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科技大爆發元年。去年底的雙六代機開始翱翔天空,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春節晚會上宇樹機器人翩翩起舞……藍星上再也沒有人能攔住東大對高科技的嚮往。
在這種大背景下,國產光刻機成了遠端養殖業和真人足球技術之外,人類工業皇冠上最後的一顆明珠。我的直覺告訴我,國產光刻機也快來了。
3月27日這天不簡單,我預感要有大事發生。因為這一天,英偉達的股價再次大跌,市值一夜蒸發了16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91億。
引起大跌的原因是來自《金融時報》的一則訊息,說H20算力晶片可能遭到國家發改委的封殺,封殺的原因也很西方——晶片不夠環保。

H20是一款特供中國的閹割版算力晶片,而且還閹割了兩次,閹割之前是H100。第一次閹割之後成了H800。後來美國政府還是覺得太先進,把H800也禁了。
但是英偉達還想掙中國的錢,於是把H800又閹割成了H20。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考慮把H20也禁了。結果還沒等美國禁,我們先動手了。
這玩意真的是暴利,閹割兩次的H20算力卡一萬美元都買不到,摺合成人民幣要十來萬。閹割一次的H800竟然還賣到過50萬元(人民幣)。
當舔狗一旦突然冷淡下來,這裡頭就不簡單了。我有兩個感悟:第一,環保跟國家安全、自由航行一樣都是摸著美帝過河摸來的好東西啊;第二,東大肯定另有新歡了。
果然,3月27日上海傳來好訊息,我們的純國產光刻機已經問世了,起步就是7奈米晶片,5奈米也不在話下。大家看這段影片。
3月26日,中國國際半導體裝置和材料展(SEMICON China 2025)在上海開幕,其中來自深圳的半導體新星——新凱來,第一次公開亮相就成為全場的焦點。

這家公司一口氣展出了五款新型半導體工藝裝置,而且名字全都以中國的名山命名——武夷山號蝕刻裝置、峨眉山號外延沉積裝置,阿里山號原子層沉積裝置、普陀山號氣相沉積裝置。
他們還有薄膜裝置長白山號、擴散裝置三清山號、光學檢測裝置嶽麓山號、丹霞山號、蓬萊山號、莫干山號;光學測量裝置天門山號以及其他裝置沂蒙山號、赤壁山號等。

大家最關心的毫無疑問是光刻機,講解小哥在現場群眾的逼問下,透露出重磅訊息,說我們的國產光刻機已經問世了,起步就是7奈米,5奈米也不在話下,只不過目前還沒公開。
雖然對公眾沒有公開,但在業內大家早已經心知肚明,包括美帝。美帝的情報工作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早在三個多月前,就把新凱來拉了黑名單。
但拉不拉黑名單都無所謂,因為新凱來就是在美國製裁下成立的。2020年9月15日,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華為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斷供。
當時竟然還有人認為錯在華為,結果後來人家幾乎把中國所有的高科技公司都拉了清單了,稍微高階一點的晶片和軟體都斷了,目的只有一個,不允許你發展高科技。
就在3月18日,美國副總統玩死還在幻想,讓中國回到八億件襯衫換一架美國飛機的時代。他在美國活力峰會上口出狂言,說中國就應該老老實實做襯衫,別想碰高階產業!

他理想中的世界秩序是這樣的:美國搞晶片、造飛機,中國縫襯衫、擰螺絲,印度越南負責組裝手機殼,大家各安其位別越界。
在美國最嚴厲的制裁下,華為慘遭重創,尤其是海外手機業務,幾乎一夜清零。華為的營收從2020年的8914億,下降到了2021年的6368億元,去年恢復到了8600億元。
2020年華為特別悲壯,被迫開啟了一場長征。當時我認為,必須要集全國之力支援華為,打通一條不依賴外部環境的晶片生產線。
當時我認為得五年時間。可是很多人表示悲觀,畢竟光刻機太複雜了,有十萬多個零件,有一萬卡脖子的領域,包括光刻膠、光學系統、光源系統等等。
華為可不是2020年才開始準備。具有強烈憂患意識(先見之明)的任老爺子總在琢磨一個問題,萬一卡我們脖子了怎麼辦。
於是,華為在2012年就成立了最神秘的部門——2012實驗室,這個是華為攻克核心技術的研發組織。
2018年特朗普打響了貿易戰和科技戰,中興第一個被KO。危機之下,華為從2012實驗室抽調精銳,啟動了半導體裝置自研專案,代號“星光”。

為什麼叫星光呢?因為他們的口號是:沒有人能遮住滿天的星光。任正非對星光工程寄予厚望,他說:星光工程旨在解決晶片製造裝置問題,關乎華為生存。
一位曾參與過星光工程的工程師曾回憶說,當時我們被明確告知,這是華為的生命線專案,目標不是短期盈利,而是為了解決卡脖子問題,構造不被卡脖子的製造能力。
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我們也得舉全國之力支援華為。在這種情況下,深圳挺身而出。一方面,深圳國資委接手了榮耀;另一方面,就是出資成立了新凱來。
接管榮耀,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華為半拉手機業務,幫榮耀逃過了被制裁的命運,同時還相當於給了華為2600億的現金支援,這幫了華為大忙。
2021年,深圳再次出手,出資成立了深圳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而技術人員全部來自華為星光工程部。這家公司表面看好像跟華為沒關係,基因卻是純種華為。
這樣的架構表面上看就是一個新成立的草臺班子,在前期可以瞞天過海,購買海外的科研器材和實驗裝置,也可以給華為資金支援,以便華為星夜兼程、悄悄潛伏到美國鼻子底下。
需要注意,新凱來表面上是深圳操盤的,但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援,也就是攻克高階半導體裝置是國家意志。證據很簡單,很多資源都是國家層面協調和提供的。
比如新凱來的唯一股東是深圳市深芯恆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深芯恆科的唯一股東是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而該產投集團董事長和法人代表戴軍,是國家大基金二期的監事。
值得注意的是,戴軍也是中芯國際(深圳)的董事。該產投集團的另一位高管黃秀章,也是中芯國際(深圳)的監事。
還比如國內最牛的光學研究機構,就是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長春光機所的創始人就是863計劃的發起者之一王大珩,王大珩是中國光學之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
2021年新凱來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長光集智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注於光刻機裝置供貨等領域,專注於高效能超精密光學系統的研發與製造。
2024年3月,華為和新凱來共同申請了一項先進半導體制造方法的專利。專利檔案顯示,他們正在研究自對準四重成像技術,用以生產出高效能晶片,同時降低製造成本。
可以看出,在全國和深圳的支援下,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已經在積體電路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僅能製造晶片,連光刻機等半導體裝置都已經攻克了。
2025年,中國科技全線突圍,藍星上再也沒有人能卡得住東大的脖子。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把落後的帽子全部甩到太平洋那頭去(除了足球),我們師母已呆!

~~~~~~~~~~~~~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減脂美食來了——
烏蘭布和沙漠玉米
一小時極致鎖鮮
非轉基因,綠色食品認證
點選小程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