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丨Midjourney

年輕人和神仙蹦迪
大年初十晚上,福州潭頭鎮厚福鄉,深藍色鐳射光線突然從幾十米開外的黑夜中劈下,薛明知道,是“神”來了。
這是他今年看的第五場遊神,也是整個福州最受矚目的一場遊神。
幾年前還只用紅綢燈籠照明的遊神隊伍,如今被改裝成移動光影秀,神將塔骨肩部以上纏著霓虹燈帶,頭飾中心的鐳射燈發出奪目的藍、綠光帶,白色泡泡、亮片綵帶漂浮周圍。

▲ 薛明去厚福遊神看到的鐳射光線。圖 / 講述者供圖
神將所到之處,鞭炮聲、鑼鼓聲、DJ音樂的咚咚聲夾雜著人群的歡呼聲沒有停過,夜空中是此起彼伏炸裂的煙花。活了23年,薛明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神”,成群結隊向他走來。
在路邊接電話發語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薛明發了幾條語音出去,對面什麼也聽不到,只聽得到持續不斷的鞭炮聲,對話方塊也是過了十幾秒才傳送出去。
薛明來得晚,只能不斷往前硬擠。為了佔據遊神最前線的視野,有年輕人凌晨一點坐在英武廟門口,村民給送來了適配熬夜的咖啡;有人夜裡開了輛7座麵包車來,年輕人放倒座椅一邊“打野”一邊等著早上九點儀式啟動,也就是請“神”出廟,之後才是巡遊,最後送”神“迴鑾。
遊神攻略上會給出具體的時間和流程,網友還細心地總結出看遊神的貼身經驗,比如穿舊衣服,戴帽子,否則一頭土;一定要戴口罩,煙塵很大;提前準備零錢,因為訊號不好,小吃攤得用現金支付。還有免費飲食點的介紹:在楊公廟看完後,迅速抄小道到遊神隊伍前邊,能在路邊看到免費領取飲料的地方和免費吃米粥、米線的地方,“米粥裡有花蛤、扇貝柱、豬肉、海蠣子肉等,米線有蝦米皮、皮皮蝦等”。
遊神,就是將廟裡的“神仙”抬出廟宇進行遊境,沿途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意思是神明降臨人間,巡視十里八鄉,將福祿好運降於人間,同時祈求風調雨順,健康平安。可以理解為,是人與神明一年一度的“線下見面會”。

▲ 橙子拍攝的遊神現場。圖 / 講述者供圖
當地人把巡安神將的具身化木塑稱之為“塔骨”,挺神將的人便是鑽進重達30斤-80斤的塔骨間巡遊,每年都會有新的塔骨被塑造出來。這些介於“神”與人之間的特殊存在,也構成了福州民間信仰的“超級英雄聯盟”,有清瘦白衣的七爺,有矮胖威嚴的八爺,也就是常說的黑白無常,也有垂髫散發的孩兒弟、活潑開路時不時鞭打擋路人的馬伕、專屬於兒童的小太子、醉酒手持枝條抽人的保長公、文雅的文狀元、犬成神龍犬大將軍……
頂流也仍然是各個村子出現的世子團。因為世子們塔骨高度相近長相相似,光是分辨世子就能引起網友成百上千的討論,額頭有第三隻眼的是華光大世子,沒有劉海的,微笑且露齒是張世子,髮型中分的是張二世子,最難請出來的是趙世子,往些年請了很多次都不願意出來,就去年出來“透透風”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神仙陣容接連在網際網路爆梗。幾位世子本來就因為“漫畫臉”被網友關注,還組成了“世子天團”,算是初入粉圈有了首批粉絲,尤其是世子們頂著玉樹臨風的面孔腰間卻還掛著QQ糖、棒棒糖沿途分發,也讓人感嘆“神仙”都如此接地氣;還有更令人驚訝的是媽祖也愛喝三分糖奶茶,不過最讓遊客們感受到福建人豪氣的還是,他們不僅沿街擺起酒席歡迎大家連吃帶拿,甚至為出來巡遊的“神明”們在影院包場,請他們看電影。
生活在長樂城區的年輕人陳芝林去年也去鄉下看了一場遊神,她只記得,一直到離開後腦子還在嗡嗡響,耳膜也差點要被震碎,那些似乎不要錢的鞭炮和煙花從未在她耳邊停過響聲,“看一次都要受不了了,怎麼今年還有這麼多人大老遠跑過來?”
但就是有熱愛遊神的年輕人年年看並且在正月裡反覆看。薛明以00後特種兵的方式加入了各個村子的遊神中,今年正月以來他一共看了5場遊神,大年初三他在玉田鎮琅峰村看了兩個小時傳統形象的神將們,大年初五他又到營前街道的岐頭村,這裡因為靠近營前地鐵站,遊客也明顯更多,提前得知有幾十箱煙花要在村口燃放,薛明從下午4點一直等到晚上11點。
大年初六晚上他到鶴上鎮的白眉村,看到了全網爆紅的世子們,即使沒有明燈照在他們臉上,彩色熒光和鐳射燈也足以照亮每尊世子臉上的表情,這裡的煙花則是在每家每戶的門前向天空投放,煙霧繚繞中,薛明真的有一種“神仙”下凡到人間走一走的感覺。大年初十上午,他先是去看了首佔的遊神,因為逢閏大遊,他趕上了一場比往年更大規模的遊神;下午早早吃過晚飯以後,他騎著電驢,晚上6點40分停在了潭頭鎮厚福鄉。
有村民告訴薛明,厚福鄉遊神加上主神總共有18個隊伍,途經十多個自然村巡遊。因為請出400多尊神將,厚福遊神也位居規模上的第一,才有人說“中國遊神看長樂,長樂遊神看厚福”。

