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皇國際公佈全年度業績,披露截至2025年3月底,該集團虧損達48.4億港元,且合計166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
審計公司指出,銀行可能要求英皇國際立即償還該等銀行借貸。該等事件及狀況可能會對英皇國際的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

據環球人物報道,英皇虧損的伏筆可以追溯到幾年前。2022年底,英皇娛藝影院全面終止業務運營。該公司在上海等地經營有7家影院,因長期承受財務重壓,且淨負債高達1.8億港元,最終申請破產清算。
在影院業務崩潰後,英皇國際卻在2023年斥資近50億港元,大舉買入地產。2024年,英皇國際又以19億港元買入了中環公寓,但其出租率不足40%,租金收入連貸款利息都覆蓋不了。
面對債務壓力,公司被迫“割肉求生”低價拋售大量地產:香港維港峰商鋪從2.4億港元降至9288萬港元、廣東道專案僅7980萬港元就賤賣,倫敦牛津街的寫字樓也以1.1億英鎊的腰斬價拋售。
據公開資料,英皇集團涵蓋娛樂、地產、鐘錶珠寶、金融及酒店等多個領域,旗下共有7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包括地產公司英皇國際、英皇鐘錶珠寶、英皇資本、英皇文化產業、英皇娛樂酒店、傳媒公司新傳企劃、以及名牌傢俬零售歐化國際。
楊受成於1943年在香港出生,籍貫廣東省潮州。1964年,楊受成拿著父親借給他的20萬元,在九龍彌敦道開設“天文臺錶行”,兩年後取得勞力士錶及歐米茄的代理權,同年開拓珠寶市場,以此起家。
謝霆鋒、容祖兒、李克勤、古巨基、Twins等均為楊受成旗下藝人。
近日,容祖兒出席活動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英皇國際的財務危機,她表示對公司充滿信心:“許多大集團都會發生類似的新聞。過往公司每次危機都能一一衝破,我相信在楊先生的帶領下,這次也不例外。”
她表示自己不擔心,楊受成也有跟她私下溝透過,“他說其實不是太大問題,會妥善處理。”
此次財務危機並非楊受成遭遇的第一次重大商業危機。1983年,香港爆發港元危機,楊受成因過度投資地產而資不抵債,旗下地產專案和英皇鐘錶珠寶店被滙豐銀行清盤接收,但他在兩年間迅速還清債務。
後來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回顧那次危機:
每經影視:走過風風雨雨和跌宕起伏,回顧過去的歲月,您覺得曾經對您打擊最大、挫折最大的危機是什麼?
楊受成:我覺得是被滙豐銀行清盤一事。上世紀八十年代適逢香港地區信心危機,銀行利息不斷上漲,地產市場一落千丈,許多商家密謀撤資,銀行高層又出現權力的板塊碰撞。當時我投資的好世界地產因此債臺高築,短短一兩月間,欠債高達3.2億元港幣。
其後滙豐接管好世界,為了填補三億多債務,好世界名下的十幾個地產盤通通交出。英皇鐘錶珠寶的存貨也由滙豐派人進行一盤盤的估價,以低價脫手。我當時住的豪宅、身上的信用卡全數繳械。以至於以前日常代步的勞斯萊斯也要交回。
這次危機令我尊嚴大受折損,但一想到“爭氣”兩字,我就立下決心:決不可就此放棄。其後,我毅然隻身遠赴中東進軍當地金融行業,兩年間迅速還清債務。我深信人定勝天,即使在人生路上跌了一跤,但性格決定命運,憑一股打不死、力爭上游的性格,命運是好是壞,必然操之在我。
編輯|何小桃 杜恆峰
校對|程鵬
封面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南方都市報、環球人物、每經APP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