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降115%!關稅戰果然逆轉了,特朗普連兩個月都沒挺住

 作者 | 布語 王戰新
關稅戰,果然出現大逆轉!
今天下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宣告公佈。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
4月2號之後中美雙方兩次加徵的91%關稅,全部取消。
不過,4月2號美國對華徵收的34%“對等關稅”,其中10%保留24%暫停實施90天相應的,中國也對等保留了10%的關稅,24%暫停實施90天。
考慮到美國此前對華加徵了20%所謂“芬太尼關稅”,綜合來看未來90天裡:
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低至10%;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從145%降低至30%;
相當於,未來90天內中美雙方互相降低了115%的關稅大超預期。這比不久前部分商品一度飆升到245%的關稅來說,真的是天壤之別。
事實上,我們在4月23日就釋出過預判文章《關稅戰鐵定逆轉,兩個月內見分曉》,只是沒想到,特朗普居然連兩個月都沒挺住。
關稅戰,為什麼註定以一場鬧劇收場?硬剛到底的中國,將迎來哪些重大利好?
放眼全球,中國是英國之後第二個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
但你對比一下就會發現,中國達成的協議,要比英國平等”得美國不僅保留了對英國10%的基礎關稅,英國則反過來沒有采取平等報復措施。
同時,美國的盟友歐盟、日本,也沒有拿到懂王的對等承諾。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特朗普本想用“極限施壓”的套路,逼著各國懇求他降低關稅,以此獲得談判主導權。
結果,萬萬沒想到,中國選擇強硬到底,姿態還如此強硬。以至於特朗普公開抱怨自己“等中國領導人的電話,等了一個月,什麼都沒有等到”。
這樣一來,局面就很尷尬了——如果後續各國的“懲罰”也相應減輕,那還得承中國的人情;如果各國的“懲罰”保持不變,那麼豈不是替中國捱了板子?
估計全世界圍觀談判的國家,都會看得一臉懵。
事實上,這次談判的整個過程,都充分顯示了中方在溝通上的主動權。
我們在赴日內瓦談判前還特地強調了一遍:
此次會談是應美方的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甚至連日內瓦這個談判地點,也是我們挑選的。沒有去白宮,中方只在訪問歐洲期間“順帶”與美方會談。
中國對談判的從容不迫,與美國的焦躁不安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麼我們判斷,關稅戰在2個月內鐵定會有逆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根本挺不住。
這一判斷來自於3個觀察:
第一,對於特朗普來說,關稅只是手段,製造業迴歸才是目的,但那一天遙遙無期。
因為美債危機大機率會被他自己的大招提前引爆,“股債雙殺”之下,其結果甚至會動搖美元霸權。這在戰後是第一次。
所以,等待制造業迴歸,不可能是短期完成的任務,關稅戰跟製造業迴歸,是兩個“長短錯配”的戰略。
第二,特朗普低估了中國製造的韌性,更加低估了中國反制的決心。
全球無敵的中國製造,已經在供應鏈上鑄就了難以取代的優勢。簡單來說,就是美國雖然採購大量的中國製造,但這些商家,短期內根本無法找到替代者。
不是說採購金額大,甲方就能說了算的。乙方的地位,還取決於自身的實力,和不可替代性。
有一個美國農民在Titok上發了個影片,說一臺播種機美國產的4萬美元,中國同款關稅後才7千美元,關稅得再加450%,兩者的價格才能到同一水平。
你看,就算美國鐵了心要製造業迴歸,但美國的普通人和中小企業也根本等不起,現在就要、馬上就要。
第三,大多數美國人“吃不了苦”,這是由美國的社會體制決定的。
民調顯示,特朗普的執政百日支援率為39%,創下過去80年來美國曆任總統的最低水平。
原因很簡單:當貿易戰的餘波開始在物價、失業、福利等諸多領域反饋,民意就會快速反彈。而且特朗普在上臺前,就足夠讓很多美國人反感了。
當關稅戰打成數字遊戲之後,白宮頭頂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縱使懂王自己還想硬剛,他背後的政黨和金主們也不會放任他拿政治生命開玩笑。逆轉,是早晚的事。
這次協議的內容,依然是超預期的,讓很多人懸著的心放下來了,股市也開始強勁反彈。
不過,我們還是要適當潑一點冷水——也別高興得太早。
大國博弈是一場持久戰,以特朗普“戲精”的特點,真正的“貿易戰”可能才剛剛開始,百年未有之變局還在繼續。
談判結束後,在中方第一時間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我們能讀出很多資訊:
會談氛圍是坦誠的、深入的、具有建設性,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
對此,央視旗下的公眾號“玉淵譚天”是這樣解讀的:
坦誠,就是該聊的都聊了;
深入,就是要聊的都聊到了;
建設性,就是雙方都認為聊得還不錯;
由此可見,中方對這一輪經貿談判的結果還是比較認可的,而且還對美方代表團給予了很積極的評價。
一個明確的資訊是:任何可能達成的成果,一定都是符合中方自身發展利益的。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很高興,在自己的“真相社交”平臺上發文稱:
今天在瑞士與中國進行了一次非常好的會晤,雙方討論了很多事情,達成了很多共識。
很明顯,執政百日處處碰壁的懂王很需要這項協議,不管實際美國是不是賺了,總得在口頭上“贏一把”。
那麼,到底是誰輸了?恐怕是那些懂王口中“Kiss my ass”的人吧。
很多被關稅面前妥協的領導人做夢都沒有想到:為什麼自己先跪了,卻沒有等來特朗普的電話?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三句話解析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的“實質性進展”》,玉淵譚天 
2、《從中美會談細節看,國外網民認為,中國似乎佔了上風》,火星方陣
3、《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觀察者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