▲ 今年厚福鄉的遊神現場。圖 / 講述者供圖
正月初十的上午,厚福斷斷續續下起了雨,卻沒有澆滅人們遊神的熱情。於是出現了類似於“神仙”下凡的場景,神將頂著雨衣出現在人群中,有時神將會放慢腳步微微彎身,等人拿紙巾拭去面上的雨珠,3米高的塔骨就這樣變得接地氣了許多。
長樂人對遊神的熱情也蔓延到了江浙滬一帶。張藝是上海本地人,今年春節她自駕800多公里來到福州,途中走走停停經過了台州、溫嶺、泉州幾座城市。不過相比於人擠人看夜遊,張藝更喜歡錯峰遊神。
去年遊神隊伍的光影秀病毒式傳播,所有人都等著夜色降臨之後蹦迪,預料到人擠人的場面,張藝白天早早離開臺瑤村去了附近遊神規模小一些的華劉村和梁邊村,中間轉場時還到周邊的電影院裡,坐在第一排看了一場《哪吒2》,後來她再上小紅書看,果然臺瑤村當晚夜遊也已經擠不進去了。
去哪個村子看遊神的體驗感都不少。一次遊神短則兩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當地挺神將的年輕人居多,張藝看的遊神隊伍裡有一位馬伕尤其突出,在遊神的隊伍裡不知疲倦地狂跳,邊上就有人提醒年輕人“省點力氣,等會兒人多的時候再跳”。張藝才意識到,包括自己在內的遊客,都是這次民間集體狂歡play中的一環。而來自唐山的年輕人餘薇則是抱著必出片的決心,她一直嚮往那種帶有肅穆南洋風情的東方美學,當她拿著相機對著遊神的隊伍咔咔拍時,也許是“神”看她拍得認真,鞭炮崩到她身上的,都比她旁邊的夥伴少一些。
大年初十一凌晨,遊神結束,持續了四五個小時鞭炮的炸裂聲也終於停下,在雲霧繚繞中“穿越”了一整晚的薛明也回到現實,只不過整個人像喝了酒一樣暈乎乎的。

從默默無聞到頂流
近兩年開始,遊神一路衝出福州走向全國,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湧入福州。福州這個曾經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也一躍成為過年頂流。
媒體報道,去年春節有600萬遊客湧入福州旅遊,在人口遷入熱度榜上排名全國第一,其中一個關鍵的打卡點就是看遊神。今年春節,福州更是成了更多人過年的選擇,根據攜程《2025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福州旅遊預定訂單同比去年春節增長了182%。餘薇訂下去福州的行程後,發現公司還有三個同事也不約而同選擇去福州過年。甚至明星姚晨、黃曉明也和自己一樣去看遊神了。
大年初五,黃曉明身穿紅衣頭戴黑帽出現在感恩村,激動的他第二天就在抖音上上傳看遊神影片直呼“震撼”,化身民俗宣傳大使。大年初八,福建人姚晨去了相隔20公里的岱靈村看遊神,即使是明星,遇到黑臉財神熱情送金元寶,她也沒敢接下,因為“怕被群毆”。

