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那麼一個階段,家裡的娃會化身“口水娃”,白天口水巾換個不停,連晚上一覺起來枕頭也是溼漉漉的……
寶寶睡覺總流口水,這個現象雖然很常見,但這背後反映的健康問題卻很複雜,有一些甚至需要去醫院處理!細心的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口水,也就是由口腔周圍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主要成分是水,它能夠潤滑口腔黏膜,幫助消化和吞嚥食物,對我們的口腔和牙齒也有清潔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要分泌大約1000~1500毫升的唾液,睡著以後因為身體代謝率降低,咀嚼吞嚥動作減少,唾液的分泌量也會明顯減少。
如果孩子睡著了還是流一大攤口水,在給孩子擦完小嘴,更換完枕巾後,還要注意是不是身體出了下面這些問題。
一般來說,因為夜間口水分泌少,嘴唇閉合,口水是不會流出來的。
正常情況下,孩子睡著了流口水有兩種原因:口水太多了或者口水沒被“關”在口腔裡。
睡覺流口水,可能和寶寶口腔發育有關。剛出生的寶寶唾液腺還沒發育好,3、4個月逐漸發育成熟,唾液量變多;接著5、6個月出牙刺激區域性的神經,唾液量更多了,加上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太會吞嚥,所以醒著睡著都會流口水。這種現象的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等孩子大一些就好了。
當孩子睡姿不對的時候,也容易流口水。如果孩子是趴睡、側睡,因為壓迫到腮腺刺激口水流出,加上嘴沒有閉合好,口水也容易流出來。這種情況就更簡單了,給孩子換個睡姿就好了。
經常大力捏孩子的臉蛋,可能會造成腮腺機械性損傷,進而導致孩子唾液量超過正常水平,出現流口水的現象。
流口水並不都是正常現象!有一些不太容易被覺察的問題,例如炎症、面部神經受損、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外在症狀之一就是睡覺流口水,這也是孩子的身體在向你發出求救訊號!
– 口腔炎症 –
因為病毒、真菌、不注意口腔衛生或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口腔炎症,也可能會刺激唾液分泌,同時孩子因為疼痛不能及時吞嚥口水,進而導致睡覺時口水流出。
這種情況要進一步檢查孩子口腔裡有無異常,會不會因為疼痛不好好吃飯。如果發現有口腔炎症,可以去兒童口腔科就診。
– 牙頜畸形 –
孩子牙齒不齊、咬合不正、嘴唇閉合不緊,一方面容易因為清潔不到位滋生細菌引發炎症,一方面也會“關不住”口水,導致孩子睡覺時口水流出。
這種情況相對比較明顯,可以掛兒童口腔科或者口腔正畸科,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矯正。
– 腺樣體肥大 –
可能會引起鼻塞、流涕、吞嚥困難,孩子因為呼吸不暢睡覺時容易張嘴呼吸,口水又不容易吞嚥下去,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也就比較多了。
如果孩子出現腺樣體面容,鼻塞、咽部不適等症狀,可以去耳鼻喉科就診。
– 過敏性鼻炎 –
鼻塞、流鼻涕是過敏性鼻炎的常見症狀,特別是晚間的鼻塞容易讓孩子呼吸不暢,習慣用嘴呼吸,進而導致口水流出。
孩子患過敏性鼻炎出現症狀,要注意移除引發其症狀的過敏源,去醫院耳鼻喉科或者過敏反應科問診。
– 面癱 –
兒童也會得面癱(雖然發病率不高)!兒童面癱大部分是面部神經調節出了問題,會導致孩子嘴合不上,或受神經刺激不正常地大量分泌唾液,外在表現之一就是睡覺時流口水。
如果孩子孩子口角歪斜,面部麻木,要到醫院小兒神經內科就診。
隨著生長發育的逐步成熟,孩子一般到2歲左右流口水的情況會改善。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三歲以後晚上睡覺還是經常流口水,除了睡姿問題,更有可能是出現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病理性狀況,甚至是智力發育落後或嚴重的甲低。這時候就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處理了。
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流口水,都要及時處理,防止出現口水疹:
-
給寶寶帶上口水巾,流口水後用乾淨柔軟的手帕或寶寶專用紙擦乾;
-
可以用溫水洗淨口水流過的皮膚,然後抹上隔離油狀物來保護寶寶皮膚;
-
被口水弄溼的衣服、枕巾,要勤洗勤換;
-
如果區域性皮膚出現了破潰的現象,那麼就要帶寶寶到皮膚科就診;
-
6—12個月是鍛鍊寶寶咀嚼吞嚥能力的最佳時期,多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
養娃無小事,孩子的健康需要家長們細心觀察和照料,希望每一個寶寶都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參考文獻:
睡覺流口水,有可能是身體出了這些問題 . 蘇自己 . 人人健康 . 2021-10-15
睡覺流口水別大意,當心這4種病 . 張旭 . 健康必讀 . 2024-01-01
孩子面癱了,怎麼辦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熊偉 . 大眾健康 . 2023-01-01
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識別與護理要點 . 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兒科 龔桂粉 .甘肅科技報 .2024-09-11
「孕媽學堂」合作授權轉載:公眾號「兒科醫生鮑秀蘭」,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早教、早產兒早期干預等知識。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