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改變了一切!高盛提出中國股市投資新框架

DeepSeek引發了對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高盛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中國股市AI投資框架。
2月17日,高盛分析師Kinger Lau等在報告中表示,DeepSeek-R1的出現,以及其它最近推出的具有全球競爭力和成本效益的中國人工智慧模型,改變了中國科技的敘事,提升了投資者對人工智慧增長和經濟利益的樂觀預期。
高盛估計,廣泛採用AI將在未來十年內每年提升中國企業每股收益(EPS)2.5%。改善的增長前景和可能的信心提升或許可以將中國股市的公允價值提高15-20%,並可能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流入。
高盛將MSCI中國/滬深300的目標價提高到85和4700,意味著12個月的潛在上漲空間分別為16%和19%。
儘管AI對中國增長軌跡具有巨大潛力,但高盛認為仍需要強有力的政策刺激來解決宏觀經濟挑戰並推動可持續的股市收益。
高盛還構建了一個包含6個主題板塊的中國AI股票投資框架,包括半導體、基礎設施、資料與雲計算、軟體與應用、收入增長型和生產力提升型等板塊。
對於DeepSeek在中國AI生態系統中的投資機會,高盛指出,按市場劃分,離岸股票相對於A股在AI主題上有更高的敞口,這與前者在過去一個月的表現優於後者是一致的。
高盛認為,在主要基準指數中,恒生科技、中證1000、創業板和科創50相對更具科技/AI特色。主題上,高盛目前更看好資料與雲和軟體與應用。

中國AI投資框架

高盛引入了一個系統框架,以幫助投資者理解中國股市AI生態系統中的動態:
首先,高盛將總市值14萬億美元的中國股票劃分為AI科技和非科技兩大類;
其次,在AI科技領域,將6萬億美元的市值,根據它們在科技供應鏈中的行業分類和業務性質,進一步細分為半導體(包括軟體設計)、基礎設施(硬體、資料儲存、冷卻系統)、資料與雲(例如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和軟體與應用(自動駕駛、生物技術、人形機器人、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等);
第三,在非科技領域,將7萬億美元的市值劃分為:
1)收入增強者,由於它們在未來的增長投資(即資本支出和研發)相對較高,可能會增加增量收入;
2)生產力提升者,鑑於它們的勞動密集型成本結構,可能會透過技術提高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最後,高盛將各種子行業和主題群體按照它們對英偉達和META的相對價格敏感度進行排序,從而能夠更好地瞭解中國行業和AI代理在科技世界兩大主導趨勢——資本支出和應用——中的交易程度,並協助投資者在生態系統中獲得合理的敞口,因為動態正在發生變化。
基於上述框架,高盛發現:
受美國AI週期部分影響,中國科技基礎設施和半導體在過去兩年中表現突出,這得益於全球計算能力建設和升級方面的大量資本支出。
兩者目前的交易價格都高於中期週期估值,表明AI樂觀情緒以及中國科技自力更生的主題似乎已經相當定價;
隨著基礎技術的新資本支出在中國和美國都以更溫和的速度增長,DeepSeek可能會加速AI在中國的採用,並將投資者的關注點從半導體和基礎設施轉移到資料與雲以及軟體與應用上,後者目前的交易價格低於中期範圍,且相對利潤增長潛力更好;
在美國和中國的科技週期中,收入增強者和生產力提升者到目前為止都落後了,這可能反映了AI可能帶來的成本與收益權衡以及社會經濟考慮(例如勞動力減少和通縮)的不確定性。
投資者將繼續關注基本面和政策因素,以接近這些潛在的後期AI受益者,直到這些好處得到更好的量化和展示。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