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已經過去,但是它的影響持續存在,這場大流行不僅僅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影響,它可能還加速了青少年大腦的衰老。這一驚人發現,來自於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
大腦加速衰老:性別差異顯著
這項研究指出,女孩的大腦平均衰老了4.2歲,而男孩則衰老了1.4歲。

研究團隊透過對130名12至20歲青少年的大腦掃描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大腦皮質的變薄速度在疫情期間明顯加快。大腦皮質變薄通常與年齡增長相關,但在此次研究中,女孩的大腦加速變薄的現象尤為突出,涉及大腦兩半球和所有腦葉的30個區域;而男孩主要集中在視覺皮質的兩個區域。
這一發現並不簡單地表明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疫情影響,而是揭示了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性別差異在青少年的大腦發展過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研究團隊推測,在高壓力環境下,大腦可能會提前成熟以保護情感迴路和學習記憶區域免受逆境的傷害。女孩在疫情期間承受了更多的情緒壓力,可能與她們更依賴於情感交流和同齡人之間的社交聯絡有關。疫情中的社交隔離打斷了這些重要的情感支援系統,導致女孩大腦結構發生了更顯著的變化。

大腦變化與社會認知的關係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女孩大腦加速變薄的區域與社會認知功能密切相關,這包括面部識別、情感處理、同理心和語言理解等能力。這些區域的功能對於青春期的正常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幫助青少年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建立人際關係,並理解他人情感。
與此相比,男孩受影響的區域主要與視覺處理有關,這可能與他們在青春期更多參與物理活動的行為模式有關。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男孩受到的影響較小,而是兩性在大腦發育過程中,面對社會壓力時的應對方式和大腦結構變化有所不同。

儘管這項研究揭示了大流行對青少年大腦的顯著影響,但也存在一些侷限性。首先,研究缺乏一個對照組,使得科學家難以明確大腦加速衰老的直接原因。此外,研究沒有詳細收集參與者在家庭環境、經濟壓力、睡眠和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資料,這些因素可能對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尚不確定這些大腦變化是否具有長期影響。雖然大腦皮質的變薄通常不可逆,但未來的研究將探討青少年大腦是否在疫情結束後隨著社會的逐步恢復,能否出現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復。研究人員建議,透過繼續監測青少年的大腦發育,觀察他們在恢復正常社交活動後的變化,將有助於評估這種加速衰老是否會減緩或停止。
應對青少年大腦加速衰老的策略
面對這一挑戰,專家們提出了多種應對策略,以幫助青少年減輕心理壓力,促進大腦健康發展。首先,冥想和正念訓練被認為是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工具。冥想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情緒的平衡,減少焦慮和抑鬱情緒。透過控制呼吸、專注當下的體驗,青少年能夠更好地管理壓力,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從而有助於減緩大腦的衰老速度。
壓力山大,療愈一下
其次,限制社交媒體的使用也是應對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研究顯示,社交媒體在疫情期間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青少年的焦慮和孤獨感。相比於面對面的真實社交,社交媒體上的交流更容易引發青少年的社交焦慮和不安全感,尤其是當他們不斷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時。因此,家長和教育者應鼓勵青少年增加面對面的交流,並限制他們使用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時間。
此外,促進體育活動和戶外運動也被認為是改善青少年大腦健康的重要方法。研究發現,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還能促進大腦的認知功能和情緒調節能力。透過規律的運動,青少年可以釋放積壓的情緒壓力,增強自我效能感,從而減輕大腦的負擔。

社會支援系統的重要性
面對大流行帶來的廣泛影響,社會各界也應意識到為青少年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系統的重要性。學校、社群和家庭都應該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安全、支援的環境,幫助他們重新建立社交聯絡。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幫助青少年學會處理壓力和應對情感挑戰。
同時,政策制定者和衛生部門應加大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投入,確保每一個青少年都能夠獲得及時的心理干預和支援。疫情的長期影響可能繼續顯現,因此,為青少年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援至關重要。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掃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權威資訊,深度解讀熱點話題!
北美華人每天都在看的公眾號,權威新聞資訊,
解讀熱點話題,獨家觀點評論,講述北美華人故事!
– 微信公眾號 :北美觀察家 –
內容編寫 | 北美觀察家責任編輯
出品方 | 聚焦海潤


宣告:【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