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測了腦子

上週,王叔帶小小喵去測了測腦子。

當然,不是她腦子有什麼問題,

而是帶她去參與一箇中科院心理所的腦科學實驗。

這是一個關於兒童閱讀與學習的研究課題。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中科院心理所是如何做實驗的。

參加這個實驗的目的呢,有4個:

第1個,想讓孩子體驗下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做的,
第2個,想了解下孩子的大腦能力,

第3個,王叔想了解下心理專家是如何進行兒童研究的,

第4個,為科研事業做一點貢獻。

所以到了研究所,我們做的一個專案,就是筆試題。

由助理老師帶著小小喵,在單獨的房間裡,進行測試。

王叔可以在外面透過小螢幕看到孩子。
筆試題是這樣的,大概就是測試下孩子對語言的反應能力,

完成筆試題後,進行第二個測試專案,一個用電腦測試的專案。

具體怎麼測的,王叔也不太清楚。
但是測完之後,是可以看到電子報告的。
這個專案測試的,是孩子在短時間內的記憶能力。
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測試,不過王叔就看不懂了。

課題專案老師說,小小喵的評分還是比較高的。

而且如果孩子答得越久,且正確率越高,說明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很強的。

第三項測試,是測腦電波。

王叔對這個也最好奇。

因為要給孩子帶上神奇的頭套。
再帶上頭套前,得先洗個頭,保持頭皮乾淨。

把頭髮吹乾後,就可以給孩子帶上頭套了。

每個頭套的小圓點都是一個電極介面,上面大概有幾十個,
相當於把大腦分成幾十個區域,在每個區域都要監測大腦電訊號。
戴頭套是一個最耗時的過程,大概要半個小時。
當然,頭套很好戴。
難的是讓頭套和頭皮產生電連線。
心理所科學家用的方法,是把澱粉和鹽水的混合物注入電極與頭皮的空隙處,這樣頭皮和頭套的就能夠形成電通路了。
大腦皮層產生的電訊號,就可以被頭套檢測到了。
平時看著很神奇的,細細瞭解後,原來原理很簡單。
接下來就是測試的過程。
讓孩子看圖,並把它說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腦電波的採集就形成了。
最後,科學家在對腦電波的資料進行分析,就能得出單個樣本的科研結果了。
等科學家採集一定數量的樣本後,就可以形成這一課題的報告了。
這就是這次小小喵腦測試的全部過程了。
最後,多說一點,

心理所需要大量的樣本採集,如果有朋友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帶孩子去參與哦~

具體方式,私信王叔吧


推薦一套超可愛的植物類繪本,
是日本植物學者稻垣榮洋的又一力作,
用手繪花草+蔬果的方式,並搭配簡明的科學解讀,

就能讓孩子瞬間對身邊熟悉又陌生的植物瞭解了。

這裡有600+張手繪插畫,而且非常Q

特別適合孩子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