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策略是一項五環相扣的系統工程

來源:經典經濟學
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投資策略,實際上是一項五環相扣的系統工程。這項嚴密的系統工程也可簡稱為投資的十七字方針。組成這項系統工程的五個環節是:好行業、好企業、好價格、長期持有、適當分散。正如奧運會的會徽一樣,五環中缺少任何一環都會在投資上或早或晚出大的問題。

第一環:好行業

好行業在巴菲特這裡首先是他自己能理解的行業,這也是他不太喜歡投資高科技行業的著名理由,(評:這點應人而異,原東方資管的陳光明、高毅資產的邱國鷺更喜歡傳統行業,而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可能更喜歡網際網路公司);其次是產業吸引力高、產業穩定性強的行業,比如有差異化而不是同質化的行業、資本性投資需求小的行業、負債少而穩定增長的行業(評:菸酒等食品飲料、中西藥、化妝品、連鎖零售、銀行保險投行、資訊軟體、廣告傳媒、影視動漫、網際網路等)。他很少提朝陽行業這個詞(評:巴菲特眼裡的朝陽是否意謂著新興和不穩定呢?),而且對銀行保險投行等高負債行業有些偏愛。
對投資者來說,行業的選擇是戰略性的,而公司標的的選擇是戰術性的。保險業和不慎選擇的紡織業的對比實踐,讓巴菲特深感行業的選擇遠比其他方面重要。他說,“……紡織業剛好完全相反,無論管理層多麼優秀,也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各位的管理階層學到的一課,很不幸一再學到的一課是,選擇順風而非逆風產業環境的重要性。
我個人的體會是,有些行業如白酒、醫藥、網路牛股成群,有些行業如化工、公用事業則牛股稀少;有些行業如食品飲料盈利持續穩定不斷創出新高,有些行業如遠洋航運有色金屬盈利大起大落經常回到原點;有些行業如IT電子競爭極其激烈讓龍頭企業頻繁更迭,有些行業如銀行卡組織門檻很高先入為主讓龍頭企業持續不變(評:包括VISA MasterCard 、美國運通America Express、中國銀聯等);有些行業如賣菜、理髮、開出租怎麼努力也做不大,有些行業如網上商城、網路社交搭好平臺瞬間無限擴張;有些行業如膠捲、傳呼機、保齡球一直衰退根本不能投資,有些行業如生物製藥朝陽升起前景廣闊特別值得關注……
行業特點決定了投資回報,所以錢怕投錯行。行業選擇列在第一位。

第二環:好企業

好企業在巴菲特這裡首先是指有長期競爭力即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這一條他老人家的論述實在太多太精闢。投資者的爭議也比較少。經濟護城河或經濟城堡理論、消費獨佔概念和消費壟斷型企業理論、商譽的論述、低成本結構的企業、簡單的企業、能幹並以股東利益為先的管理層的論述,等等。在定量上,他還提出了好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應該在財務杆槓不太大和沒有重大資產變動的情況下,淨資產收益率長期保持在15%以上。這一條在讀年報選股中特別方便而有效。

第三環:好價格

好價格在巴菲特這裡沒有好企業那麼看重,所以排在第三位。這是因為便宜雖然重要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成長雖然價格略高卻是無限的。正如低價買一棵白菜利潤空間畢竟有限,而中等價格買一棵優質苗木卻可能長成參天大樹一樣。這種排序也是他與恩師格雷厄姆的不同。但這個環節絕不是可有可無。認為只要是優秀企業什麼價格都可以買進的投資者是大錯特錯的。好企業加上好價格才能成為好股票。在這個環節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論述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最有代表性的實踐是每次金融危機時或突發性利空事件發生時的大手筆買進。

第四環:長期持有

在長期持有這個問題上,巴菲特的名言是:如果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鐘,以及我們喜歡持有的時間是永遠。長期投資被很多投資者認為是巴菲特投資策略中最為迷人的一部分,這也許是這個世界短線投機客太多的緣故。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兩個問題,一個也是能力圈問題,巴菲特說,我不認為包括我自身在內有誰能成功地預測股市短期的波動,而大多數股民卻高估了自己的認知水平;二是這個策略也必須建立在前三者即好行業、好企業、好價格的基礎之上。因為巴菲特還有一句名言: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是劣質企業的敵人。千萬不要以為什麼行業什麼企業什麼價格都值得長期持有。(評:長期至少是3年以上,因為根據不少投資大師的實踐表明,股市終會是有效的,內在價值長期才會反映在股價上,這個時間通常是3年以上,當然不排除短時間就反映的可能性。)

第五環:適當分散

巴菲特強調集中投資。他說,我們的政策是集中持股。當我們決定之後便買入一大筆,而非這也買一點那也買一點,而事後一點也不關心我對巴菲特的這一策略的表述是適當分散。因為適當分散和適當集中是一個意思,但卻不容易讓投資者過於激進。儘管巴菲特嘲笑一些基金經理人常常買進幾百只股票的做法,說過我們喜歡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它,但巴菲特在實踐中除了小時候買的第一隻股票外,從來沒有在資產管理中只買一個行業或一隻股票。顯然,過於集中就是孤注一擲。由於中國的價值投資者有不少人片面理解巴菲特的集中投資,經常犯下只買一個行業甚至一隻股票而在看走眼的情況下大輸特輸的錯誤,所以我把集中投資表述為適當分散。
對這個環節的簡單表述是,投資的風險有兩種,一種是系統性風險,一種是個股風險。個股風險包括無法預料和抵禦的地震等自然災害風險。如果你的投資是一個好幾個行業的組合,從機率上來說,你的風險就下降了一半,只剩下了系統性風險。後面的問題只是組合的數量要合適,不要太過分散,而且要個個優秀。像一支全攻全守的足球隊那樣是最佳選擇。在定量上,巴菲特顯然是反對四十隻以上的股票的。他開玩笑說,如果你有四十個老婆,你就不可能對她們的每一個都有所瞭解。
另外,在邏輯上,這個環節顯然也是建立在前面四個環節的基礎之上,否則集中投資風險更大。
版權聲明: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