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童休克,雙側鼻腔糜爛,血流不止!醫生一問,竟是奶奶把頭髮塞娃鼻腔……

作者:媽媽調查局|來源:媽媽網育兒(id:mmwyuer
近日,雲南一名3歲的孩子因為鼻腔流血不止被送往醫院搶救,到達時甚至發生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圖源:網路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孩子雙側鼻腔糜爛得非常厲害,鼻腔深處都在滲血,出血面積較大,還發現了不明異物。
一問孩子奶奶才知道,原來之前孩子流鼻血時,奶奶輕信所謂“偏方”,用紙團包著頭髮塞進孩子鼻子裡,以為可以達到止血效果,殊不知起了反作用。
最後,醫生透過手術取出異物,並對孩子進行電凝止血,孩子這才恢復了健康,平安出院。
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流鼻血,結果奶奶因為輕信偏方,用完全錯誤的方法讓止血變成“放血”,險些釀成大禍,看著都讓人心驚。
局長在這裡再和大家強調第無數次:千萬不要把偏方濫用在孩子身上!
有些所謂“流傳”已久的法子,用在大人身上可能沒什麼惡性後果,但孩子可禁不住亂折騰。
不想讓孩子被“坑”,重要的是學會和掌握正確的急救處理方法,而不是將希望寄託在各種旁門左道的法子。
答應局長,以下這些錯誤的止鼻血方法,別再用了!
No
-mama-
01
這些止鼻血方法大多是坑
1、塞紙團或棉球?錯!
上文案例中“紙包頭髮”塞鼻子的做法不可取,但其實就算是普通的紙團、棉球,都不建議塞到孩子鼻子裡止血。
一方面,這些異物的區域性壓力較小,難以達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另一方面,寶寶的鼻腔很嬌嫩,塞進去的紙團棉球很可能會引起鼻黏膜損傷,擴大出血的創面,讓血流得更多,如果攜帶細菌還容易引起感染。
2、抬手臂能引起神經興奮,收縮血管止血?錯!
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縮受交感神經支配,而抬手臂這個動作受手臂叢神經控制,兩者受控的神經系統根本不一樣。
要是你流鼻血時舉手,只能起到“讓更多人知道你在流鼻血”的作用,並不能起到任何止血作用。
3、仰頭止鼻血?錯!
在流鼻血時仰頭,會使鼻血流進食道,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如果孩子不小心吸到氣管裡,很容易嗆到如果鼻血多,很容易迅速接成血塊,仰頭會讓這些血塊吸到氣管裡,導致氣管堵塞,引起梗阻性窒息。
No
-mama-
02
正確的止鼻血方法
止鼻血的正確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讓孩子坐下來,頭前傾張開嘴巴,用嘴呼吸
2、用拇指和食指把孩子的兩邊鼻翼向中間捏緊,注意不要讓孩子後仰,更不要平躺哦!
3、捏緊鼻子不放鬆,連續捏5分鐘,然後鬆開看看還有沒有再流血(同時,也可以試試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額頭或脖子上;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聊聊天,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孩子哭鬧)
4、如果還在流,那就再捏緊、再計時5分鐘,這樣反覆多次,直到出血停止。
5、如果這樣捏鼻子止血半小時都止不住,或者出血還沒停止時孩子出現精神狀態不太好等情況,就需要趕緊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No
-mama-
03
孩子為什麼會流鼻血?
寶寶流鼻血可由以下幾種情況造成:
1、鼻腔黏膜較薄
大多數寶寶流鼻血,都是因為鼻腔黏膜較薄,尚未發育完善,加上環境乾燥、吃辛辣食物等,便容易導致黏膜內毛細血管擴張引起出血。
2、外傷
寶寶挖鼻子,不小心摔倒或磕碰,也容易引起鼻出血。
3、鼻炎
鼻炎有很多型別,如慢性/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患有鼻炎的寶寶鼻黏膜脆弱,血管更容易破損,加上反覆發作,會造成鼻腔內潰瘍,如果寶寶用力排便、打噴嚏、揉鼻子便容易造成鼻出血。
4、營養缺乏
如果寶寶挑食、偏食,或患有營養吸收障礙性疾病,可能會引起維生素C、維生素K、鐵元素等營養物質的缺乏,影響血液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造成鼻出血。
如果寶寶日常飲食較均衡,但生長發育不佳、愛流鼻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
5、鼻腔腫瘤
雖然比較少見,但也可能是引起寶寶鼻出血的一個因素,確診後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寶寶鼻子經常出血,應該帶ta到醫院檢查一下,排除腫瘤的可能。
6、血液系統疾病
它是未成年人群易發的疾病,而且一些血液病常常首先表現為鼻子出血,寶媽們一定不要大意,必要時要帶寶寶去醫院驗血檢查。
7、其他情況
如果寶寶有一些遺傳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熱等都可能引起鼻出血。
No
-mama-
04
這麼做,讓寶寶少流鼻血
掌握了正確的止血方式後,平常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有效預防寶寶流鼻血:

  圖源:自己做的

過敏性鼻炎的寶寶,儘量避開過敏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有其他鼻疾病的寶寶也要積極配合治療。
家中可以備用凡士林、生理鹽水噴霧,適當使用加溼器
1、平常在起床和睡前可以用凡士林幫助寶寶塗抹在鼻腔內,再用手輕輕揉一揉鼻子;
2、適當用生理鹽水噴霧給寶寶清理鼻腔,注意不要往鼻腔中間噴,而是往鼻翼兩側的方向
3、若寶寶有鼻腔黏膜潰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紅黴素眼膏、滴鼻劑等藥物。
4、房間可以放個加溼器,溼度最好保持在50%~60%
日常要勤為寶寶剪指甲(不能剪太短),並時常教育他們不要挖鼻孔或把異物塞入鼻腔!
總的來說,寶寶流鼻血多數是因為自身的鼻腔黏膜還未發育完善,並受到一定的外部刺激而導致,偶爾一兩次出血寶媽們不用太緊張,正確止血就可以了。
如果寶寶的出血次數較多、較異常,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最後,局長還是要提醒一句:科學育娃,我們一定要多學習權威、正確的育兒知識,千萬不要迷信“流言”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