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時刻到來:川普要換幣賴36萬億國債了!

大家應該都記得上世紀70年代,尼克松政府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轉而與石油掛鉤的歷史性時刻。
這是一場劃時代意義的貨幣革命顛覆舊金融秩序!
二戰後,美國籌集了大約全球三分之二的黃金,從而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系,規定一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從此開創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地位。
但到了60年代初,因美元持續貶值,一盎司黃金漲到45美元,各國要求按照市場變動兌換,美國覺得他吃虧了。但各國更擔心美元繼續貶值,紛紛把手中的美元去美國兌換成黃金,如此一來,就會形成擠兌,美國的黃金儲備黃金不夠用了。
到了尼克松時代,美國政府已經開始拒絕美元兌換黃金了,歐洲商家也開始拒絕收美元。
為了既賴賬又保住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與沙特達成秘密協議,約定美元與石油掛鉤,尼克松同時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
這一華麗轉身也是劃時代的,它顛覆了佈雷頓森林體系之金融秩序。
說到底,美國政府欠賬太多還不起,賴賬了,賴掉舊賬,換了一種新的勒索方式。
現在又到了尼克松時刻!
現在,美元與是由掛鉤的基礎正在鬆動:一是世界石油儲量正在枯竭,已經用不了多少年了;二是美國大量開採頁岩油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國,與沙特為首的海灣集團由利益攸關者變成競爭者;三是新能源逐漸崛起,不久的將來可能取代石化能源成為主流。
加上美國政府的無限度量化寬鬆政策和鼓勵過度消費,美國債臺高築,全球都在擔心美國哪一天就還不起債務而爆發信用危機。
於是,全球“去美元化”行動悄然而起。
為了應付36萬億美元的國債危機和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川普開始策劃如何賴賬了!
明面上是利用高關稅勒索全球為美元買單,暗地裡開始籌劃新的貨幣形式取代紙幣形式的美元。
這就是加密貨幣或者穩定幣。
還在大選期間,川普就表示支援加密貨幣。入主白宮後,他加速推動加密資產“美債化”,並透過加密貨幣的新空間維繫美元國際中心地位。
在川普推動下,加密貨幣野蠻生長,“代幣化”(Tokenisation)浪潮快速席捲全球。越來越多在區塊鏈上交易的資產出現,它們代表股票、貨幣市場基金,甚至是私募股權與債務。
20254月,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通過了《穩定幣透明度與問責法案》(《STABLE法案》),標誌著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次以聯邦立法形式,對“支付穩定幣”發行、儲備、監管等全流程實施系統性規範。
617日,美國參議院表決透過《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GENIUS法案”),顯露出了美國在穩定幣領域的戰略意圖。
718日,川普簽署《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明確的監管框架,加密貨幣終於獲得金融體系中的“合法身份證”,推動了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重新審視並接受加密技術的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兩大法案具有里程碑意義。
《經濟學人》雜誌一反對加密貨幣持批判態度,近日發文指出,加密貨幣的大爆炸將為金融業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並罕見地承認:“那種認為加密貨幣未帶來任何有價值創新的觀點,已不再成立。”
《經濟學人》驚奇吶喊:“狼(尼克松時刻)真的來了!”
《經濟學人》點出這場革命的核心,正是兩大關鍵詞:穩定幣資產代幣化。
什麼是穩定幣?
穩定幣本質上更像“數字代金券”。例如,用1美元換1枚穩定幣,它在加密世界中可作為支付與結算工具,並可 1:1 換回法幣。
穩定幣可以從數字錢包直接轉賬家人的數字錢包裡,幾乎是瞬間到帳,手續費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它繞開了所有銀行中間商,把原本複雜、昂貴的金融鐵路,變成了一條簡潔、有效率的資訊高速公路。
相較於傳統透過 SWIFT 匯款需多重中轉、繁複且高費率,穩定幣則能點對點實現幾乎即時、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它是“數字化且可程式化的美元”。
所以,穩定幣真正的創新在於其支付效率,用數字美元重塑全球資金流,徹底顛覆傳統支付體系。
美國穩定幣的價值在於它錨定於美元,就是說它以美元為基礎,隨著美元的變動而變動。如果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穩定幣一樣隨著美元的灌水而水漫金山;相反,如果美聯儲緊縮貨幣,穩定幣也會隨著美元的緊張而短缺。
所以,換湯不換藥,實質內容沒變化,但顛覆了形式。就如尼克松變換的只是美元錨定的物件,由黃金換成了石油。
現在,川普又換成穩定幣!