▲ 大年初五,黃曉明發布了自己觀看遊神的影片。圖 / 黃曉明抖音賬號截圖
這次春節,餘薇和兩個同伴約好要去溫暖的南方玩,同伴提了廈門,但被她一票否決,因為她不想去特別大眾的地方。既小眾,又有遊神,餘薇最後和同伴都不約而同定在了福州。到了三坊七巷,餘薇才發現福州完全不像想象中小眾,三坊七巷除了人多還是人多,原本打算“出片”的幽靜小巷,每走一步都是拍照打卡的遊客,不說幽靜,連構圖都難。身為i人的她不願入鏡別人的照片,最後在三坊七巷只去了林則徐故居和拜了財神龕就匆匆回酒店點外賣了。
大年初三,林惠心和朋友從長樂鄭和地鐵站坐到煙臺山,一齣地鐵站就被人潮嚇得有些後退,她心想這還沒上山人就這麼多。果然,三年前春節時除了自己一個人都沒有的煙臺山,現在每個角落都長滿了人。待了不到半小時,林惠心和朋友都產生了轉場的念頭,她們在福州東百中心吃完晚飯後,想著去商場下面的三坊七巷散步,結果一進去就又看見一堆黑壓壓的人頭。當天同樣在福州市區玩的爸媽,正好去了另外一個熱門打卡點上下杭,他們擠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家。
在林惠心的印象裡,從小時候開始,福州一直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她上大學時,和別人介紹自己是福州人,外省同學都會說類似的話:“我知道你們福建的廈門。”有人以為福建的省會是廈門,就連她的哥哥去泉州讀書以後就成了“精神泉州人”,還後悔沒有上學時慫恿家裡人在泉州買一套房。作為福建的旅遊地,有鼓浪嶼的廈門,申遺成功的泉州,就連小城霞浦也曾因為有最美灘塗紅火不已,福州似乎一直排不上號。
直到去年遊神爆火,越來越多人發現,福州也是有山有水,旅遊資源豐富,傳統文化氛圍濃郁,且美食眾多的城市。除了被遊神震撼,幾元到十幾元的在地美食沒有千篇一律的商業小吃味兒,讓去過的人回味無窮,主動安利更多人前往福州旅遊。
也是在去年,林惠心是在一位西北朋友主動提起遊神後,才意識到不是每個省份都有遊神,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麼傳統的年味兒。當時遊神剛剛因咚咚咚式的洗腦傳播爆火,全國網友被長樂遊神神奇的東方力量吸引,西北朋友甚至一天內熟背“眾神宇宙”,還對幾位世子、郡主的長相和身份如數家珍。
餘薇對遊神的痴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來自民俗活動相對匱乏的唐山。“我們連宗祠和族譜都沒有。”年輕人到馬伕面前找打、世子一邊巡境一邊抽菸、就連小時候害怕的黑白無常也成了遊神隊伍裡保平安的神將,這些“抽象”行為也頗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
雖然沒有做旅遊城市的經驗,“佛系”的福建人正以樸實、真誠的方式歡迎遊客。林惠心有一回出門,下意識用運動手錶往公交車上靠近支付,兩三秒過後機器都沒反應,她才聽到開車的師傅向她喊了兩聲“免費!免費!”後來她才發現,福州在春節除夕到正月初七,所有地鐵公交車票免費。看到之前網上有遊客吐槽遊神沒地方停車、路線看不清,於是多個村子出現了巨型方向標、遊神路線踩點圖還有大巴停車場。許多遊客是被福州人民的熱情感動,有人遊神累了村民請他到家裡的沙發上躺下休息後再出去,有人看不見遊神的隊伍,被村民邀請到自家陽臺獨享開闊視野。

“遊神”村迎接潑天流量
長樂地區的遊神傳統已經延續了幾百年,許多長久供奉的廟堂裡,也存在著百年以上的塔骨。一場遊神耗費七位數,一尊“神”將造價大幾萬,一個晚上光是放煙花揮發掉的錢就高達幾十萬,而這些只是一個村子就能達到的實力。有人給每場遊神拉了時間表,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廿九福州地區就有三四百場遊神。
辦一次遊神花銷不小,甚至達到百萬之巨,這筆錢是當地每家每戶一起湊出來的,廈門大學的鄭莉教授對《一條》解釋說,“對於當地人來說,遊神的開銷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如同父母養老、孩子上學一樣,是必須納入年度考慮的日常開支。”
而正是這份虔敬,在當下終於被“發現”時,擁有觸動人心的力量。比起旅遊業、流量經濟這些,福建當地人似乎更在意遊神,以及相應的文化傳統本身。

