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調查局|來源:媽媽網育兒(id:mmwyuer)
近日,雲南一名3歲的孩子因為鼻腔流血不止被送往醫院搶救,到達時甚至發生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圖源:網路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孩子雙側鼻腔糜爛得非常厲害,鼻腔深處都在滲血,出血面積較大,還發現了不明異物。
一問孩子奶奶才知道,原來之前孩子流鼻血時,奶奶輕信所謂“偏方”,用紙團包著頭髮塞進孩子鼻子裡,以為可以達到止血效果,殊不知起了反作用。
最後,醫生透過手術取出異物,並對孩子進行電凝止血,孩子這才恢復了健康,平安出院。

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流鼻血,結果奶奶因為輕信偏方,用完全錯誤的方法讓止血變成“放血”,險些釀成大禍,看著都讓人心驚。
局長在這裡再和大家強調第無數次:千萬不要把偏方濫用在孩子身上!
有些所謂“流傳”已久的法子,用在大人身上可能沒什麼惡性後果,但孩子可禁不住亂折騰。
不想讓孩子被“坑”,重要的是學會和掌握正確的急救處理方法,而不是將希望寄託在各種旁門左道的法子。
答應局長,以下這些錯誤的止鼻血方法,別再用了!
這些止鼻血方法大多是坑
上文案例中“紙包頭髮”塞鼻子的做法不可取,但其實就算是普通的紙團、棉球,都不建議塞到孩子鼻子裡止血。
一方面,這些異物的區域性壓力較小,難以達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另一方面,寶寶的鼻腔很嬌嫩,塞進去的紙團棉球很可能會引起鼻黏膜損傷,擴大出血的創面,讓血流得更多,如果攜帶細菌還容易引起感染。
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縮受交感神經支配,而抬手臂這個動作受手臂叢神經控制,兩者受控的神經系統根本不一樣。
要是你流鼻血時舉手,只能起到“讓更多人知道你在流鼻血”的作用,並不能起到任何止血作用。
正確的止鼻血方法
止鼻血的正確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讓孩子坐下來,頭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
2、用拇指和食指把孩子的兩邊鼻翼向中間捏緊,注意不要讓孩子後仰,更不要平躺哦!

3、捏緊鼻子不放鬆,連續捏5分鐘,然後鬆開看看還有沒有再流血(同時,也可以試試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額頭或脖子上;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聊聊天,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孩子哭鬧)。
4、如果還在流,那就再捏緊、再計時5分鐘,這樣反覆多次,直到出血停止。
5、如果這樣捏鼻子止血半小時都止不住,或者出血還沒停止時孩子出現精神狀態不太好等情況,就需要趕緊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孩子為什麼會流鼻血?
寶寶流鼻血可由以下幾種情況造成:
如果寶寶有一些遺傳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熱等都可能引起鼻出血。
這麼做,讓寶寶少流鼻血

圖源:自己做的
3、若寶寶有鼻腔黏膜潰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紅黴素眼膏、滴鼻劑等藥物。
4、房間可以放個加溼器,溼度最好保持在50%~60%。
關鍵詞
黏膜
鼻子
醫生
讓孩子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