雖然只是變換了支付方式,但你要儲備國際貨幣,你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支付、結算,你還得購買美國穩定幣,這種偷樑換柱手法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稀釋掉美國36萬億國債。
川普一紙法案啟動穩定幣金融革命。穩定幣驅動資產代幣化:讓一切皆可拆分、自由流通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穩定幣總量已達 2630 億美元,年增近六成。渣打銀行預測,三年內將達 2 萬美元規模。
目前全球代幣化資產市場規模雖僅約 250 億美元,但一年內已翻倍成長。630 日,Robinhood (HOOD-US) 向歐洲投資人開放 200 多種新代幣,讓使用者可在非交易時段買賣美股與 ETF
川普要與全球展開一場曠世貨幣戰爭,重新奠定美元霸主地位。
再說代幣化
如果說穩定幣重構了支付鐵路,那麼代幣化就是這條高速公路上的萬能貨車,將實體資產數字化,提升流動性與可組合性。
舉例來說,你擁有一間市值 500 萬的房子,急需 5 萬資金。透過代幣化,這間房子可拆分為 500 萬個代幣單位,按比例出售資產權益,提升資金流動。
代幣化能將任何資產(房產、股票、私募股權、藝術品)數字孿生上鍊,並使之在區塊鏈上像樂高積木般自由組合與交易。
美國穩定幣基礎上代幣的初期應用,以美股等可交易資產為主,但真正顛覆的是如“代幣化的貨幣市場基金”這類曾受限於高門坎的投資工具。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資料,截至今年 7 月中旬,光是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就高達約 7.1 萬億美元。它們因其安全性、流動性以及通常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而備受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青睞。
銀行依賴低成本的零售存款作為資金來源,若僅有 10% 存款流向收益更高的代幣化產品,其融資成本將大幅上升。
隨著《GENIUS 法案》實施,越來越多零售巨頭與全球跨國企業預備採用穩定幣,用於顧客忠誠計劃、內部結算,甚至跨國貿易。
隨之,華爾街迅速佈局。
高盛集團與紐約梅隆銀行宣佈合作發行數位代幣。這些代幣代表了由貝萊德、富達投資和聯合赫爾墨斯等大型投資公司,以及他們自身資產管理部門所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所有權。
作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行政服務商之一的紐約梅隆銀行,將透過其 LiquidityDirect 平臺提供這些代幣化基金給企業與投資客戶。
高盛則負責在其私有區塊鏈上登記與追蹤這些代幣所有權,帳務管理則交由紐約梅隆銀行處理。
亞馬遜、沃爾瑪都在籌備發行自有穩定幣,降低信用卡手續費支出,並提升資金效率。
即使長期對加密貨幣懷疑的摩根大通 CEO 戴蒙,也於上月宣佈推出名為“摩根大通存款代幣(JPMD)”的類穩定幣產品。
貝萊德發行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超過 20 億美元,為同類產品中最大。該公司 CEO 芬克甚至表示:“我預計有一天,代幣化基金將像 ETF 一樣普及。”
儘管保守的歐洲仍然抵抗,如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警告,穩定幣的泛濫可能導致“貨幣私有化”,顯示此趨勢對全球金融主權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但美國華爾街和那些全球跨國巨頭都加入美國穩定幣行列,他們佔據了整個貨幣基金市場的決定性部分,歐洲抵抗得了嗎?
業內人士指出:“從現在起,代幣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筆者關心的是中國是否採取行動?
川普政府啟動穩定幣和資產代幣化浪潮,使得中國加密貨幣政策站在了歷史性轉折點。
中國政府從全面禁止到試水,緩慢前行。
試水方面,京東集團與阿里巴巴都在籌備發行自有穩定幣。渣打銀行與京東合作發行港元穩定幣,PayPalPYUSD接入跨境支付系統,交易量預計突破8.3萬億美元,接近Visa全球支付規模。
“穩定幣2.0”創新:引入收益分享機制(如MakerDAODAI儲蓄利率)、資產代幣化(如黃金錨定的PAXG),拓展至供應鏈金融、薪酬支付等場景。
但目前穩定幣法律地位模糊性,監管的重點仍然放在風險防控上。而且主導思想是實施數字人民幣優先戰略,政策更傾向於透過主權數字貨幣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專家學者認為,穩定幣的興起反映了金融體系在進入數字時代後,正在急劇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國不能缺席這場歷史性變革。他們提出要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穩定幣創新,積極迎接穩定幣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上海、香港等地創造應用場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穩定幣發展的良性互動。
或者推動以人民幣為錨的穩定幣在香港、新加坡、中東等地發行,深化數字貨幣跨境清算機制,並積極參與全球穩定幣規則制定,提升人民幣在數字金融治理中的話語權,推動人民幣從被動使用貨幣向主動塑造制度的全球貨幣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