▲ 各個地方的遊神特色不同,湖尾村的特點是遊神前包括英歌舞表演。圖 / 講述者供圖
遊神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但善於做生意的福建人血脈時刻覺醒。老陳在長樂金峰鎮開“拉拉車”(福州方言,黃包車),平時載客幫人送貨,以前每年遊神時,都被村子裡僱著去載著各式各樣的花燈遊燈。今年大年初五時,他看到外省車牌的大巴車在村子裡停了幾十輛,鎮上賓館價格飆到1000元還是住滿了,有遊客甚至花上千元住到一家紡織廠廠房改造的房間,房間裡只有一張床鋪。
陳陸是厚福當地人,平時在外省工作,去年厚福的名氣太大,今年他便早早計劃遊神時接單拉客。交通管制下,不管是浙牌、蘇牌、還是滬牌,到了都得下車步行,正是看中了“最後幾公里”的商機,陳陸開著特斯拉把遊客從路口載到遊神即時行進的隊伍前,“一人66或者88元,當討個彩頭”。
長樂作為僑鄉,這片土地上流淌著僑胞們的熱血與財富。就拿厚福鄉來說,總人口6000多人,就有2000多人旅居海外。何斌從大年初一開始連續十天去往不同的村子看遊神,對於還在擺攤賣手抓餅的他來說,看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有錢”。幾十箱煙花一個晚上就放完了,在國外的東家也會往回打幾十萬元來遊神。
長樂人迎“神”的態度,可能連追星族看了都要恭恭敬敬喊聲前輩。遊神隊伍來時,餘薇看見原本在路邊長椅上靜靜坐著的七八十歲老奶奶,撐著柺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也會彎腰雙手合十和“神”拜拜。有一回橙子的家人去迎神,看到有一尊神將特別親切,當場抱著神將大哭了出來。

▲ 遊神隊伍走街串巷,鞭炮就扔到大家的腳下,窄巷子很快就瀰漫煙霧了。圖 / 講述者提供
許多人把對自己和對身邊人的祝願都寄託給了神明。橙子身邊有朋友在廣西做生意,在福建請了一尊神將送到廣西保佑他的生意,還有朋友在兒子出生當年請了一尊文狀元到家裡。有網友沒法親臨現場,刷著短影片在留言區許願“保我找到日結200塊的工作”、“要一份8小時離家近的好工作”。
遊神也在與時俱進,越來越年輕化了。實際上硬控年輕人的鐳射雷射和“咚咚咚”的DJ音樂在橙子小時候是沒有的。以前村民們帶著香火和燈籠去廟裡上燈,燈籠點亮燒香供奉完後,就提著燈籠回家一亮到天明。小時候橙子手裡提的還是紙燈籠,長大後變成電子燈了。這兩年英俊的高骨世子火了之後,村子裡紛紛塑起了高骨,連橙子家都新塑了一尊高骨。以前家裡的長輩很謹慎,拍完照也不讓她發到網上,覺得對神明不敬,後來都有主播跟著世子直播了,長輩們也就沒再說什麼。
林惠心有兩三年沒看過遊神了,發現現在的遊神不僅審美更加年輕化,還加上燈光秀等元素,和小時候印象中青面獠牙的“八爺”很不一樣。“八爺”曾是許多長樂人的“童年陰影”。
橙子家請的神將塔骨平時在廟裡,只有訂下了巡境的日子,才會在前一天把神將請出來。籌備從年前開始,籌集款項基本每家都會出幾百塊到幾萬元,神將分為三種,公家塑造,村民自請,以及從別的村子請來的。巡境當天中午擺上酒席,捐款的村民都會來吃席,吃完飯收拾完,撤掉椅子,留下桌子,村民們就接著上供品。六點遊神前下午還會有一次踩街,提前把路線走個大概,村裡的人早早吃過晚飯就等著六點正式開始遊神。
遊神在福建其實很多地區都存在,但連著幾年長樂遊神的盛況,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即使在現場“罰站”都要來看看。實際上,長樂也是在2017年以後,才從福州管轄下的“五區八縣”中撤市設區成為長樂區,彼時長樂人林惠心每次坐公交車經過長樂區青少年文化宮,看到的“區”這個字,都要比旁邊幾個字要嶄新許多。
除了海外僑胞多,當地的紡織業、鋼鐵業也讓長樂人出門在外都自帶“有錢人”氣質。林惠心小時候生活的金峰鎮 ,紡織機高速運轉的聲音會從家家戶戶傳出,經過印染廠時要加快腳步使勁憋氣才能不去聞刺鼻的化學藥劑味道。本科讀書時以前沒有繼續學業的同學,投資了鋼鐵生意,從外省開回來一輛自己出錢買的好車,家家戶戶都過著“有點小錢”的日子。金峰鎮更有著像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金綸高纖和年營收700多億的恆申控股。2023年,長樂區僅紡織行業就完成規上產值1627.87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1.91%。
“越有錢的越信這個,越信就越有錢。”本地人說。
看完遊神、結束春節旅行的餘薇像做了一場夢。在返程打工的高鐵上,她反覆看著自己拍下的遊神照片,開始期待下一次“神遊”。
(講述者皆為化名)
參考資料:
1.《600萬人湧入,最沒存在感的省會火成頂流》一條
本文轉載自【每日人物】
關注檢視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