同而不同。”梁洪蘭透露。
少數製作商會和APP採用“對投”進行合作,即雙方(可能引入第三方)共同投資製作短劇,獲得收益可進行分成。不過,這種方式需要製作方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只有海外爆款短劇經驗的製作方才願意嘗試。

短劇平臺競爭加劇
今年3月,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在大會上表示,短劇出海企業已超200家,前5家的市場份額達70%。其中頭部公司有ReelShort、DramaBox和ShortMax等海外短劇APP。不過,在這初期且尚處培育期的賽道,留給後來者的機會眾多,2024年末,字節跳動和崑崙萬維就高調進入這一賽道。
在這些海外短劇平臺,ReelShort發力最早。ReelShort是中文線上旗下的子公司,它於2022年釋出,初期鎖定歐美的短劇市場,經過1年多的發力,2023年中,一部《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我億萬富翁丈夫的雙重生活)》引爆北美市場,單月收入超350萬美元,一度登頂美國APP Store娛樂榜。

該劇講述的是女主角被迫嫁給一位富家公子,這位富家公子因入獄被外界認為是失敗者,然而他卻隱藏了自己億萬富豪的身份。
ReelShort的成功吸引來更多企業參與其中,2024年參與短劇出海的企業更多了,這年也是短劇出海元年。由於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ReelShort至今佔據著短劇出海的頭部位置。
短劇內行人的品牌創始人顏敏認為,ReelShort憑藉著先發優勢,搭建了成熟的“in house”(自建短劇製作團隊)團隊,並且其平臺上的大部分短劇由“in house”團隊製作。擁有專業的“in house”團隊成為ReelShort保持著的一大優勢。

當ReelShort率先佔領北美短劇市場後,點眾科技旗下的DramaBox則在東南亞市場依靠譯製劇打出一片天。DramaBox把國內爆火的短劇進行翻譯和配音,推向東南亞市場,其譯製劇佔總體數量近9成。透過這種方式,DramaBox在東南亞市場站穩了腳跟。目前,該公司正在積極開拓日韓市場。
如今,ReelShort、DramaBox和ShortMax在短劇出海賽道的頭部效應已經顯現。根據點點資料,這三家的2024年使用者付費收入分別達到1.3億美元、1.5億美元和0.8億美元,佔該年行業整體付費收入60%。“使用者付費是這些APP的主要收入來源,另外的商業模式,例如廣告,還在探索中。”顏敏認為。
由於市場尚處於早期擴張階段,市場格局並不穩固。科技大廠的入局正攪動這一賽道的競爭格局。
2024年11月,字節跳動宣佈短劇平臺Melolo率先在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上線。Melolo主打免費模式,除了合作方的短劇外,還有自制短劇,宣稱短劇中的角色符合當地人的審美。有訊息稱,近期字節跳動也在進軍歐美市場,它正在國內拍攝面向歐美市場的英文劇。

同樣是去年11月,上市公司崑崙萬維也高調錶示,公司將出資5億美金,投資1000部海外本土短劇。目前,崑崙萬維已經上線三個定位各異的短劇APP:付費訂閱平臺DramaWave、免費短劇平臺FreeReels和AI短劇平臺SkyReels。
崑崙萬維披露的2024年報顯示,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已達1.2億美元。顏敏表示,崑崙萬維作為後來者,為了佔領市場,在採購譯製劇和海外本土劇時,更加大方出錢,因為它希望透過購買高質量內容來吸引流量。不過崑崙萬維正暫緩此前的大規模擴張節奏,進行業務覆盤中。

對於字節跳動和崑崙萬維的強勢入局,ReelShort、DramaBox和ShortMax的護城河有多寬?
顏敏認為,三家作為早期入局者,在理解本土化、團隊經驗積累、使用者資料沉澱等方面還具備著競爭優勢。“除上述方面外,這些APP踩到了早期短劇出海的紅利,包括版權購買容易、流量扶持、APP上架稽核松等,而後來者可能可能需要踩一遍短劇出海路上的各種坑。”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短劇比其它國家的產品更有競爭力。陳瑞卿表示,現在10家做短劇的公司中,可能8家是中國公司。“短劇是中國人發明的,並且中國更勤勞,其它國家一天只工作7、8個小時,中國人一天能工作16、17個小時,這是中國短劇出海可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梁洪蘭表示。
但是,美國、德國、韓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國家企業已經進入短劇這一賽道,也想在短劇市場分塊蛋糕。陳瑞卿談道,許多國家的同行每天都在研究,為什麼中國的短劇做得好,所以未來會有更多國家企業加入,短劇出海可能面臨著更激烈的國際競爭。迪士尼、漫威等好萊塢大廠也許也會入局。

出海去哪?
DataEye資料顯示,美國是海外短劇收入最高的國家,2025年第一季度,來自美國的收入1.6億美元,其收入規模是第二名日本的4倍。ReelShort、DramaBox等頭部平臺已在美國市場佈局2~3年。美國人保持著對影視內容付費的習慣,遇到喜愛的短劇作品,也會傾向於付費購買。《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My Billonaire Husband’s Double Life》等爆款均來自美國市場。
頭部企業重點佈局美國市場,讓美國短劇市場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甚至有人認為美國市場已經接近紅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市場尚且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天花板還很高。“我們在國內驗證了短劇需求的真實性,並且評估美國也同樣具備此類內容需求趨勢,只是需要花資源與實踐去培育市場。”梁洪蘭說。
東南亞是短劇出海的又一大市場。雖然東南亞觀眾並沒有像美國觀眾一樣,具備強烈的付費習慣,但是他們的文化審美和中國比較接近,這讓不少國內爆款短劇,透過譯製方式進入東南亞市場,一樣受到熱烈歡迎。DramaBox透過向東南亞市場提供譯製劇而打開了當地市場,並且目前賺到了不錯的利潤。

有業內人士認為,日韓市場是一個更加值得投入的新興市場,它的增長速度會更快。齊鵬宇認為,美國觀眾長期接觸美劇,而美劇的特點在於爽感導致當地觀眾在選擇短劇時的要求更高。相較而言,日韓觀眾長期接觸較含蓄的影視作品,具備爽感的豪門爭鬥、小人物逆襲、復仇等短劇會更加敏感,所以出海日韓的前景會更廣闊。
除了北美、歐洲、東南亞及日韓外,不少公司正在更新興的市場開拓。HRH TV是一家聚焦於中東地區的短劇平臺,曾獲沙特皇室投資。
HRH TV 合夥人劉建華在GTC2024上表示,中東居民對於線上娛樂的需求持續上升,他們消費能力較高,同時本土短劇供給不足,我們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組建了拍攝團隊並招募本土演員,製作供應本地市場的短劇產品。他在現場透露,這些中東本土劇的題材涉及愛情、冒險、懸疑等,《Desert Warrior(沙漠勇士)》、《Desert Rose: Revenge(沙漠玫瑰:復仇)》等作品的市場反響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